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搜索
我的图书馆

发文章

留言交流

+1

寒露|风催寒至,露结秋深

新用户78168KoG 2025年10月07日 发布于河北 | 转藏
图片

风催寒至

露结秋深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白居易笔下的秋晨清露,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寒露的生动注脚。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这抹带着""字的露水,是秋向冬递出的第一张名片,也是古人观象授时的智慧见证。

从先秦《野有蔓草》的"零露瀼瀼"到元稹"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的咏叹,寒露始终承载着中国人对时节流转的细腻感知。

寒露的天气密码,藏在""""的递进里。

相较于白露"露凝而白"的温润,寒露时节的露水已带着刺骨的凉意,北方地区甚至可见朝露初凝的微霜。太阳行至黄经195°,北半球的热量愈发稀薄,昼夜温差可达10°C以上,"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民间谚语,精准道出了气温骤降的特点。

此时的天气版图呈现出鲜明的地域分野:东北已入深秋,西北部分地区初雪渐临,而华南虽余夏温,清晨却已需添薄衫。华西秋雨缠绵不绝,将湿润的凉意渗入土壤;华北平原偶有雾霭弥漫,让晨光多了几分朦胧意境。

这种变化并非骤然降临,而是大自然遵循着"阳气渐收,阴气渐盛"的节律,为万物闭藏铺垫前奏,恰如《黄帝内经》所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尽显天道循环的秩序之美。

寒露的植物世界,在萧瑟中藏着坚韧的生命力。

古人将此时物候概括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寥寥数语勾勒出自然的微妙变迁。

枫叶褪去青绿,在寒霜中染出丹霞色,与"菊有黄华"共同构成深秋最明艳的底色。

韩愈笔下"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的木芙蓉,顶着凉意舒展花瓣;田埂间的芦苇虽已白头,却在风中摇曳出别样景致。

农作物也迎来收获的尾声,北方的冬小麦赶着"寒露种小麦,种一碗,收一斗"的农时入土,南方的晚稻则在防"寒露风"的守护中灌浆成熟。

这种凋零与新生共生的景象,恰是古人生生不息哲学的具象化。

邵雍在"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中见千古心,正是读懂了草木在寒中蓄力的智慧——枯萎不是终结,而是为来年春生积蓄能量。

寒露的习俗,是人与自然对话的生活仪式。

登高望远是此时最盛的活动,既因秋高气爽的天气宜于出行,更借登高避灾的古意寄托对安康的期许。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让寒露与重阳的习俗交织,沉淀为中国人的乡愁记忆。

饮食上的讲究更见养生智慧。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江南流传已久,芝麻的温润恰能对抗秋燥;北方人则喜食雪梨炖川贝,借润肺食材调和燥气与寒气交织的气候特点。

更有文人雅士效仿陶渊明"采菊东篱下",酿菊花酒、赏菊作画,将清冷的秋意化为诗意的消遣。

这些习俗背后,是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学。

正如《淮南子》所言:"顺时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吃芝麻、登高等行为,本质上是顺应寒露"养阴防燥"的节气特质,在烟火气中完成与时节的和解。

寒露养生,藏在养阴润燥的古法里。《黄帝内经》强调"秋冬养阴",此时人体阳气内收,需以温润之法护养阴精。

饮食上宜选"补而不峻"的平补之品,红枣花生山药粥健脾益胃,百合莲子银杏粥养阴润肺,都是应时的养生佳品。

保暖尤为关键,"寒露脚不露"的谚语暗藏医学道理:足部为三阴经起始之处,受寒则易致脾胃虚寒。睡前用温水泡脚,可通经活络、驱散寒邪。

情志调养同样重要,秋风萧瑟易生悲秋之情,古人提倡"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在登高赏秋中舒展心胸,契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的养生要义。

陆游在病愈后写下"饭囊酒瓮非吾事,只贮千岩万壑秋",正是这种养生智慧的生动体现:顺应时节调养身心,方能在寒秋中保持"松柏志,冬夏色苍苍"的坚韧。

寒露如一位沉静的使者,带着凉意却不失温情,在季节的转角处停下脚步。

从天气的冷暖交替到草木的枯荣相依,从风俗的烟火传承到养生的顺时之道,无不彰显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东方智慧。

当最后一批鸿雁掠过晴空,当菊花在寒露中绽放,我们读懂了:寒露的""不是终结,而是沉淀;""不是消散,而是凝聚。


"节改一时事,人怀千古心。"在这个节气里,我们既要学会抵御寒意,更要懂得在沉静中积蓄力量,这或许就是寒露给予我们最深刻的生命启示。



作者 简介

* 作者 | 巩俐,一位喜欢行走在路上的90后小姐姐。喜欢阅读写作,绘画,手工,摄影,旅行,侍弄花花草草,热爱生活。励志做一名灵魂带香气的女子。曾任职世界500强华为,现在自由职业,左手文艺,右手金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打造个人品牌,兴趣爱好变现。标签:公众号学习营老师,少儿英语老师,自由写作者(遇见李菁公众号签约作者),手工设计者,一个有温度的个人品牌咨询师,性格行为分析师。喜欢冒险,2020、2021连续两年徒步挑战无人区108公里,戈壁和丽江茶马古道。微信公众号:遇见巩俐,视频号:遇见巩俐,个人微信:GW-771314。


11人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1

来自: 新用户78168KoG > 《待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0条评论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