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LED芯片与封装失效机理
随着LED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照明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LED以其高效、节能、环保等优势被视为传统照明技术的替代品。然而,LED产品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LED芯片失效和封装失效的原因,并分析其背后的物理机制。金鉴实验室作为一家专注于LED产业的科研检测机构,致力于改善LED品质,服务LED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使LED产业健康发展。
LED芯片作为LED光源的核心部分,其失效直接影响整个LED产品的性能。芯片失效的原因主要包括静电放电、电流过大和温度影响。
1. 静电放电(ESD):静电放电是LED芯片失效的一个重要因素。ESD事件可能导致LED芯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分为软失效和硬失效。硬失效通常是由极高的电压造成的,可能导致LED芯片内部结构的物理破坏,如电解质破裂或产生新的电流通路。而软失效则可能是由于较低的电压/电流造成的,通常表现为芯片反向漏电流的减少。
2. 电流:过大的工作电流会增加LED芯片的结温,导致芯片内部材料性能下降。高能电子可能破坏Mg-H键和Ga-N键,影响载流子的活性,初期可能导致光功率上升,但长期来看会引起光功率衰减。此外,电流拥挤现象在芯片内部缺陷密度较高的地方更为严重,可能导致金属电迁移,进而引起LED芯片失效。
3. 温度:温度对LED芯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随着温度的升高,内量子效率降低,导致光输出减少。其次,高温可能加速材料老化,影响欧姆接触和芯片内部材料的性能。此外,高温还可能导致芯片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产生应变,降低内量子效率和芯片的可靠性。
LED封装是保护LED芯片并确保其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封装失效的原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和电压。针对LED封装领域,金鉴实验室提供包括失效分析等一站式服务,涵盖各个环节,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1. 温度:温度对LED封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高温会加速封装材料的老化,降低其性能。过高的结温可能导致荧光粉层烧黑碳化,降低LED光效或导致灾难性失效。封装材料之间的热传导系数不匹配可能导致材料内部产生裂纹或界面脱层,影响光效。
2. 湿度:湿气的侵入可能导致LED光效下降,甚至灾难性失效。高温高湿环境下,湿气在分层缺陷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分层现象导致LED光效下降。
回复
有奖活动 | |
---|---|
"我踩过的那些坑"主题活动——第002期 | |
【EEPW电子工程师创研计划】技术变现通道已开启~ | |
发原创文章 【每月瓜分千元赏金 凭实力攒钱买好礼~】 | |
【EEPW在线】E起听工程师的声音! | |
高校联络员开始招募啦!有惊喜!! | |
【工程师专属福利】每天30秒,积分轻松拿!EEPW宠粉打卡计划启动! | |
送您一块开发板,2025年"我要开发板活动"又开始了! | |
打赏了!打赏了!打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