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日报报系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汽车报 中国能源报 健康时报 证券时报 国际金融报网 讽刺与幽默 中国城市报 新闻战线 人民论坛 环球人物 中国经济周刊 民生周刊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周刊 人民数字

旗下网站

全国重点实验室 环球网 海外网 人民图片 人民网研究院 人民慕课

创新服务平台

写易智能创作引擎 人民网智慧党建体验中心 828企业服务平台 人民云

技术突破!文物医生成功"加固"三星堆象牙,国宝终可直面公众

2025年09月29日08:17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新华社成都9月28日电(记者童芳 鲍菲菲)说起在三星堆修复文物,最具挑战性的莫过于保护脆弱易损的象牙。9月27日,在四川德阳举办的2025三星堆论坛上,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介绍,三星堆象牙保护技术已取得突破,不久的将来,公众就能在博物馆看到这些珍贵的象牙文物。

[画像:三星堆7号祭祀坑象牙(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三星堆7号祭祀坑象牙(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三千多年前,古蜀人祭天敬神,象牙是最珍贵的祭品之一。三星堆近年来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就出土了700多根象牙,金沙遗址甚至发现了数以吨计的象牙。

尽管出土数量惊人,公众却很少在博物馆中见到整根展出的三星堆象牙。原来这些象牙作为有机质文物,在地下埋藏三千多年,外表看着还是一整根,内里早就糟朽。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就会迅速化为粉末。

[画像:三星堆4号祭祀坑象牙(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三星堆4号祭祀坑象牙(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更棘手的是,像三星堆与金沙这样大规模出土整根象牙的遗址,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因此相关的保护研究长期处于空白,几乎无成熟经验可循。正因如此,三星堆新出土的象牙大多仍保存在恒温恒湿的库房中;而为了保护金沙遗址的象牙,考古人员甚至不得不将它们重新深埋回地下。

据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蒋璐蔓介绍,该院联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等9家科研单位,通过系统研究古蜀象牙的保存状况、病害类型及劣化机制,成功研发出一套包括现场保护与脱水加固、微生物原位加固在内的关键技术。

依靠这套技术,团队不仅成功提取了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的700多根象牙,还完成了少量提取象牙的加固保护。经此技术处理后的象牙,强度显著提升,可以达到在博物馆直接展出的要求。目前该技术正在三星堆与金沙遗址出土的象牙保护中开展应用示范,已有一件完成加固处理的象牙在成都考古中心展出。

[画像:在成都考古中心展出的象牙(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在成都考古中心展出的象牙(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观众将在三星堆博物馆里,亲眼见到这些新出土的象牙。"蒋璐蔓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返回人民网科普频道

(责编:邢郑、孙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客户端下载

科普频道排行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服务 | 数据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信息保护 |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 京ICP备12004265号-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3]4961-141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评论
  • 分享
  •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返回顶部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