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Français|Deutsch|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Español|عربي|Esperanto|한국어|中文繁体|信息无障碍
站内搜索

黄河泥 黄河人 黄河魂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7日 10:16:48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培刚

游敏在创作澄泥砚

"老家河南"系列作品《大河奔流》

"老家河南"系列作品《华夏之门》

游敏在雕刻图案

黄河澄泥

本栏图片均为新安县黄河澄泥砚传习所供图

一方圆润的澄泥砚,周身沁着独有的"鳝鱼黄",黄白色波纹状窑变仿似奔涌的浪花,"行云流水"间充盈着黄河的神韵。这方名为"大河奔流"的澄泥砚,历经采泥、洗泥、制坯、雕刻和10余天不间断人工焙烧等64道工序,最终完美面世。

"这方砚是‘老家河南’系列作品之一,形成了‘云水风度’的窑变风格,生动再现黄河奔流的壮观场景。"2月3日,洛阳市新安县黄河澄泥砚传习所,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游敏介绍。

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始于秦汉、盛于唐宋,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杨仆筑造的"汉函谷关"同属新安,迄今已2200余年。

黄河泥一砚百炼千机变

黄河两岸,制砚的工匠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黄金贵,不如黄河一把泥"。这"一把泥"说的就是澄泥。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裹挟着大量泥沙穿过晋陕大峡谷,在地形多变的华夏大地上翻涌沉积,最终于河洛大地赠予澄泥砚取之不尽的优质澄泥。黄河澄泥经过历代大河工匠的"真金火炼"和精雕细刻,变幻为一胎十案、一砚百变的澄泥砚。

游敏介绍,澄泥砚是以黄河澄泥为主要材质经焙烧而成的陶质砚,其中含有诸多矿物质,均采集于禹门口至花园口近300公里的黄河岸边。经过多年的测验,目前共挑选出30余处采泥点。

澄泥砚取于水,成于火,窑火的千般变幻给了澄泥百态的可塑性,窑变出"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等珍奇色彩。在雕刻工艺上,澄泥砚将圆雕、浮雕、透雕、线刻等技法统一运用于方寸之间。

"在雕刻、阴干、烧制的过程中,都可能出现炸裂的情况,一旦失败就要从头再来,但烧成的澄泥砚总能给人惊喜,每一方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艺术。"游敏说。

黄河人"点泥成金"匠心难

"我是长在黄河边的黄河人,用黄河泥来创作澄泥砚,并将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传承出去,是我毕生的目标。"游敏说。

豫剧、太极拳、河图洛书、龙门石窟......中原地处九州之中,胸怀大河灿烂。在河洛澄泥砚艺术馆,形式各异的澄泥砚出于陶却胜瓷赛玉,不施釉却抚若童肌,镌刻着数千年来黄河文化的精华。

自1995年,游敏开始创作"老家河南"系列作品,计划将河南5000余年间的政治制度、社会形态、人文历史等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融入其中,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泥与火"凝练成最为简洁的"语言",展现灿烂的黄河文化和厚重的河南面貌。目前已完成100余方。

"澄泥砚也是一门小众艺术,国内没有专业的研究机构,在理论方面也比较薄弱。"游敏介绍,他在探索澄泥砚传统制作工艺的过程中,先后用了8年时间解决工艺上的种种难题,同时运用现代仪器设备对近百种泥样及十几种不同窑变形制进行化验分析,测定出不同河段澄泥所含矿物质元素的种类和比值,总结出不同温度条件下所产生不同色彩的变化规律,为澄泥砚工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游敏表示:"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要用泥与火的相融讲出有温度的黄河故事。"

黄河魂琢砚成趣根脉传

澄泥砚精美绝伦,但制作工艺复杂,焙烧时间漫长,出品率低导致回报率低,所学之人少之又少。凝聚黄河文化的澄泥砚该如何发展?

砚因文生,文因砚传。若要给澄泥砚赋予新的"灵魂",需要制砚人从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去感,从传承创新的道路上去悟。

游敏和女儿游晓蔓在大河的泥土中寻觅,在大河的浪花里采集,让非遗融入现代,以古法技艺为基础创新发展新时代澄泥砚作品。

"我们结合多种材料和新的工艺及设计理念,打破澄泥砚原有的艺术形式,通过对其传统的造型、色彩、陈设进行再设计,在保留原工艺、原材质的基础上进行功能上的创新和转化,设计出文具、装饰品等文创产品,为澄泥砚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游晓蔓说。

2018年,黄河澄泥砚传习所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传习所。

在新安县学林小学,展览柜上摆放着百余方同学们创作的澄泥砚,手法可爱稚巧,创意童趣灵动。

"学校现有3个澄泥砚社团,每周都会举行社团活动。"副校长孟欣霞介绍,同学们在游敏指导下创作的"出彩中原"系列砚台获得教育部二等奖、省教育厅金奖。

如今,在全国唯一的"中国澄泥砚之乡"新安县,新设计的"澄庐"艺术馆即将开工建设;在中原大地上,郑州、洛阳、三门峡等地的澄泥砚大师们依然行走在黄河岸边,用千年的匠艺将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永久赓续。(记者郭歌)

黄河进入开河期 刘家峡水库严控出库流量保防凌安全
春风吹,大地新。2月5日,记者从刘家峡水电厂获悉,受近日气温持续回升影响,黄河已进入开河期,刘家峡水库严格将出库流量稳定控制在540立方米每秒,确保开河期河道流量均衡。
黄河泥 黄河人 黄河魂
一方圆润的澄泥砚,周身沁着独有的"鳝鱼黄",黄白色波纹状窑变仿似奔涌的浪花,"行云流水"间充盈着黄河的神韵。这方名为"大河奔流"的澄泥砚,历经采泥、洗泥、制坯、雕刻和10余天不间断人工焙烧等64道工序,最终完美面世。
越擦越亮的"黄河明珠"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三门峡市实施"百千万"工程,即建设百里黄河生态廊道、完善千里城市交通道路沿线绿化美化、完成万亩矿山修复。
"雪耀黄河·相约贵德"2021贵德冰雪季盛大开幕
"中原风·黄河魂——河南省美术作品展"开幕
越擦越亮的"黄河明珠"
黄河入海口:写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关部委
水利部 黄委会 文化和旅游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改委 国家林草局 国家文物局
流域省区
山东 河南 陕西 山西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四川 青海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华文化遗产研究院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网黄河频道 新闻热线/商务合作:010-88824983 88824993 13810121802 13261622996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0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