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 星期天
财经首页 宏观 金融 证券 新三板 产经 消费 科技 汽车 医药 能源 房产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手速不够,外挂来凑?"抢单神器"暗藏陷阱需警惕

2025年07月14日09:23 工人日报 作者:柳姗姗 彭冰
新闻爆料: alltech@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6059
分享

"多到跑不完""一开全天忙不停"......在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抢单外挂"产品屡禁不止。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抢单外挂作为一种利用技术手段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的工具,在网约车、外卖配送等领域蔓延。

记者采访发现,"开挂"抢单现象不仅扰乱了行业发展秩序,损害消费者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正当权益,还衍生出了黑灰产业链,威胁平台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优质订单难抢

熟悉地图路线、精准把控时间、保持良好服务态度......入行近3年的长春众包骑手王先生掌握了不少提高效率和收入的送外卖小技巧。不过,经常令他沮丧的是,那些路线好、金额高的优质订单总是在平台上如昙花一现:"看得到够不着,都被‘开挂’的人抢走了!"

王先生所说的"开挂"指的是在接单时使用抢单外挂软件,通过技术手段突破平台正常接单流程,其使用范围涉及外卖配送、网约车、货运、快递等众多APP。

以外卖配送为例,骑手需要依靠对路线的熟悉、对时间的把控以及辛勤劳作来抢单和配送,但一些人企图通过外挂软件来轻松获得优质订单。外卖配送员时常对此调侃道:"手速不够,外挂来凑。"

在某电商平台,记者以"外卖抢单助手""网约车神器""抢单辅助"等为关键词搜索,发现不少店铺销售"外挂"产品,有的是直接安装在手机里的软件,有的是外接设备,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且多强调"安全稳定"。

"除了电商和社交平台,咱们电车的共享换电站和附近公厕,随处都能看到卖‘外挂’的小广告。"在长春跑网约车的王师傅说。

在某电商平台上,记者随机选择了一个显示"已售1000+"的骑手接单神器,标价为10元,页面提示"拍前联系客服"。按要求操作后,客服提示通过聊天页面里的客服专线或人工专线进行咨询。记者点击人工客服后,跳转到另一个聊天界面,随后对方要求添加微信好友详聊,且购买也需微信转账。

在商家发送的软件展示页面上,记者注意到,该软件可以对订单金额、公里数、抢顺路度、抢单方式、刷新速度等进行设置,价格为每月240元,试用的话,一周100元,付款后远程指导安装调试。

记者又尝试咨询了一款网约车外挂,客服要求须使用指定品牌的手机,并在获得Root权限、做"隐藏和环境"后,才能安装抢单软件。也就是说,须获取手机操作系统的超级用户权限,以便修改系统的底层文件和设置,并能够隐藏安装的抢单软件。

收益高风险也高

外卖骑手是王先生的兼职工作。每天下班后,他会骑着电动车送四五个小时的外卖再回家,每天兼职收入约100元。

与骑手们闲聊时,有人告诉他安装抢单外挂收入至少能翻两番。"挺有诱惑,但我怕不安全,外卖平台也会定期发布因使用外挂被永久封号的骑手名单。"王先生说。

王先生向记者抱怨,使用外挂的人能优先获取优质订单,这让他和很多骑手觉得不公平,这种开挂行为严重打击了大家跑单的积极性,破坏了行业正常的竞争秩序。

"在抢单外挂黑灰产业链中,软件开发、销售和使用,都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行为。"广东广和(长春)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雨琦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不得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平台规则等,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实施插入链接、强制进行目标跳转等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在有关部门和平台的严厉打击下,乱用抢单外挂现象虽有所收敛,但仍屡禁不止。"新版本增强防封,抢单速度飞速提升""用了才知道多香""打不过就加入吧""现在一天跑6个小时,收入近300元,舒服"......在某短视频平台,记者看到相关短视频中,有不少此类鼓吹开挂软件的留言评论和销售广告。

"对于平台而言,打击作弊器是诸多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为人熟知的游戏外挂泛滥问题就是如此。"滴滴平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抢单外挂影响司机接单公平,是平台严禁的作弊行为。滴滴平台10年前就开始组建相关团队打击作弊,随着对抗黑灰产外挂的技术不断升级,已识别的作弊器超200款,但同时,黑灰产团伙也在迭代更新,双方处于动态攻防的状态。

使用外挂易封号

滴滴平台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平台发现,许多所谓的"抢单神器"实为虚假诈骗工具,本身无法实现宣称的效果,更有甚者会包装成"平台内部版本"或谎称使用平台系统,诱骗司机钱财。尽管平台在滴滴车主APP等渠道多次进行辟谣和宣传教育,仍难以完全杜绝司机受骗情况。

"对于安装和使用作弊器的司机,平台会采取电话外呼警告、限制接单、封禁账号等一系列治理措施。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是黑灰产的获利空间巨大,驱使不法分子不断作案。我们联合警方打击的部分案件中,黑灰产违法收益动辄数百万元,所以一直有人冒着刑事犯罪风险从事相关活动。"该负责人说。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相关案件频出。2024年9月,公安部网安局公布了一起案例,浙江省新昌县警方成功捣毁一个以开发外卖"外挂"软件、线上线下制售金额达3000万元的犯罪产业链;2024年底,甘肃省公安厅发布打击整治网络黑灰产工作典型案例,其中,平凉市泾川县公安局网安部门全链条摧毁了一个由研发到销售、使用网约车抢单"外挂"的犯罪团伙,查获非法抢单"外挂"程序106个......

王雨琦表示,抢单外挂黑灰产违反了刑法相关规定,涉嫌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等。她建议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抢单外挂开发、销售、使用等各环节的法律责任和惩处标准,从源头上对相关违法行为予以震慑。同时,平台可通过完善技术防护、建立监测机制、留存日志及刑事报案等措施加以防范。

(责任编辑:柯晓霁)

免责声明:中国网科技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推荐

华为Pura80系列发布

苹果召开WWDC25

vivo召开新品发布会

联想小新Pro系列开售

文章排行

  1. 比特币首次突破12万美元
  2. "抢单神器"暗藏陷阱需警惕
  3. 三星二季度利润暴跌55%
  4. 亚马逊百万机器人上岗
  5. 充电宝安全实验:无"3C"隐患大
  6. 海拍客闯关港股 20亿负债下如何破局
  7. 安吉尔净水器售后换滤芯房屋漏水
  8. 霸王茶姬等64款移动应用被通报
  9. 6G浪潮将至 场景应用驱动产业变革
  10. 中国跨境电商年出口规模突破2万亿元

近期活动

友情链接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中国政府网 发改委 科技部 工信部 财政部 民政部 人社部 自然资源部 住建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卫健委 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资委 统计局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银保监会 证监会 外汇管理局 上交所 深交所 港交所 中金所 中国证券报 证券日报 上海证券报 证券时报 经济参考报 中国经济周刊 新华财经 人民财经 CCTV经济 中国经济网 发展门户网 新浪财经 腾讯财经 凤凰财经 网易财经 搜狐财经 和讯网 巨潮资讯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科技"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2081166-6059

传真:0086-10-82081900

邮箱:alltech@china.org.cn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341号 京ICP证 040089号-1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外宣服务与广告服务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8828271 举报流程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