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三表
炫耀华丽的数据,接着再次强调纯正的理科生血统,苦情点缀其间,最后,画风陡变,一个"洗稿者"刹那正经的像个世卫组织的老专家,试图建立行业规则了。
这一通九曲十八弯的狡辩,就想蒙混过关?不存在!我的文章揭开了口子,把球传给了腾讯。现在,球还应该在腾讯脚下。
某团队虽不正面认错,但也有限承认了过往的操作不规范。我认为,品玩等各家这两天的回应,是抨击,更是摆事实、讲道理的公开投诉。腾讯相关部门没有理由再躲在马化腾背后了,你们该让"家长"省点心了。
我与某团队素无私怨,接近零度情感,他们上天或入地,我都不会有特殊的感觉。他们发文编排我,甚至他们的粉丝过来辱骂我,我都不会有特殊的感觉。因为,从我写那篇文章起,我和你们就不是意气之争、口舌之争。矮化我、吵赢我,并不会让你们更伟大、更光鲜。
我想看的是,腾讯对于原创生态到底持何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取向,与包括我在内的诸多创作者息息相关。我想看的是,大量媒体出来举证,就差搬出调色板了,腾讯是不是照样无计可施、听之任之,既无正视详实举证的勇气,也无对原创保护体系建设的展望。
马上又是新的一周,这个时代没有比"遗忘"更容易做到的事了。如果把这次"风波"当成"危机",那各方的操作路径就是"处理"而已。公关声明、某团队强硬式服软、受害方祥林嫂式循环举证、观察者们奔向下一个瓜田。
我不冲个体说话,因为很容易对话鸡鸭化;我不冲个体说话,我想赢的不是一次嘴架;我不冲个体说话,因为法律都无可奈何,法律给他们偏颇的价值观镶了金边,更加牢不可破。
我不冲个体说话,因为球还在腾讯脚下,球就在腾讯脚下。你是惊天一射的贝尔,还是漏洞百出的卡里乌斯?
开始你的表演吧。
有人说,经此一役,公道自在人心。且慢说这话。"人心"何在?何为"人心"?我微信后台那数千条谩骂是不是人心?朋友圈站出来发声维护原创尊严的是不是人心?
诸君可以想想。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网络文化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