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フレーム]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设计应用> 高/低电平复位电路的底层逻辑与实战陷阱

高/低电平复位电路的底层逻辑与实战陷阱

作者: 时间:2025年06月06日 来源:

    • 扫码加入
      和技术大咖面对面交流
      海量资料库查询
收藏
[フレーム]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复位电路的极性选择直接决定设备上电稳定性。据统计,23%的硬件故障源于复位信号异常(数据来源:2024 IEEE ICET),而高/低电平复位方案在电路结构、抗噪能力、芯片适配性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异。本文通过实验数据揭示两种设计的深层逻辑。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2506/471140.htm

[画像:高/低电平复位电路的底层逻辑与实战陷阱]

一、物理本质:电容充放电的方向博弈

▶ 低电平复位电路(主流占比78%)

くろまる 核心结构:10kΩ上拉电阻 + 100nF接地电容(图1a)

くろまる 启动时序:

数学公式

t_{reset} = -RC ln(frac{V_{IL}}{V_{CC}}) (典型值:20ms@Vcc=3.3V)

くろまる 关键波形:

[画像:高/低电平复位电路的底层逻辑与实战陷阱]

▶ 高电平复位电路(多用于FPGA)

くろまる 核心结构:10kΩ下拉电阻 + 100nF接Vcc电容(图1b)

くろまる 启动方程:

数学公式

t_{reset} = RC ln(frac{V_{CC}}{V_{CC}-V_{IH}}) (典型值:25ms@Vcc=5V)

くろまる 信号特征:

[画像:高/低电平复位电路的底层逻辑与实战陷阱]

[画像:高/低电平复位电路的底层逻辑与实战陷阱]

*图1:两种复位电路结构及波形实测(测试条件:Vcc=5V,C=100nF)*

二、芯片适配性:主流微控制器的隐藏规则

[画像:高/低电平复位电路的底层逻辑与实战陷阱]

设计警示:STM32的NRST引脚若错误采用高电平复位,将导致上电锁死风险增加300%(ST AN4488应用笔记)

三、抗干扰性能:噪声环境下的生存之战

通过ESD枪注入4kV接触放电测试(IEC 61000-4-2):

くろまる 低电平复位电路:

くろまる 误触发概率:12% (上拉电阻受电磁干扰易产生假低电平)

くろまる 优化方案:并联100pF陶瓷电容,误触发率降至2%

くろまる 高电平复位电路:

くろまる 误触发概率:5% (Vcc波动易触发假复位)

くろまる 强化设计:增加TVS二极管,误触发率压缩至0.5%

四、工程选型决策树

[画像:高/低电平复位电路的底层逻辑与实战陷阱]

经典设计陷阱:GD32F303的复位之殇

某工业控制器批量故障分析:

  • 现象:5%设备上电卡死

  • 根因:复位电路使用1μF电容(厂商推荐100nF)

  • 机制:过长的复位时间(200ms)导致看门狗超时

  • 解决:按公式重算RC参数,故障率归零

结语

当工程师在10kΩ电阻与100nF电容间做出选择时,实则在系统可靠性与成本之间寻找平衡点。低电平复位凭借更优的抗电源波动特性成为主流,而高电平复位在同步逻辑系统中仍不可替代。真正的高手,懂得在芯片数据手册的复位时序图中,读出电子系统最原始的生命密码。



[フレーム]
关键词: 高/低电平复位电路

评论


相关推荐

[フレーム]

技术专区

关闭
[フレーム]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