广场协议40年(4)石油美元体系松动
2025年10月09日
家庭游客络绎不绝的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正在为"主角交替"做准备。威胁到中国大熊猫"主角地位"的是阿拉伯豹。美国总统特朗普在5月访问中东时,决定接纳来自沙特阿拉伯的阿拉伯豹。
这一濒危稀有物种的移交被定位为象征着美国与沙特改善关系的国家级项目。沙特不仅斥资1420亿美元采购武器,还宣布将以万亿美元规模对美国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等领域进行巨额投资。
美国与中东再度接近
美国与沙特的关系在推进脱碳的美国前总统拜登执政期间变得冷淡。一年前,外汇市场上流传过"石油美元协议失效"的谣言。传言1974年石油危机期间美国与沙特达成的秘密协议将在50年后到期。
石油美元的结构是:美国为沙特提供防卫力量,作为交换,原油交易以美元结算,沙特将获得的美元用于购买美国国债等,使资金回流美国。资源依赖进口的第三国为应对突发情况,将美元作为外汇储备,而这又支撑了美元的轴心货币地位。特朗普接近中东也从侧面反映出石油美元关系已出现裂痕。
美国通过页岩革命在过去十年中转变为主要的原油出口国。特朗普政府本身宣称要"挖掘、挖掘、再挖掘"国内的化石燃料。此前那种美国从沙特进口原油,沙特用获得的美元购买美国国债的关系正逐渐瓦解。
更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是七国集团(G7)影响力下滑与全球南方的崛起。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数据,1995年在全球燃料进口量榜单上位列前三的美国、日本、德国到2024年已被中国、美国、印度取代。
美国国债购买量也在减少
自2015年起,中国就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2024年,中国日均原油进口量达1100万桶,几乎是美国的两倍。而日本在2024年已跌至全球第四位。
作为原油进口大国,印度、巴西等金砖国家(BRICS)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这些国家正推动构建跨境央行数字货币(CBDC)体系,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也参与其中。到2023年,包括中东交易在内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占比从前两年的0.2%左右上升到1〜2%。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报道评论
HotNews
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