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日报报系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汽车报 中国能源报 健康时报 证券时报 国际金融报网 讽刺与幽默 中国城市报 新闻战线 人民论坛 环球人物 中国经济周刊 民生周刊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周刊 人民数字

旗下网站

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球网 海外网 人民图片 人民视觉 人民网研究院

"沙子能埋庄稼,埋不住人的决心"

人民网记者 陈新辉
2025年09月30日13:1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现在,于田风沙天气持续时间较往年明显减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防沙治沙不仅能保护我们的家园,还能挣钱,老百姓的热情很高,抢着要承包沙地。"新疆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乡长买提卡斯木·买提肉孜说道。

于田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玫瑰花种植面积达8.1万亩。亚森江·吐送摄

9月上旬,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新疆篇活动走进和田地区于田县沙产业实验基地,实地了解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成效。

奥依托格拉克乡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主战场之一,按照防沙治沙工作要求,奥依托格拉克乡组织全乡干部群众在21公里锁边公路两侧种植50米宽的玫瑰花林带,2024年11月28日,随着最后一颗玫瑰花苗木的下种,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在奥依托格拉克乡顺利"合龙"。

"绿围脖"正悄然改变着当地生态。2025年,奥依托格拉克乡打造万花园防沙治沙示范区,鼓励和引导群众尝试种植耐干旱、耐贫瘠、抗风沙等多种类型作物,有效解决了种植作物单一,抗市场风险能力薄弱的问题,初步实现了协同发展,做到了市场风险分摊。同时,动员16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开展药材种植先行先试,助力沙产业提质增效。

于田县沙产业实验基地内种植的中草药。人民网记者 陈新辉摄

"治沙不只是种树,还得让沙漠生金!"买提卡斯木·买提肉孜说道,"通过发展防沙治沙沙产业,帮助辖区3600余人次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农民每日收益可达150-200元,实现稳步增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于田县总工会主席李红梅说,"于田做法"作为新疆防沙治沙的成功范例,其核心是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且涌现很多防沙治沙先进典型,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激发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推动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公众行动"的全民治沙格局。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完成后,其边缘生态恢复与治理正在迈入新阶段。2024年,于田县玫瑰花产量超1.2万吨,亩均产值3975元,带动4238户村民增收。

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乡长买提卡斯木·买提肉孜向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新疆篇活动宣讲团成员介绍当地防沙治沙情况。人民网记者 陈新辉摄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福祉。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副教授、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对口支援)夏璐认为,沙子能埋庄稼,埋不住人的决心。无论是老党员带着全家三代治沙,还是村民自发轮流守护新栽树苗,是各族群众共同完成防沙治沙任务,这种"宁肯掉层皮、不让沙进村"的坚定信念,既在现实中巩固了沙包,又在人心中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漫天黄沙到绿意盎然、群众增收,奥依托格拉克乡的变化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一个缩影。于田的治沙故事,正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与"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交相辉映的鲜活样本。

(责编:陈新辉、杨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客户端下载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数据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信息保护 |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评论
  • 分享
  •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返回顶部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