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居非常讲究建筑的环境。由民居组成的古村落一般散布在平地与山地的交接处,因为这样民居不会占用珍贵的农田,又有取水近源之便,位置好的山脉还可以阻挡恶劣的天气的直接影响。而在平地的中心由于交通便利,用地宽裕,以古民居为主体往往形成较大规模的中心城镇。温州的民居虽做有低矮的院墙,但院落是开敞的,站在阶沿之上、屋檐之下,抬头就可以看见远处的青山和田野,表现出对山川自然的亲切感和审美能力。山区的民居依山就势,层层叠叠,每处房屋有自我的独立形体,各异其趣,自然灵活。
也有些特殊的地方,为村落的形成提供了优异的自然条件,象文成的南田,南田一带属南田山脉,为洞宫山脉分支。山顶上有平台,为文成县山地的典型地貌。唐宋时南田就有中原士族迁入,带来先进的文化。现在南田一带的寺院还遗留有大量的唐宋石构件。大批中原士族以及福建移民来到南田后聚族而居形成古村落,进一步推动当地的经济走向繁荣。还有象永嘉的茗岙村,也是位于高山之上的古村落,建于晚唐,是小楠溪开发较早的一个村落。这些高山村落的形成原因在周围是高山丘陵,海拔虽高但山顶的起伏不大,日照强而水源又十分充足,非常适于农耕,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反而可以避免外界的干扰,在乱世之中不啻为世外桃源。
清代中后期起由于人口的增长,各地的开发程度都已比较高,能开垦的耕地趋于紧张,在温州各水系上游的山地也出现了一些村落(图14),象永嘉北部山区的林坑村、黄南村。但可耕地面积有限,各村间分布较疏,且由于农田及地形影响,这类村落中民居规模较小,类型和结构较下游的民居更显简单。但造型依山就势,平面灵活,各个角度的立面都有很强的层次感,建筑能同自然融为一体(图15、16)
11.jpg
(图14)山地村落(永嘉)
22.jpg
(图15)山地民居
33.jpg
(图16)山地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