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服务热线:12385
无障碍声明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

首页 互动交流 残疾人风采

土家古寨绽放电商梦想之花——记"玫瑰女孩"胡春燕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1日 来源:湖南省残联
【字体:】

[画像:图为胡春燕]

图为胡春燕

中秋的脚步渐近,风里已飘着桂香,也弥漫着人们对团圆滋味的期盼。胡春燕正忙着在镜头前展示案台上的"宝贝"——那是与她合作的沅陵县龙泉食品厂纯手工做的大芝麻月饼,金黄的芝麻饼皮裹着饱满的馅料,纹路里刻着土家古寨的老味道,这一枚枚纯手工精制的家乡经典老式月饼,藏着她想带给所有人的中秋念想,也藏着她在电商路上,一步一步编织的梦想。

在湖南省沅陵县明溪口镇胡家溪旅游村,青石板路蜿蜒穿寨,吊脚楼檐角翘向云端。寨子里住着这位拄着拐杖的姑娘,名叫胡春燕,人们都亲切地称她"玫瑰女孩"——不是因她娇艳,而是她如玫瑰般,纵使命运给了她带刺的困境,却依然向阳而生,在农村电商的土壤里,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梦想之花。

命运折翼,却以执念叩响知识之门

1988年春天出生的胡春燕,才三个月大,就患上了中毒性肺炎,在医院抢救了三天三夜,捡回一条命,却落下了终身残疾。她的左手比别人笨拙,双腿也有残缺,别的小孩能跑能跳了,她却只能在地上爬。她的人生,从起点就带着遗憾,她的手脚落下的残疾,行走需拄着拐杖,二级残疾的烙印,还让她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更遗憾的是,残疾挡住了她走进校园的路,琅琅书声成了她童年最遥远的向往。

但向往从不是空想。她攥着"想识字、想读书"的执念,拉着妹妹当"老师",一字一句地学拼音、认汉字;没有课本,就借妹妹的旧书,从小学到初中的课程,硬是靠着自学啃了下来。那些在别人看来枯燥的公式、陌生的文字,在她眼里,是照亮未来的微光。

辗转求索,从异乡漂泊到归乡寻路

2010年,看着村里的年轻人陆续背着行囊外出务工,胡春燕的心也动了——她不想困在寨子里,更不想成为家里的负担。在沅陵县残疾人联合会的帮助下,她心怀忐忑与期待奔赴长沙,得到了在长沙一家湘绣厂工作的机会。做湘绣要求双手灵活,她知道自己身体的缺陷,便笨鸟先飞。她每天比别人早半小时进车间,却比别人晚半小时出车间。周末别人休息,她就搬一把小凳子在宿舍练习刺绣。由于她的坚忍不拔、努力认真,湘绣厂淘汰了一大半人,她却被留了下来。但是没过多久,在时代浪潮的席卷下,湘绣厂倒闭了,她又失业了。从湘绣厂出来,她跟着父母来到了深圳,妹妹念完初中也来这边打工了,一家四口团聚了。但是深圳是个快节奏的城市,这边的工作环境容不下手脚不灵活的人,她到处找工作,处处碰壁,而深圳的消费水平又高,赚不到钱,开支又大,她在无数次失望中决定离开这个"伤心地"。

2016年,带着一身疲惫,胡春燕随父母回到了胡家溪村。但她没有消沉,反而试着摸索新出路:学按摩、看电商,寨子里的风吹过,也吹不散她想"做点事"的念头。

微光引路,电商成了梦想的土壤

转机,藏在镇党委、政府递来的"橄榄枝"里。2017年,精准扶贫的春风吹来,明溪口镇党委书记杨毅群成了胡春燕的帮扶人,他给她带来了电商扶贫政策,推荐她参加了电商培训,并且在网上筹资帮忙购买了一部4G手机。就是这部小小的手机,成了胡春燕连接外界的窗口,也成了她梦想发芽的土壤。胡春燕用政府资助的一万元购买了封口机、真空机、电脑、冰箱,开始了她的电商生涯。

