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搜索
我的图书馆

发文章

留言交流

+1

普通人如何提升自己的摄影审美?

玩转手机摄影 2025年09月29日 发布于广东 | 转藏
图片

这是大叔谈美学的第8篇文章

前些天,我的一位学员参加了平遥摄影展。非常兴奋地在现场和我打电话交流了一个小时。

我们交流得非常愉快,而大家最终的一个感受就是:摄影,审美能力太重要了!

在我教授手机摄影的十年时间里,我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学习摄影时,总是过于关注"技术"。比如,手机参数怎么调?构图有没有黄金分割?用什么样的滤镜更出片?

这些当然重要,但却不是决定一张照片能否打动人的关键。技术到了一定阶段,差别并不会太大,真正拉开作品差距的,是摄影美学

©积木组合摄影训练营 Dannie

如果说技术是"会不会拍",那么美学就是"拍什么,怎么拍,为什么"

一旦忽略了摄影美学的积累,你会发现,很多照片看起来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是过度炫技,就是缺乏灵魂。

那么,普通人该如何建立属于自己的摄影美学知识体系呢?

©积木组合摄影训练营 Joanna

为什么摄影美学

比摄影技术更重要?

1. 技术门槛越来越低

手机影像的发展速度,让拍清楚、拍明亮、甚至拍得"像大片"都不再困难。换句话说,技术已经不是瓶颈。

2. 美学决定了作品的独特性

当人人都能用手机拍出高清大光圈的照片时,你的差异化在哪里?真正打动人的,不是画面有多清晰,而是照片背后的视角、情感和思考。这就是美学的力量。

3. 美学能让摄影成为表达,而不是复制

如果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你的照片就永远是对教程的模仿。但当你具备美学素养时,摄影才成为你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

©积木组合摄影训练营 Maggie

©积木组合摄影训练营 大华

到底什么是摄影审美?

摄影审美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其实可以拆解为三个层面:

1. 对美的感知力

能不能在日常中发现别人忽略的光影、色彩、氛围,这就是感知力。

©积木组合摄影训练营 杭白菊

2. 对影像语言的理解力

知道远景、全景、特写会带来怎样的观感?明暗对比、色彩冷暖能营造什么样的氛围?这些属于影像语言的理解。

3. 对个人风格的建构力

最终,你的审美会沉淀为属于你自己的"偏好""表达方式"。有的人偏爱极简的留白,有的人喜欢热闹的人间烟火,这就是风格。

所以,摄影审美就是:从感知美,到理解美,再到创造属于自己的美。

©积木组合摄影训练营 捷报频传

普通人如何提升

摄影审美能力?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疑惑:我不是艺术家,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建立起美学知识体系?

其实完全可以,而且方法比你想象的更接地气。

以下三条方法,每个人都能做到:

1. 看经典,而不是只刷社交媒体

くろまる 多看经典摄影师的作品,比如布列松、森山大道、罗伯特·弗兰克等,从他们的照片里学习"怎么看"

くろまる 也可以看绘画、电影,这些艺术形式会潜移默化提升你的画面感。

每天花10分钟翻几张经典作品,比无休止地刷"网红滤镜照"更有价值。

©积木组合摄影训练营 叶紫

©积木组合摄影训练营 张海艳

2. 练观察,而不是一味拍摄

くろまる 在街上走路时,刻意留意光影的变化、人物的表情、建筑的线条。

くろまる 拿起手机前,先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拍?这个画面吸引我的是什么?

先观察,再拍摄,你的照片会更有意图,而不是随手一按。

©积木组合摄影训练营 素秋

©积木组合摄影训练营 万如意

3. 做小型训练,而不是盲目拍很多

くろまる 给自己定一些"小题目",比如"只拍阴影""只拍红色""只拍一个人和环境的关系"

くろまる 这种限制,反而能让你专注思考画面中的美学要素。

长期积累,你会形成自己的"审美肌肉"

©积木组合摄影训练营 云彩

©积木组合摄影训练营 征途

摄影技术是基础,但决定作品高度的,一定是美学。

美学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可以被学习,可以被训练,可以通过不断地观察、欣赏和练习,逐步形成属于你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是好摄大叔,专注于手机摄影美学教学10年。


好摄大叔

10年手机摄影美学教练

我可能给不了你酷炫技术

但我可以给你系统摄影美学思维

教你用摄影感受生活温度

11人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1

来自: 玩转手机摄影 > 《待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0条评论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