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物种库

登录
注册
保护地 使用指南
国家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是国家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破解数据孤岛问题并保障数据安全流通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标准化、平台化、生态化的方式,实现数据高效、安全、合规流通,支撑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 ‌

一、核心目标

‌1.破除数据孤岛‌:解决当前数据流通依赖点对点模式导致的效率低、成本高、安全可控性差等问题,促进数据资源规模化流通与共享。 ‌

‌2.保障数据主权与安全‌:通过共识规则和数字合约等技术,确保数据在多方主体间流转时主权可控、使用合规。 ‌

3‌.推动产业升级‌:在医疗、碳足迹管理、生物多样性以及各行各业产业链等场景中探索行业共性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与价值共创。 ‌

二、国家行动

2024年11月,国家数据局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安排国有企业承办,首批建成 100 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

三、物种可信数据

作为国家数据局国家数标委的核心单位,国信中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国有独资企业)向物种库投资,与国家植物园、浙江东阳(横店)和福建仙游(木兰溪)等单位一道,取专业生产内容(PGC)与用户生成内容(UGC)之长,避用户生成内容(UGC)与人工智能内容(AIGC)之短,创造专业用户内容(PUGC),建设国家级动植物可信数据空间。

数据知识11条

一、数据的重要性

"内容为王","得数据者得天下","党管数据"、"信息时代"和"数字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的第三种社会形态)等表述,说明了数据的极端重要性。

二、数据分类

数据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大数据"不是指体量庞大的数据,而是特指非结构化数据。

三、内容分类

日常生活语境下的"内容",一般指非结构化数据,也可叫故事,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生产内容(PGC),二是用户生成内容(UGC)。依据传播学原理,两类内容的本质差别是,专业生产内容有"把关人",而用户生成内容无"把关人"。

四、专业用户内容

内容为王,确切地说,是"体系化内容"为王。特别是人工智能时代,成建制的数据成为珍贵的稀缺资源。

专业生产内容(PGC),权威,但成本高;用户生成内容(UGC),丰富,但质量低。产生体系化内容,主要方法是"专业用户内容(PUGC)"。专业生产内容与专业用户内容的本质差别是,前者是作品把关,后者是作者把关。

五、衍生内容

人工智能内容(AIGC)属于衍生内容,虽然带来了内容革命,但与原创内容有本质区别,各国政府都出台了政策,要求在学术论文、文艺作品中注明哪些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

六、可信数据空间

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导致了严重的数据污染,内容成为诚信重灾区。为应对用户生成内容(UGC)、人工智能内容(AIGC)所伴随的虚假信息问题,各国政府主动担当,出台政策、投入资金,从国家层面培育可信数据空间。2024年11月,国家数据局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安排国有企业承办,首批建设 100 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

七、数据进入公共生活

1.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列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

2.2024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搭建了数据资产确权的框架。

3.2025年,国家数据局发布《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将数据列为公共资源。

八、个人数据资产

兑现个人数据资产,最大的障碍是三个知识误区:第一,将传统版权与数据资产对立,误认为将作品上传到网上会影响传统版权,但事实是,传统版权和数据资产是同一作品的两项权益,实现数据权有助于著作权权益最大化;第二,忽视了个人大数据,误认为只有创造性作品才可能成为数据资产,但事实是,个人大数据(如随手拍照片、随手写短句、聊天、视频等等)才是个人数据资产的大头;第三,不了解专业用户内容的价值,误认为将作品发布到流量大的社交媒体就可以实现数据资产最大化,但事实是,将"用户生成内容"升级为"专业用户内容",发布到国家公共平台,才是创造自己的数据资产。

九、组织数据资产

兑现组织(特别是企业)数据资产,最大的障碍是三个知识盲区:一是不能区分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二是不能区分信息化与数字化,三是不能区分社交媒体与可信空间。组织成员的三个知识误区,同时制约了组织兑现数据资产。

