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步架是温州民居建筑中做法最为考究的部位,几乎每处建筑都做有前廊,并做有卷棚,常见的有船篷轩、弓形轩,偶见鹤胫轩样式。
一般做法是柱头置坐斗,前出一跳承替木及挑檐枋,形制为宋式斗口跳。穿轩月梁上置两个方形坐斗承荷包梁,纵向承雀替及轩枋,上覆轩篷(图52-54),泰顺、苍南蒲城民居建筑中还见有覆水轩椽(图55)。而在大部分民居中则基本省略,只留有三折或弧形的轩篷板。还有些民居中不用轩棚,改做覆斗状的天花吊顶。在温州民居廊步架也有使用上昂的做法(图56),实例有文成龙川街民居,穿轩双步月梁坐斗上纵向出两跳上昂承枋。
1.jpg
(图52)前廊卷棚(鹿城)
2.jpg
(图53)前廊卷棚(乐清)
3.jpg
(图54)前廊卷棚(泰顺)
4.jpg
(图55)带覆水椽的卷棚(泰顺)
5.jpg
(图56)廊步架用上昂做法
温州民居中楼居的二层常做成骑廊轩形式(图57),如《营造法原》所载:"楼厅四界承重以前,其步柱通顶,而于廊柱和步柱之间筑轩,上廊柱退后,架于轩之中,轩桁之上者,称其贴式为骑廊轩。"二层檐口内退一步架,二层檐柱外还立有挑檐柱,下端落于底层双步梁上,挑檐柱间置枋挖出椽窝,承底层的木椽后尾。在外挑的空间中,二层做出坐凳,外置各种样式的木栏杆,可以凭栏坐观。也有简单的楼居做法,只是在底层外加一檐廊(图58),多用于次要的厢房及贮藏间。
6.jpg
(图57)骑廊轩
7.jpg
(图58)檐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