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 星期天
财经首页 宏观 金融 证券 新三板 产经 消费 科技 汽车 医药 能源 房产
科技 > 人工智能 > 正文

递表一周即改招股书 微脉三年连亏冲击上市如何摆脱"焦虑"?

2025年07月10日09:30 中国经济网 作者:姚文溪
新闻爆料: alltech@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6059
分享

微脉虽处于政策支持与市场扩张的有利环境中,具备一定技术先发优势,但其盈利能力弱、财务结构失衡、现金流紧张、高度依赖外部资源等结构性问题依旧严峻。在资本市场日益审慎的当下,微脉能否借助上市契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模式闭环,仍需持续关注与验证。

据港交所官网披露,微脉公司(以下简称:微脉)已于2024年6月27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说明书,由招商证券国际与德意志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然而,仅一周后,7月3日,微脉便迅速提交更新后的招股书。根据修订内容,2024年毛利由原披露的-129,720千元更正为129,720千元,2023年营业收入微调为627,564千元,年度亏损则上调至414,319千元。这一频繁更正核心财务指标的行为,难免引发外界对公司财务披露准确性及内部控制能力的质疑。


图片来源:微脉招股书

值得注意的是,财务数据的更正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微脉在快速推进上市进程中暴露出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的缩影。表面上,公司正处于收入增长期,部分财务指标也在边际改善,但其背后的盈利能力、现金流质量与可持续性发展逻辑仍然存在诸多疑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重新审视微脉的商业模式与行业定位,尤显必要。

微脉作为中国"AI+全病程管理"领域的早期探索者,依托人工智能构建了连接医院、医生与患者的数字化平台,试图重塑传统医疗服务体系。2024年,公司已跻身行业前三,成为国内最大患者导向型AI赋能服务提供商。然而,其商业模式高度依赖政策支持与公立医疗体系,变现路径模糊,商业化落地仍面临挑战。尽管具备技术先发优势,微脉当前仍处于"技术领先、变现承压"的阶段,业务可持续性有待验证。


图片来源:微脉招股说明书

从财务数据来看,微脉2022年至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12亿元、6.28亿元和6.53亿元,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已明显放缓。同期净利润连续三年录得亏损,分别为-4.14亿元、-1.50亿元和-1.93亿元,经营性亏损未能有效收窄。即便以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口径)计算,亏损净额亦分别为-2.33亿元、-0.99亿元和-0.30亿元,也未实现扭亏。整体来看,公司收入增长未能转化为盈利改善,盈利能力仍缺乏实质性突破。


数据来源:Wind

分业务来看,微脉的收入主要来自经纪及保险服务、病情与病例管理、药品及医疗产品销售及其他产品。2024年,病情与病例管理收入达4.70亿元,占比72.02%,为核心支柱;药品及医疗产品销售收入为1.26亿元,占比19.36%;经纪及保险收入为0.56亿元,占比8.62%。

从三年走势看,经纪及保险收入2023年大增163.28%,2024年却下滑37.48%,波动明显;病情与病例管理服务增速放缓,2023年和2024年同比增幅分别为10.46%和7.49%;药品销售虽有增长,但受渠道和合规因素制约,扩张前景不明。其他产品收入则在2023年骤降93.89%,2024年被完全剥离,显示公司多元化尝试成效有限,整体收入结构依赖性强。


数据来源:Wind

毛利率方面,公司整体毛利率虽有提升,但仍处于偏低水平。2022至2024年分别为17.24%、18.85%和19.87%,改善幅度有限。结构上,经纪及保险业务毛利率虽从2.58%升至13.25%,但仍不具备吸引力;病情与病例管理业务毛利率虽稳定在22%左右,但其增长动能不足;药品销售毛利率则从28.07%降至12.10%,盈利能力明显弱化。


数据来源:Wind

公司持续推动费用优化,销售费用率从2022年的38.70%降至2024年的14.54%,管理费用率与研发费用率亦大幅下滑。然而,这种大幅削减开支的策略也带来潜在隐忧——研发费用率从15.80%锐减至4.60%,可能削弱其技术产品迭代能力,与其"AI核心驱动"定位形成反差。


