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1
标题2
8月26日晚,永嘉昆剧团带着《游园惊梦》选段,登上在山东会堂举行的"温情满天下"晚会,为 "济南?温州文化周"开幕祝贺演出,舞台上昆曲的精彩演出,让山东观众领略到了"国宝级"戏剧的魅力。
近几年,永昆正从农村的"古戏台"一步步走向城市大剧院的"大舞台"。永嘉昆剧团是文化部重点扶持的全国七个昆剧院团之一。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永昆作为"中国昆曲"的七个代表之一,受到广泛关注。2005年,永嘉昆曲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具有了"世遗"与"国遗"的双重身份。2005年5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永嘉调研,在岩头丽水街的古戏台,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永昆的演出。6月,在省昆曲保护基金的扶持下,永嘉昆剧团恢复建立,列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目前有正式编制人员32名。
永昆剧团重组至今,已编排传统剧目大戏11本,折子戏30多出,代表剧目有《张协状元》、《琵琶记》、《荆钗记》、《折桂记》、《金印记》等。20多出经典折子戏被拍成影像送中国昆曲博物馆收藏,相继出版了《永嘉昆剧》《永嘉昆曲十年》《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永嘉昆剧卷》等书籍。永昆已经连续五届参加中国昆剧艺术节会演,引起海内外轰动,获奖无数。今年6月份,永昆《金印记》参加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演出,获"优秀剧目奖",两人获"优秀表演奖",一人获"优秀笛师奖"。
作为"口头性非遗",永昆的传承是靠艺人口传心授的,如何传承与保护仍然是这一古老艺术所面临的一大难题。8月23日下午,永嘉非遗办在永昆剧团召开 "永昆"保护与开发创新座谈会,再次为"永昆"的保护传承出谋划策。刚刚上任主持工作的副团长张胜建告诉记者,现在剧团里的老艺人只有五六位了,其中舞台表演者只有三四人,且年龄都七八十岁了,排练演出都要考虑身体状态。2006、2007年两度向全国公开招聘演职人员,目前有新生代演员由腾腾、冯诚彦、胡曼曼、南显娟等20多人。
8月23日上午,在永昆剧团的排练大厅里,永昆新一代当家花旦由腾腾正在练功。这位22岁的山东临清姑娘,学京剧出身,2006年招入永昆剧团,改学昆曲。她天资聪慧,浑身是戏,凭《荆钗记》获到了国内昆曲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曾出演过《扈家庄》、《白蛇传》、《三请樊梨花》、《四郎探母》、《百花公主》等优秀剧目。2004年,在第二届全国红梅大赛中出演《盗仙草》中白素贞一角,荣获表演一等奖。2006年,在温州市首届青年演(奏)员大奖赛中获银奖。在全国昆剧青年演员大奖赛中获新秀奖,在北京皇家粮仓演过十几场的厅堂版《牡丹亭》。少年成名,誉满梨园。由腾腾说:"永昆的魅力在于,它比较生活化,没有水墨,很容易让人听懂,而且唱腔优美动听。很多年轻观众听过一次,就喜欢上它了。"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观众接受这一古老的艺术,张胜建说:"计划每年恢复一本传统大戏或新编一本大戏,整理和传承4到8个折子戏。准备再向全国招生,努力传承发展好永昆这一宝贵的传统艺术。"另外,从2005年开始,永昆剧团就与县旅游局合作,联手打出"永昆"与"楠溪江"这两张永嘉金名片,在楠溪江的山水中融入永昆的魅力,每当节假日或旅游旺季时节,就在芙蓉村丽水街的东宗祠堂戏台上定点演出。最近几天,《钗钏记》选段3D影像正在拍摄当中,用于楠溪江旅游点播放。此外,去年永昆剧团还与温州大学音乐学院合作,开展地方民俗音乐课题研究,尽全力传承保护与发展永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