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报本文,约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流动的中国活力奔涌,各领域消费红红火火。一场场激情澎湃的体育赛事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成为激活假日经济的"金钥匙",为城市发展与消费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在"双奥之城"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与WTT中国大满贯双星闪耀,观赛人数与票房收入双双刷新历史纪录。赛事主办方创新推出"票根权益计划",将赛场激情延伸至商圈与文旅场景,打造"赛事+商业+文化"的完美闭环。
来自四川的林女士一家四口专程赴京观赛。她向人民网记者表示,两个孩子是王楚钦、孙颖莎的粉丝,近距离见到偶像挥拍,非常兴奋。"凭观赛票根还能享受交通、餐饮、购物等折扣优惠,真是一举多得,我们觉得不虚此行。"
据官方数据,WTT赛事直接收入近1.54亿元,激活石景山区消费近3.2亿元。中网赛事期间,国家网球中心入园总人数达36万人,对亚奥商圈的消费拉动效应达到1:7.4,日均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93%。
上海则上演"海派赛事嘉年华":黄浦江上赛艇竞逐、F1H2O摩托艇劈波斩浪,网球大师赛与马文化周交相辉映。这些国际化赛事成为城市"流量入口",助力上海在8天假期吸引中外游客2548.5万人次,同比增长19.74%。武汉网球公开赛同期打造的6000平方米"武网嘉年华",让萨巴伦卡、斯瓦泰克等球星与球迷零距离互动,三日吸引10万人次打卡。
全国多地"赛事+"文旅融合的表现也非常突出。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汽车越野赛的引擎轰鸣与蒙古长调共鸣,周边体育用品店客流如织,餐饮住宿业订单爆满。成都新津以赛艇为媒,"划"出150万人次游客、9.15亿元旅游收入的亮眼成绩。"苏超"南京主场持续火爆,其中10月4日南京队与连云港队的赛事以61355人再次刷新中国业余足球赛事单场观赛人数纪录,也助推南京成为假期文旅消费必打卡目的地城市前列。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此前表示,"跟着赛事去旅行"深入人心,"一人参赛全家旅游,一场赛事多日消费"成为新风尚,体育赛事持续发挥引流和带动作用,文商旅体已成为带动消费、扩大内需的"黄金组合"。
当体育的激情与节日的欢腾相遇,便催生出假日经济的化学反应。从国际顶级赛事到本土特色IP,从都市商圈联动到荒漠民俗融合,中国正以创新实践诠释"一场比赛激活一座城"的乘数效应。这把"金钥匙"打开的不仅是消费增长的空间,更是全民健康、城市品牌与文化自信的无限可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服务 | 数据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信息保护 |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 京ICP备12004265号-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3]4961-141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