没有产品,她就扎进村里的烟火气里:跟着邻里学做剁辣椒、霉豆腐,收村民家的土猪腊肉、晒好的豆豉,把土家古寨的"味道"当成宝贝。辣椒豆豉是她卖得比较好的产品之一,她左手不灵活,握不住辣椒,切得比较慢,别人切二十分钟就能切好的量,她要花上一个小时。原材料需要在一天之内准备好、撒上盐,不然第二天就会变味。为了给顾客提供最佳产品,她常常从早上八点切到晚上十点,用的朝天椒特别辣手,戴手套又不灵活,只能徒手切,每切几下就要把手放到冷水里泡一泡来缓解疼痛。每次做辣椒豆豉,要用十五到二十斤朝天椒,几道工序下来,一次可以装二十来瓶。亲戚朋友们都会帮忙推销,杨书记也经常推荐朋友来买。

没有顾客的时候,她就对着镜头"自说自话":拍自己做辣酱的过程,发朋友圈里腊肉的油花,在抖音里讲寨子里的故事。镜头里的她,笑容质朴,语气真诚,慢慢就有人问:"姑娘,你的辣椒怎么卖?"做微商的第一笔订单来临时,胡春燕握着手机的手都在抖——那不是钱,是别人对她的信任,是她的努力被看见的证明。2018年胡春燕又开始尝试拍抖音,记录生活的同时也宣传产品。

三口之家,撑起一片抗风的屋檐

胡春燕的"团队",算上她只有三个人:她管运营,盯着手机回复消息、更新产品;爸爸管采购,踩着山路去村民家收土特产,守着灶台做辣酱;妈妈管打包,把每一瓶豆豉都裹得严严实实,再贴上快递单。

没有轰轰烈烈的规模,只有一家三口的默契:她喊"爸,腊肉要补货了",爸爸第二天一早就扛着背篓出门;她道"妈,今天有十单要发",妈妈就坐在桌边,一折一贴忙到天黑。日子就在"叮铃"的消息提示音和打包胶带的撕拉声里,慢慢有了奔头。

辣椒豆豉成了"爆款",回头客越来越多;电商小店的固定顾客有200多人,抖音、快手的粉丝总和也攒到了6万多;月销售额稳定在2万元以上......2017年,胡春燕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还成了沅陵县的"最美脱贫户""自强自立十佳模范"。2021年胡春燕获得了"全省自强模范"的光荣称号,领奖台上,她拄着拐杖站得笔直,像一株终于开花的小草。

向阳而行,把花香撒向更多人

随着客户量的增长,她销售的产品越来越丰富,有季节性水果,湘西最特别的水果八月炸、高山黄桃等;更多的是自制的产品,有香辣鱼块、秘制花生辣椒酱、腊肉等等;还有根据季节做的蒿菜粑粑、碱水粽子、艾叶青团、大麻月饼......今年她的销售思路打得更开了,要把胡家溪的猕猴桃、野蜂蜜也搬上货架,帮助胡家溪的山珍走出乡村,走向市场。

电商小店销售额从最初的年销售额2万元,到今年销售额预估到30万元,她走得缓慢,但每一步都踏实。

自己增收的同时,胡春燕还想着要壮大团队,让村里更多人有事做。胡家溪村有40多户留守人家,大多是老人和残疾人。她主动找上三户邻居,带着他们一起做土特产、卖货,2024年,这三户邻居每户多挣了3万—4万元。

"我吃过苦,知道难。能拉一把,就拉一把。"她说得轻描淡写,却让寨子里的烟火气,多了几分温暖。

镜头里的土家古寨,依然青山绿水。她还是那个拄着拐杖的"玫瑰女孩",只是肩上多了一份责任,眼里多了一份坚定。她用汗水浇灌的梦想之花,不仅开在了自己的生命里,也开在了更多人的希望里——原来命运从不是定数,只要敢闯、敢拼,哪怕身处泥泞,也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版权所有: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京ICP备05022942号-12号 联系我们
网站管理及技术支持: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