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闹革命 之 《多事之屋》-异乡的路-财新网

商城
订阅
数据 我闻 机构订阅 会议 Promotion 应用下载 帮助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更多 科技 地产 汽车 消费 能源 健康 环科 民生 ESG 数字说 比较 中国改革 专题 讣闻
数据 财新一线 私房课 会议 Promotion 运动家 企业用户 应用下载 帮助
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博客

阅读:0

总统第三任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的新书上周出版,对外交政策制定过程有细致描述。尽管白宫撕破脸皮打到法庭上,试图以伤害国家安全的理由请求法庭禁止本书发行,结果没有拦住。看来热爱言论自由的美国人民数量好像仍然暂时领先。

博尔顿的中心思想可概括为三句话:一、特朗普变化无常,决策常不靠谱;二、他对国际问题一无所知,还不听我的话;三、白宫乱成一锅粥,毫无章法。这,还要博尔顿来告诉我们吗?我的朋友们三年前就把特朗普戏称为特没谱,昵称川总,看清楚这一点不需要到白宫工作,也不需要高瞻远瞩。先摘一些我没有想到的内容:

一、 博尔顿认为先发制人打击朝鲜方案可行。他对川总讲,和平制止朝鲜发展核武器的成功率只有一半,50%的概率朝鲜核问题会以战争方式解决。军人出生的白宫办公厅主任凯利也认为50%概率会打起来。显然,他没有把首尔北部几百万人命作为优先考虑因素。我读过好几任美国高官谈论朝鲜,包括班农这样的鹰派,大多认为先发制人不可行,因为顾忌朝鲜大炮射程之内的韩国人。韩国人的命也是命啊,KLM,决策者价值观的差异,后果就是某群人可能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二、 在博尔顿当差的一年半时间里,关于贸易逆差问题,川总说了很多次"欧盟比中国还坏,或者欧盟和中国一样坏,只是规模小一点"。原话是"EU is worse than China, only smaller.","EU is just like China, only smaller."川总竟然这么举贤不避亲,没有想到。还是城乡结合部的房地产土豪财大气粗,完全不屑于建立统一战线。

三、 博尔顿访问莫斯科,和俄国防部长绍伊古讨论中导条约,绍伊古说,因为中国和技术进步,他明白中导条约的环境已经变化。俄方赞成重写条约,但美方单边决定退出条约只会对美俄的共同敌人有利。博尔顿说"我认为他毫无疑问是在指中国。"这,普京不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吗?

四、 博尔顿试图把对华贸易政策纳入更大的对华战略框架,但承认他的努力毫无成效。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更开放和自由的印太地区",希望形成一个包括印度、东南亚、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的战略环境,但只有口号没有战略。他抱怨美中贸易问题像黑洞一样把所有人都拖进去了。

博尔顿批评川政府没有一套逻辑自洽的对华战略,其实是他跟不上领导思路。川总一直认为中国在贸易问题上占了美国巨大便宜。川总从出生以来只能占别人便宜,绝不能被人占了便宜,那样就输了。而且自认为是交易大师,发动中美贸易战,没准儿搞成历史上最大的一桩交易。在川总眼中,美中关系只是是美中贸易的一小部分。美中关系是棋子,美中贸易才是大棋局。这是地产商和官僚看待世界最根本的哲学理念分歧。

五、 川总经常直白地说,阻止中国经济以伤害美国的方式增长,就是最好的战略,会自然在军事上打败中国。川总的经济团队决策圈其实只有五六个人,一方是鸽派,包括财长姆钦,被他的政敌取个外号叫"搂抱熊猫的人",自由贸易者Kevin Hassett是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还有一个是前狐狸台的电台播音员库德罗;另一方是鹰派,包括八十好几岁经常开会打瞌睡的商务部长罗斯,贸易代表莱特希哲,和加减乘除经常数算不对的哈佛博士纳瓦罗。

一个小细节可以看出川总打贸易战时的心情,他对博尔顿说,你知道吗,抓华为的孟晚舟对中国的影响,相当于把中国的 Ivanka Trump 给抓起来了。画面感好强。虽然没有统一自洽的对华战略,但是美国已经形成了从上到下普遍充满对中国的敌意,认为中国处处对美国不怀好意。每个行政部门各自为政,纷纷出笼一套自己对中国的对抗政策。比如彭皮奥到处骂中国,司法部到处抓人,商务部制裁中国企业,能源部限制雇佣华裔,都忙着和中国脱钩。

这本书重头戏讲了废除伊朗核协议,叙利亚,乌克兰,川总和金正恩在新加坡和河内会谈。博尔顿总体上对美国之外的世界充满了敌意,尤其是对价值观冲突激烈的对手完全不信任。他的逻辑是你怎么傻到可以信任歇斯底里想伤害你的恐怖分子,或者朝鲜这样历史上屡屡不守信的政权。他认为美国不应该按对手的规则磨叽,而应该利用其压倒优势的军事经济力量极限施压,要么接受美国的规则,要么被摧毁。

博尔顿以硬汉鹰派形象闻名于世,曾经的耶鲁本科耶鲁法学院的高材生,有相当丰富的外交经验和强大的思辨能力,但博尔顿的白宫回忆录还是让我隐隐略微失望,我觉得他身在白宫,仍然没有看见大图像。