数据来源:Wind

值得警惕的是,微脉的财务结构呈现出一定脆弱性。2022年至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685.15%、865.71%和737.62%。截至2024年底,流动负债净额高达20.43亿元,负债净额达19.59亿元。虽然公司解释称上述负债主要源自可赎回优先股,且拟于上市后转为普通股,但现阶段其巨额负债对公司现金流与偿债能力构成实质性压力。

从现金流表现来看,微脉经营活动现金流三年均为负值,分别为-2.43亿元、-0.83亿元和-0.39亿元,虽略有改善,但整体依赖外部融资维系运营。投资活动现金流波动较大,筹资活动为主要资金来源,2024年现金流入达1.10亿元,显示公司仍处于依靠资本输血维持扩张的阶段。


数据来源:Wind

在行业层面,微脉所在的全病程管理服务市场受益于政策红利,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数据显示,中国全病程管理服务市场由2020年的16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9.3%,预计2030年将进一步扩大至3,654亿元。然而,在规模扩张背后,行业仍面临盈利模式不清、用户付费意愿偏低、公立医院合作落地缓慢等一系列结构性难题,市场"虚胖"与商业落地难题并存的风险不容忽视。

在招股书中,微脉提出了多项扭亏为盈的策略,包括依托与157家医院的合作关系以及4,700余家医疗机构的资源网络扩展业务规模;通过AI系统与多学科团队提升运营效率;压缩销售开支控制费用;以及通过财务重组改善资本结构。然而,以上路径或多或少均面临外部依赖与内部约束的双重挑战。医院端合作落地效率因地区差异而不一,AI系统对临床诊疗效率的实质提升效果仍需市场验证,而资本结构重组的效果也将受制于资本市场的整体表现。

此外,2022至2024年间,微脉因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录得损失1.73亿元、0.43亿元和1.52亿元。若上市完成后优先股得以转换,此类损失有望不再发生,从而改善公司账面利润表现。然而,这类"技术性修复"难以掩盖其主营业务造血能力不足的根本问题。

综上所述,微脉虽处于政策支持与市场扩张的有利环境中,具备一定技术先发优势,但其盈利能力弱、财务结构失衡、现金流紧张、高度依赖外部资源等结构性问题依旧严峻。在资本市场日益审慎的当下,微脉能否借助上市契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模式闭环,仍需持续关注与验证。(来源:新民周刊)

(责任编辑:柯晓霁)

免责声明:中国网科技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推荐

华为Pura80系列发布

苹果召开WWDC25

vivo召开新品发布会

联想小新Pro系列开售

文章排行

  1. 比特币首次突破12万美元
  2. "抢单神器"暗藏陷阱需警惕
  3. 三星二季度利润暴跌55%
  4. 亚马逊百万机器人上岗
  5. 充电宝安全实验:无"3C"隐患大
  6. 海拍客闯关港股 20亿负债下如何破局
  7. 安吉尔净水器售后换滤芯房屋漏水
  8. 霸王茶姬等64款移动应用被通报
  9. 6G浪潮将至 场景应用驱动产业变革
  10. 中国跨境电商年出口规模突破2万亿元

近期活动

友情链接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中国政府网 发改委 科技部 工信部 财政部 民政部 人社部 自然资源部 住建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卫健委 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资委 统计局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银保监会 证监会 外汇管理局 上交所 深交所 港交所 中金所 中国证券报 证券日报 上海证券报 证券时报 经济参考报 中国经济周刊 新华财经 人民财经 CCTV经济 中国经济网 发展门户网 新浪财经 腾讯财经 凤凰财经 网易财经 搜狐财经 和讯网 巨潮资讯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科技"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2081166-6059

传真:0086-10-82081900

邮箱:alltech@china.org.cn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341号 京ICP证 040089号-1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外宣服务与广告服务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8828271 举报流程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