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 > 推广信息
2025 09/22 12:14:46
来源:潮新闻

一颗牙的牵挂,十二年的奔赴,浙大口腔与武义启动这个新项目

字体:
分享到:

一颗牙的牵挂,十二年的奔赴,浙大口腔与武义启动这个新项目

2025年09月22日 12:14:46 来源:潮新闻

  "医生,我这颗牙经常疼,能帮忙看看吗?""我奶奶90多岁了,还能做假牙吗?"9月20日上午,第37个全国爱牙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口腔医院")的专家团队来到武义,与当地医护人员一起开展义诊活动。

  今年是《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收官之年,浙大口腔医院党委书记段胜仲率专家团队来到武义,与武义县政府共同发起的县困难家庭口腔诊疗公益活动同步开启。

  未来十个月内,武义县困难家庭将获得免费口腔检查、建档、义齿修复和根管治疗等服务,覆盖至少90%目标人群。

  段胜仲表示,为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浙大口腔医院以武义为试点深耕强基层实践,十余年来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着力提升基层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水平与口腔医疗健康服务能力,让群众就近便享有优质高效的口腔健康服务,口腔常见病、复杂病在家门口得到解决,疑难病通过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实现快速转诊与精准诊疗。

  段胜仲看望慰问"口福行动"服务对象、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同志。医院供图

  双下沉、两提升

  党建成为联结的纽带

  这场跨越了十二年的帮扶始于2013年。

  武义是第一批全国牙病防治先进县,群众口腔健康需求日益增长,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技术能力有限的问题突出。

  当时,浙江省创新推出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政策,即 "人才下沉、资源下沉,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旨在化解城乡卫生资源分配不均的难题。

  在这一背景下,浙大口腔医院全面托管武义县口腔医院,后者挂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武义分院",开启了紧密型托管之路。

  武义是革命老根据地县,两院党支部进行了结对,定期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并构建起"省县联动、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党建联建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

  2019年,在浙大口腔医院党委高站位谋划下,武义分院医共体深化改革,在东干、王宅乡镇中心卫生院开设口腔诊疗中心,积极探索全国首个省、县、乡"1+2+3x"口腔医疗联盟模式。

  人才输出,技术落地

  家门口就能看专家

  家住武义王宅的刘女士,左下后牙根尖发炎,整个后牙期起了一个大鼓包,但这颗牙做过全冠修复,拆桩重新治疗的风险很大。

  武义分院口腔内科主任张斐在显微镜下检查发现,刘女士的牙齿根尖端牙髓有细微分歧导致了严重炎症,这部分原是传统根管治疗不能到达的区域,但清晰暴露在了显微镜下,对症治疗后很快就结束了手术。刘女士的牙齿不光保住了,还愈合得非常好,刘女士非常满意。

  "这种复杂操作的病例在以往是要去杭州看的,得益于浙大口腔医院专家带来了一批新技术新项目,现在这样的显微镜下精细治疗不仅是我掌握了,我们团队的年轻医生都在学习应用。目前金华、永康、仙居等周边县市的患者都慕名而来。"张斐说。

  浙大口腔医院不仅把技术带下去,也把疑难杂症患者接上来。

  20多岁的小伙子王飞(化名)在武义口腔医院检查发现面部长了一个肿物,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转诊到了浙大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学科主任李志勇的专科门诊。李志勇面诊后诊断为下颌下腺肿瘤,随即安排住院进行了微创手术切除,术后两天即出院转诊回武义当地拆线,并且安排好了定期的复查。

  十二年来,浙大口腔医院通过管理经验输出、人才常态化下沉,医疗技术、教学资源、科研项目全方位共享,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组团式"下沉与名医团队弹性帮扶,为武义分院发展注入强劲发展动力,2016年武义分院完成整体搬迁,实现了医疗资源增质扩容,医疗技术水平、学科建设能力、人才培养体系等得到持续提升。

  浙大口腔医院专家在武义分院联合开展口腔显微根尖手术。医院供图

  关爱特殊群体

  帮扶遍地开花

  在武义,浙大口腔医院特别聚焦"一老一小"群体的口腔健康。以山区留守儿童为服务对象,浙大口腔医院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口腔健康公益行动",已为上千名儿童开展免费口腔健康检查和治疗,健康建档率100%、涂氟率100%、窝沟封闭完好率90%。

  面向抗美援朝老英雄,医院拨专款设专项开展"口福行动",定制"入户"服务治疗方案,开展上门服务800余次,帮助54位老英雄重建咀嚼功能。

  此次启动的困难家庭口腔诊疗公益活动,更是将关爱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武义分院党支部书记雷昇美表示,此次活动将筛查约5000余名困难人群,预计完成免费义齿修复、龋齿治疗等约1500余例。

  近年来,为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山区海岛延伸,浙江省启动医疗卫生"山海" 提升工程。浙大口腔医院的帮扶不仅限于武义。

  2024年5月,与嵊泗县签署帮扶合作框架协议;6月,与景宁县人民政府签署了组团式帮扶合作框架协议,旨在打造山区、海岛县口腔卫生健康示范样板。

  今年3月20日,由浙大口腔医院承办的2025年世界口腔健康日活动暨"护牙助成长,欢笑在中国"启动仪式落地畲乡景宁。

  在"山海提升"工程中,数字化应用让普惠化、一体化、均衡化发展逐渐成为现实。

  远程会诊实现了"线下检查、线上诊断与指导治疗"的模式,多学科MDT精准治疗让山区、海岛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优质口腔健康服务。

  机器人辅助下种植技术在景宁、舟山等地先后开展,填补了当地空白,推动口腔医疗迈入精准机器人时代。

  在武义县域内开展的"振兴乡村 从齿无忧"社区人群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云管理项目,借助数字化平台,构建覆盖县城、山区的全民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服务体系,目前已完成建档8000余人。

  从武义到全省,从线下到云端,从技术帮扶到体系构建,浙大口腔医院的十二年帮扶之路,印证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可能性与可持续性。

  走进武义县口腔医院,优越的诊疗环境、先进的技术项目、实力的学科平台,让人很难想象它十年前的模样。省级医院的资源与县级医院的需求通过党建纽带紧密联结,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扎根基层,惠及百姓。

  十二年,浙大口腔医院与武义县的故事还在继续,而更多的故事正在浙江的山海间书写。(记者 孙燕 通讯员 叶飘 林国芬)

【责任编辑:郭妍廷】
一颗牙的牵挂,十二年的奔赴,浙大口腔与武义启动这个新项目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