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avigation Menu

Sign in
Appearance settings

Search code, repositories, users, issues, pull requests...

Provide feedback

We read every piece of feedback, and take your input very seriously.

Saved searches

Use saved searches to filter your results more quickly

Sign up
Appearance settings

cby-chen/Kubernetes

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

kubernetes (k8s) 二进制高可用安装

Kubernetes 开源不易,帮忙点个star,谢谢了🌹

GitHub访问不通畅可以访问国内GitEE https://gitee.com/cby-inc/Kubernetes

⚠️ 中国大陆地区 Docker 以及其他仓库镜像已被 GFW 完全封锁!!!

⚠️ 现镜像已无法直接拉取,需要通过一些特殊方式进行!!!

一、写在前面

打开文档,使用全文替换,全局替换主机IP即可。

各位仁兄,手动方式部署,没必要折磨自己。

能用自动部署就用自动部署吧。推荐:https://github.com/easzlab/kubeasz

也可以用 kubeadm-install.md

二、介绍

我使用IPV6的目的是在公网进行访问,所以我配置了IPV6静态地址。 若您没有IPV6环境,或者不想使用IPv6,不对主机进行配置IPv6地址即可。 不配置IPV6,不影响后续,不过集群依旧是支持IPv6的。为后期留有扩展可能性。 若不要IPv6 ,不给网卡配置IPv6即可,不要对IPv6相关配置删除或操作,否则会出问题。 如果本地没有IPv6,那么Calico需要使用IPv4的yaml配置文件。 后续尽可能第一时间更新新版本文档,更新后内容在GitHub。

最新版本的文档对于IPv6方面的写的比较详细。

不要删除 IPv6 相关配置!!!

不要删除 IPv6 相关配置!!!

不要删除 IPv6 相关配置!!!

三、当前文档版本

  • 1.34.x
  • 1.33.x
  • 1.32.x
  • 1.31.x
  • 1.30.x
  • 1.29.x
  • 1.28.x
  • 1.27.x
  • 1.26.x
  • 1.25.x
  • 1.24.x
  • 1.23.x
  • 1.22.x
  • 1.21.x

大版本之间是通用的,比如使用 1.26.0 的文档可以安装 1.26.x 各种版本,只是安装过程中的下载新的包即可。

四、访问地址

手动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cby-chen/Kubernetes

脚本项目地址(已停更):
https://github.com/cby-chen/Binary_installation_of_Kubernetes
https://github.com/cby-chen/kube_ansible

五、文档

最新版本文档

安装文档

1.34.x版本

1.33.x版本

1.32.x版本

1.31.x版本

1.30.x版本

1.29.x版本

1.28.x版本

1.27.x版本

1.26.x版本

1.25.x版本

1.24.x版本

1.23.x版本

1.22.x版本

1.21.x版本

其他文档

六、安装包

*注意:1.23.3 版本当时没想到会后续更新,所以当时命名不太规范。

八、常见异常

九、其他

生产环境推荐配置

Master节点:

  • 三个节点实现高可用(必须)
  • 节点数:0-100 8核16+
  • 节点数:100-250 8核32G+
  • 节点数:250-500 16核32G+

etcd节点:

  • 三个节点实现高可用(必须),有条件存储分区必须高性能SSD硬盘,没有SSD也要有高效独立磁盘
  • 节点数:0-50 2核8G+ 50G SSD存储
  • 节点数:50-250 4核16G+ 150G SSD存储
  • 节点数:250-1000 8核32G+ 250G SSD存储

Node节点:

  • 无特殊要求,主要是Docker数据分区、系统分区需要单独使用,不可以使用同一个磁盘,系统分区100G+、Docker数据分区200G+,有条件使用SSD硬盘,必须独立于系统盘

其他:

  • 集群规模不大可以将etcd和master放置于同一个宿主机,
  • 也就是每个master节点部署k8s组件和etcd服务,但是etcd的数据目录一定要独立,并且使用SSD,
  • 两者部署在一起需要相对增加宿主机的资源,个人建议生产环境把master节点的资源一次性给够,
  • 此处的费用不应该节省,可以直接使用16核32G或者64G的机器,之后集群扩容就无需扩容master节点的资源,减少风险。
  • 其中master节点和etcd节点的系统分区100G即可。

添加好友

打赏

  • 建议在 Kubernetes 查看文档,后续会陆续更新文档
  • 小陈网站:

https://www.oiox.cn/

https://www.oiox.cn/index.php/start-page.html

CSDN、GitHub、51CTO、知乎、开源中国、思否、掘金、简书、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哔哩哔哩、今日头条、新浪微博、个人博客

全网可搜《小陈运维》

文章主要发布于微信公众号

Stargazers over time

Stargazers over time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