十、大数据的作用

企业的"结构化数据",如人事档案、财务报表、客户资料、商品信息、业务记录等等,本来就有价值,无需确权就可以发挥作用。可确权并交易的数据资产,主要指源源不断产生却时时刻刻流失的"非结构化数据"——各级机构、所有员工、所有顾客,所有供应商、所有相关人,在企业存续期间随时随地产生的所有随手拍照片、随手写短句、聊天、视频等等,存储在企业数据库里,就是价值高昂的非结构化数据,即企业大数据。企业大数据有三个作用:一是信誉背书,二是连接升级,三是确权变现。

第一,数字化是超级口碑。信誉决定着企业的兴衰,而数字化最大的特征就是"数据即征信",数据为企业建立可信赖形象,比办公场所、通稿文案、明星广告更有说服力。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就是品牌管理。"现代营销学:数字化就是实现系统化信用管理。

第二,数字化是超级酒桌。够得着即管得着,企业经营,需要与客户建立连接,传统的交通通讯连接都是弱连接,飞机和互联网虽然大大提高了效率,仍然是弱连接,而数据连接则可以实现强连接。弱连接指任务导向的连接,即事务连接,如顾客柜台买货与售货员建立的短暂关系;而强连接指人与人之间全面契合的连接,即情感连接,如通过酒桌建立的人际关系。

杰克·韦尔奇:"管理就是沟通。"现代管理学:数字化就是实现大组织强连接。

第三,数字化是超级金矿。数据确权后成为数字资产,可用于交易,可用于贷款抵押,可变现为资金。看似无用的非结构化数据,成建制采集后,经济价值可能大于主营业务产生的利润。如企业APP销售货物产生利润三千万,而顾客在APP注册后,通过微博、官号发布图片、文字、视频,数据足够庞大,经确权,价值可达九千万。

国家法律:数据就是资产。现代财务学:数字资产就是实现财富翻两番。

十一、人民网模式

网站不仅仅是网页,而是管理组织数据资产的数据库。人民网其实是由两个网站深度融合而成,一是官方网站(www.cpcnews.cn),二是平台网站(www.people.com.cn)。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均应采用人民网模式构建自己的数据库,既是官网,也是平台,既生产专业内容,也生成用户内容,创造组织数据资产,发挥"信誉背书、连接升级、确权变现"三大作用。

案例:碳汇官网,碳汇基金会;碳汇平台,碳汇中国

补充材料:人民网模式

官方网站:党网,www.cpcnews.cn

平台网站:人民网,www.people.com.cn

模式描述:法律上,党网和人民网是两个独立网站;技术上,党网是人民网的一个频道。

人民网为什么采取这种模式?

共产党开办官方网站,为了确保权威性,内容必须严谨,作品数量必然受到限制,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随之受到限制,达不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实行双网并行,引入平台网站,就可以解决这个矛盾,既维护了网站的权威性,也保障了网站的大众性,各省可以在人民网开办子网,强国论坛、人民投诉等用户生成内容也可以与党网并行不悖。

人民网模式的启示

企业不要害怕员工和顾客的声音:第一,不给他们发声机会,他们一定会另找地方发声;第二,给予他们发声机会,他们基本会按照管理层的要求发声;第三,只有官方声音,在数字文明社会中被定义为"单一来源数据",是不可信数据,只有采集所有用户生成内容形成的企业大数据,才具有"征信、连接和资产"三大功能。政府和第三部门,须采取同样的方法管理自己的数据资产。

指导单位:
中国林学会
公益支持:
中国绿化基金会
挂靠单位:
陕西省科学院
培训单位:
国家林草局管理干部学院
建设单位:
国家植物园浙江东阳(横店) 福建仙游(木兰溪)
共建单位: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
网络支持:
天津市亿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数据支持:
国信中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
央视社教节目中心
京ICP备05067984号-44
基于E-file技术构建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