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气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首页
通知公告
科研动态
科技成果
成果登记
优秀成果展示
专利
论文
软件著作权
标准
著作
成果展示
工程化成果
应用证明
科技奖励
科技政策
相关下载
帮助中心
成果展示
成果名称:
成果评价编号:
产出年度:
研究领域:
成果形式:
完成人:
完成单位:
页次:1/9 每页:50条 总记录数:418条
[首页]
[前十页]
[上一页]
[后十页]
1
中气科成评[2025]058.中国多模式集合预测系统(CMME)研发与应用
国家气候中心
气候与气候变化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系统
2
中气科成评[2025]057.智能气象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
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方法
3
中气科成评[2025]056.长江中游"次盆地"大气气溶胶年际异常"凸增"及重污染过程气象影响机理研究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类-新发现
4
中气科成评[2025]055.灾害性天气公里级无缝隙快速滚动预报技术
国家气象中心
天气预报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方法
5
中气科成评[2025]054.玉米高温热害综合防御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方法
6
中气科成评[2025]053.新一代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气象信息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系统
7
中气科成评[2025]052.新一代大气污染-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模式研发与应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基础研究类-新方法
8
中气科成评[2025]051.小冰期以来东亚季风区极端气候变化及机制研究
国家气候中心
气候与气候变化
基础研究类-新发现
9
中气科成评[2025]050.台风活动对自然变率与人为强迫的响应机制研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候与气候变化
基础研究类-新原理
10
中气科成评[2025]049.台风多源资料整编及应用系统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系统
11
中气科成评[2025]048.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周边地区沙尘气溶胶排放、输送及其影响研究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综合气象观测
基础研究类-新发现
12
中气科成评[2025]047.首套国产气象高性能业务系统(派-曙光)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气象信息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系统
13
中气科成评[2025]046.睿图-雷达系统V3.0a(环北京500米网格多波段雷达组网应用系统)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综合气象观测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系统
14
中气科成评[2025]045.全球平均表面温度(GMST)的精准年际预测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气候与气候变化
基础研究类-新方法
15
中气科成评[2025]044.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研发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系统
16
中气科成评[2025]043.气象与人工智能协同驱动的全球太阳能与风能时空布局:实现巴黎协定2°C目标
复旦大学
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类-新方法
17
中气科成评[2025]042.气象数据应用众创接口平台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气象信息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平台
18
中气科成评[2025]041.农作物多源遥感监测理论与业务应用方法研究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基础研究类-新方法
19
中气科成评[2025]040.内蒙古地区气传致敏花粉气象预报技术研发与服务模式构建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
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方法
20
中气科成评[2025]039.南方特色果树关键气象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方法
21
中气科成评[2025]038.流域智能降水预报及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关键技术与应用
河南省气象台
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方法
22
中气科成评[2025]037.两系法超级杂交稻关键气象技术研究与应用
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方法
23
中气科成评[2025]036.静止卫星全天时云物理特性反演及其应用
复旦大学
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类-新方法
24
中气科成评[2025]035.江淮梅雨多尺度特征机理及递进式预报技术应用
江苏省气象台
天气预报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方法
25
中气科成评[2025]034.基于双偏振雷达等多源资料的降水相态识别和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天气预报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方法
26
中气科成评[2025]033.基于P波段(433M)电磁密织网的海雾现象监测新技术研究
福建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
综合气象观测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系统
27
中气科成评[2025]032.华南中尺度模式(CMA-GD)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天气预报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系统
28
中气科成评[2025]031.干旱区积雪遥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其他
29
中气科成评[2025]030.复杂地形气象条件下多尺度环流与大气污染相互作用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类-新原理
30
中气科成评[2025]029.多维多尺度城市气候卫星遥感综合监测评估技术
北京市气候中心
综合气象观测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方法
31
中气科成评[2025]028.短时极端暴雨快速加强的多向雨水输送理论和观测证据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类-新原理
32
中气科成评[2025]027.东亚汛期旱涝异常驱动新机理和预测技巧
复旦大学
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类-新原理
33
中气科成评[2025]026.东北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耦合机制研究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类-新发现
34
中气科成评[2025]025.川藏铁路灾害天气监测和短临预报预警技术
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方法
35
中气科成评[2025]024.尺度自适应的三维湍流参数化方案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天气预报
基础研究类-新方法
36
中气科成评[2025]023.超大城市群高温和暴雨影响机理与应对策略研究
国家气候中心
气候与气候变化
基础研究类-新发现
37
中气科成评[2025]022.P波段高可靠性节能环保型风廓线雷达系统
华云敏视达雷达(北京)有限公司
综合气象观测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系统
38
中气科成评[2025]021.中国气象局全球大气再分析系统及产品(CMA-RA V1.5)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气象信息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数据集
39
中气科成评[2025]020.植物物候变化的生理生态机制与全气候生产要素影响模拟模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类-新发现
40
中气科成评[2025]019.新一代风能资源评估技术
国家气候中心
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基础研究类-新方法
41
中气科成评[2025]018.西北气候暖湿化趋势新特征及其影响与对策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气候与气候变化
基础研究类-新发现
42
中气科成评[2025]017.天气雷达长序列产品数据集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综合气象观测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数据集
43
中气科成评[2025]016.碳源汇监测核校支持系统(CCMVS)研发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气候与气候变化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系统
44
中气科成评[2025]015.湿地和稻田甲烷排放模型技术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基础研究类-新方法
45
中气科成评[2025]014.沙尘物理过程及人工智能预报关键技术
兰州大学
气候与气候变化
基础研究类-其他
46
中气科成评[2025]013.全球集合四维变分和卫星资料同化系统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天气预报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系统
47
中气科成评[2025]012.区域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系统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天气预报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系统
48
中气科成评[2025]011.气溶胶激光雷达高精度标校体系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综合气象观测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其他
49
中气科成评[2025]010.面向我国建筑节能的气候适应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方法
50
中气科成评[2025]009.面向安全管控场景的公路交通气象风险预警技术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指标
页次:1/9 每页:50条 总记录数:418条
[首页]
[前十页]
[上一页]
[后十页]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
网站维护: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业务咨询:010-68409139 技术支持:010-6840741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MAIL:
kjgl@cma.gov.cn
京ICP备 15008089号-2
访问次数[67754160] 当前在线[62]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
アドレス:
モード:
デフォルト
音声ブラウザ
ルビ付き
配色反転
文字拡大
モバイ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