一是博尔顿过度自信,鄙视总统不懂外交。把自己搞得像总统,而不像总统顾问。二是博尔顿理解不了地产商的世界观和交易的艺术。他总担心川总容易被其他国家利用。这一点博尔顿想多了,那些想利用川总的人,基本都是被川总利用。我第一次看到播音员库德罗担任总统经济顾问的时候,差点笑翻在沙发上。后来发现是我错了,川总虽然经常没谱,但对自己要干什么很有强烈的主意,虽然经常反复无常,那也是自己跟自己天人搏斗,他其实不需要那么多顾问。他真正需要的,是擅长在电视上为他辩护的人。毕竟争取人民群众尤其是中低收入白人普罗大众的选票,对川总还是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什么雇佣纳瓦罗、库德罗、博尔顿......这几个都是伶牙俐齿口吐莲花的角色,川总不需要你们的头脑,不是要你们来给川总指指点点,教育他该做什么。而是无论川总做了什么,你们都得用三寸不烂之舌上电视为他辩护。博尔顿显然没有领会领导意图,以为自己是到白宫去发号司令。

川总认为遍布世界各地的美军基地,都是赔本的生意。他和韩国总统谈判,说我每年白花花50亿美元的银子,派军队到万里之遥来保护你,这个钱你得来付,否则朝鲜过来打你我就不管了。他的幕僚们都反对抵制他。博尔顿把韩国支付的驻军费用提高到10亿美元,川总还是不满意。这个问题,我觉得川总是远远领先于他的团队和他的时代。二战后,美国GDP是全世界的一半,现在只有四分之一。仍然保持这么大规模的国防,负担不可持续。川总的意思,是把美军从花钱的部门,改造成一门赚钱的生意。相当于把美军变成全世界的雇佣军。比如,在德国驻军,德国支付费用,然后在全部费用的基础上美国再收50%的利润。这个商业模式其实算不上创新,只是美国摇身一变,成了古代的瑞士。川总幕僚都觉得这个想法可笑,但我觉得大概率这是未来世界的演变方向,川总搞得不好就是这个时代的先知。

川总的世界观里,国家之间的归根结底都是生意,其他都是虚的。美国左翼精英们显然对如此庸俗低级的想法痛心疾首,战略眼光往哪里摆呢。川总显然认为脱离经济利益谈论战略都是在耍流氓。他说在此之前所有美国总统都没有勇气谈钱。川总看国家就跟看企业一样,出口是赚钱进口是花钱,顺差就赚了逆差就赔了,而且输出了工作机会。贸易极大创造了价值,提高了效率,但底层是在交换自己相对稀缺低效的东西,比如,中国进口粮食本质是在进口农田和水资源,进口高技术产品本质是在进口高技术人才。美国进口中低端的沃尔玛商品,本质是在进口低成本的劳动力。可是这么一干,把中低收入的白人群体工作抢了,搞得民怨沸腾,红脖子在政治上异军突起。其实,直接把中低端产品的关税从2%提升到历史高点平均水平60%,不就行了吗?根据《贸易的冲突》这本书研究,美国二百五十年历史上有过五六次的经济周期关税水平都提高到60%高位。这样把市场关闭十年就可以把中低收入人群工资水平大幅提高到新的均衡水平。美国不缺高技术,只是缺低成本劳工,民怨沸腾消停了,人民群众开心了,另一方政治力量集结越来越强大,未来就再开放市场。美国这种钟摆式的国家,孤立主义从来就没有离开政治舞台,也不用担心一直闭关锁国,有力量在制约它。我觉得川总脑子也在捣糨糊,可能也没完全想明白,否则一口气把关税涨上去就完了,何苦把世界折腾得鸡飞狗跳呢?

博尔顿的本意是用来暴露白宫的混乱、总统的无知。但读完后,我有点怪怪的感觉,觉得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的设立,对川总非常失败。这个职位初衷是为增加总统工作效率,提高决策质量,协调国务院、国防部、情报部门,其他涉及国安问题的部门,否则甲往东走,乙往西走,乱成一团。办公室的责任是流程管理,确保总统聆听所有部门意见,协助总统管理时间,把所有政策选项呈送总统决策。这个目标,在川政府里完全没有实现。一般情况下,美国的内阁部长都有些社会影响,用中国话说是一个山头,都有自己一套想法。博尔顿进白宫之后,没有诚实地充当协调者和规则执行者,在山头间建立平稳的流水作业线,而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山头,相当于又招募了四五百人组建了第二个小外交部。博尔顿讲了几个例子国防部长、国务卿都不愿意主动和国安会分享重要信息,一个问题不仅要征求国防部长,国务卿,还要安全顾问,每个人主意都很大。如果是个性格温良的总统,会被这帮家伙搞得精疲力竭,挨个安抚这些自以为是的山头们。川总显然不属于性情温良的总统,后果就是混乱的宫廷政治。

我读这本书本来是来看川总的热闹,结果看完之后,居然莫名其妙觉得川总其实也有点不容易,竟然有点同情他。川总在身边招募了一大群坏人,他自己也生性多疑,博尔顿说他在每个石头后面都能看到阴谋诡计。他被成群结队阿谀奉承的马屁精们团团包围,而且这伙人离开白宫之后就众叛亲离,上电视骂他,写书攻击他。他又不能把这些家伙都给抓起来,只好到处跟人打官司。

一地鸡毛。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王文勇

王文勇

68篇文章 110天前更新

投资人,前外交官。

文章
  • 个人分类
  • 文章归档
  • 最新文章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京ICP证090880号 京ICP备10026701号-8 | 网信算备110105862729401250013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66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第01015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第直100013号
Copyright 财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谣言信息):010-85905050 13195200605 举报邮箱:laixin@caixin.com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啄木鸟公益基金会 | 意见与反馈 | 提供新闻线索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