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News

  • 2025年10月3日,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以"诵诗庆中秋"为主题,举办了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互动乐趣的中秋庆祝活动。活动围绕月亮在中西诗歌中的意象及中秋传统文化体验展开,吸引了众多爱丁堡大学师生及当地民众的参与。大家济济一堂,在诗意与茶香中共享中秋团圆之美。 首先,来自爱丁堡大学未来学院的诗人Jennifer Williams以"西方诗歌中的月意象"为主题,以诗意的语言梳理了月亮在西方诗歌中的多重象征,从古典史诗中的"夜空灯塔",到浪漫主义笔下的"情感载体",再到现代诗歌中的"孤独隐喻",她引领现场观众感受这一意象所承载的情感与距离之美。接着,孔院的三位志愿者老师分别选取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带"月亮"的中文诗歌,带领大家共同体会中文诗歌中"月"的意境。在《诗经・月出》中,大家共同品味了诗中"月出皎兮"的古典意境与朦胧之美;在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大家感受到了月亮与"团圆"、"怀远"的中国文化关联;在卞之琳的现代诗《断章》中,大家欣赏到了该诗在月的背景下,在视点转换与结构构思上的独特妙处。 最后在中文老师的带领下,中外来宾一起诵读中文诗歌并彼此祝福中秋快乐。参与者全神贯注,在诗句吟
  • 2025年9月28日,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举办开放日活动,吸引了两百多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活动当天,孔院全体教师在Abden House 精心准备了多种文化体验活动,营造出了浓厚的中华文化氛围。在花园里,大家跟着中国老师一起练习中国传统武术太极,一招一式认真琢磨;在大厅,民众欣赏完京剧和传统舞蹈表演后,积极参与知识竞答和舞蹈排练;在会客厅,孩子们动手做着扎染,家长们则在一边品茗中国好茶;在会议室,吹画、书法和汉语小课堂吸引了众多的中国文化爱好者,大家纷纷排队体验。此次孔院开放日活动是爱丁堡大学校园开放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文化展示与互动不仅加深了孔院与爱丁堡大学的合作与联系,也赢得了校内外师生和当地民众的热烈反响。未来,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将继续致力于推广中国文化,为苏格兰民众提供更多了解中国的机会。
  • 开学第一周,苏格兰孔子学院在爱丁堡大学向中文专业学生推介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项目。会上,孔院志愿者教师系统介绍了该奖学金的种类、申请条件及流程,详细解释了不同类别奖学金所涵盖的各项内容,并提醒学生注意不同项目对HSK及HSKK成绩的具体要求,建议有意申请的同学尽早参加相应级别的汉语水平考试。在互动环节,学生们踊跃提问。针对奖学金申请的时间节点、所需材料、热门院校选择及生活费用等实际问题,志愿者教师耐心解答,并建议学生积极与孔子学院沟通,以获取最新信息和申请指导。此次宣讲会不仅为爱丁堡大学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奖学金申请路径,还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赴华留学的兴趣。会后,许多学生表达了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国、提升汉语水平的意愿,并计划报名参加孔院即将进行的汉语水平考试。未来,苏格兰孔子学院将继续为爱丁堡大学学生搭建中英教育交流的桥梁,助力更多有志青年开启赴华学习之旅。
  • 新西兰当地时间 10 月 4 日,为迎接中国传统中秋佳节的到来,奥克兰孔子学院在 New Market 影院精心打造了一场以《哪吒2》为核心的文化观影活动。活动前期,孔院团队通过学校社群等多渠道宣传,吸引了奥克兰地区大中小学的师生代表及本地中国文化爱好者共计 200 余人到场,现场氛围浓厚,用独特的方式共庆中秋佳节,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温暖桥梁。活动当日,影院内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下午一点半,观众们陆续抵达签到,伴随着古筝的旋律,观众们相互致以节日问候,品尝美食,让在场者瞬间感受到中秋的文化底蕴与团圆温情。下午两点十五分,随着灯光渐暗,《哪吒2》中鲜明的中国神话元素、热血的成长故事,以及 "不信命、敢突破" 的精神内核,迅速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现场时而因紧张的剧情陷入安静,时而因幽默的片段响起阵阵笑声。电影放映结束后,活动进入互动分享环节。奥克兰孔子学院新方院长周学麟教授登台,结合影片内涵进行解读,他指出:"《哪吒》系列作品中蕴含的中华传统价值观,与中秋节‘团圆和睦’的寓意一脉相承,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核。" 这番分享引发强烈共鸣。随后,观众们纷纷举手发言,表达观影感受,提出问
  • 多年来,汉堡孔子学院始终是中德文明互鉴的坚实平台。本年度的"中德对话"活动,更因与汉堡大学德国手语及聋人交流研究所以及上海大学中国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的合作而谱写出人文交流的崭新篇章。本次对话活动邀请了两所研究机构的负责人——赫尔曼Herrmann教授与倪兰教授,中国聋人群体代表——河南大学的仰国维教授和在德国科隆教书的杨翠和郭莺,以及汉堡大学德国手语及聋人交流研究所的保卢斯Paulus教授。活动伊始,中德双方分别介绍了各自国家聋人群体的基本情况。随后,对话嘉宾围绕聋人教育、社会服务与技术应用等议题,展开了一场层次丰富、内容扎实的对话。双方不仅梳理了各自的经验与挑战,更在比较视野中,发现了诸多超越文化边界的人文共性。在公开讨论环节,与会观众踊跃提问,现场互动热烈,充分展现了社会对多元群体与无障碍沟通的深切关注。特别感谢汉堡大学德国手语及聋人交流研究所与上海大学中国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与汉堡孔院的良好合作,以及多语种口译人员的辛勤付出!此次成功合作,标志着汉堡孔院在推动跨文化理解与社会包容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汉堡孔子学院愿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携手各方,共同构筑一个更具包容性与人文关怀的美好社
  • 9月27日,约50位嘉宾齐聚汉堡豫园,共同探讨一个似乎鲜少与中国联系在一起的话题——葡萄酒(wine)。活动的契机来自于由吴小妹(Wsana Woo)与约尔格·菲利普(Jörg Philipp)合著的新书《中国葡萄酒之龙》(Der chinesische Weindrache)。汉堡孔子学院特邀两位作者来到豫园,与大家面对面交流。活动中,约尔格·菲利普向观众介绍了中国葡萄酒的发展,着重讲述了酿酒师们在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方面所面临的特殊挑战。尽管基础条件艰难、酿造经验相对较短,中国酒庄依然不断探索新方法,持续提升葡萄酒品质。许多现场嘉宾惊讶地了解到,中国如今已跻身世界重要葡萄酒生产国之列:世界第三大葡萄种植面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葡萄酒文化、近期加入了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of Vine and Wine,OIV)——中国在极短时间内便在全球葡萄酒版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随后的对话环节,汉堡豫园餐厅也受邀参加。餐厅老板陈求仪先生本身也是葡萄酒爱好者,他分享了自己对中国葡萄酒的体验以及德国客人对中国酒的评价。他与约尔格·菲利普均指出,中国葡

通知公告 Notice

复旦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Confucius Institutes Co-establisbed by Fudan University

友情链接 Links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