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s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顾问团 >>
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底蕴。伏羲画卦之地卦台山,是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伏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黄河文化的重要标识。2024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首站亲临天水,考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时指出,伏羲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要将这份宝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让祖先的智慧和创造永励后人,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加强卦台山保护开发,积极推动伏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卦台山保护开发初步成效
卦台山又名伏羲画卦台,位于天水市麦积区渭南镇,距秦州城区17公里、麦积城区30公里,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始画八卦、肇启华夏文明的古遗址,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是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A级旅游景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据考证,卦台山早在6000〜8000年前就是史前人类活动的古遗址。隋唐时卦台山称白鹿山,建有白鹿禅院;宋代卦台山称蜗牛堡,由三阳寨所属,当时就有伏羲庙存在。目前,卦台山城垣内伏羲庙有先天殿、东朝房、西朝房、钟楼、鼓楼、午门等古建筑6座,古柏11株,匾联19副,石刻4通。卦台山周围分布有龙马洞、分心石、樊家城、汝季、导流山等遗迹遗址。
卦台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巨大。其周边历史文化遗迹众多,温泉及自然生态良好,与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甘肃(天水)国际陆港、三阳高新技术产业园等项目毗邻,宝兰客专、陇海铁路、天平高速、天巉公路、麦甘公路纵横交错,天秀隧道、皇城隧道已建成通车,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推动卦台山保护开发基础良好、前景广阔。
卦台山重建开发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近年来,天水市抢抓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坚持以打造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为目标,深入挖掘卦台山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强化伏羲始祖文化保护传承,加快推进卦台山伏羲始祖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新发展,卦台山保护传承和开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加强挖掘整理,擦亮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卦台山伏羲画卦之源、易学之源、农耕文明之源等历史文化资源,编印了《卦台山》《卦台山诗词楹联集》等文化旅游丛书,完善卦台山景区讲解词等文化资料,编撰拍摄卦台山景区旅游专题宣传片《华夏文明之源—卦台山》。切实加大对卦台山民间祭祀伏羲典礼非遗传承保护,通过查阅、整理历史文献以及广泛收集民间相关资料,进一步完善了卦台山民间祭祀伏羲典礼仪程,将卦台山民间祭祀伏羲典礼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名录,正在积极争取列入省市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名录。这些重要举措为推进卦台山保护开发、加快打造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坚持统筹谋划,强化项目建设。紧紧围绕打造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的战略目标,结合三阳川新区总体规划和功能布局,确立了以卦台山为核心,以"一山一河一川道"为重点的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发展总体思路。编制完成《卦台山伏羲始祖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谋划了伏羲文化博物馆、易学论坛、易经学院等一批特色文旅项目。紧盯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围绕健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编制了《卦台山4A级景区建设规划》《卦台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国家一般债券资金1500万元、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491万元,自筹资金500万元,启动实施卦台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一期)工程和卦台山遗址保护修缮工程等项目。目前,卦台山伏羲庙彩绘修缮、卦台山堡门改造、卦台山伏羲庙原址环境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卦台山遗址保护修缮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8%,卦台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0%以上。扎实开展了卦台山及周边山体绿化、道路景观提升改造、周边村庄风貌管控和生态环境整治工程。这些重点项目的实施,为推进卦台山保护开发、加快打造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讲好画卦故事,推动文旅融合。抢抓"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的机遇,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抖音、快手等多种媒介,以寻根祭祖、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为重点,通过播放卦台山景区专题宣传片,采取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着力加大卦台山文化旅游品牌、产品、线路的宣传促销力度。结合公祭伏羲大典活动,精心筹办卦台山正月十五民祭、公祭伏羲大典卦台山民间祭祀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典礼活动,策划开展了《卦台山颂》实景乐舞表演、迎宾礼活动,以及秦腔惠民演出、书画展、武术表演等活动和央视新闻直播活动,打响了卦台山民祭活动文化旅游品牌。加强与周边县区的文化旅游协作、互动交流,着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推动卦台山伏羲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品牌共建、线路互联、市场互动,切实增强卦台山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深入挖掘伏羲画卦历史文化资源,运用先天八卦、易经太极、河图洛书、龙马负图等各类文化元素,策划开发了以卦台山文化为主的钥匙扣、挂件、书签、项链、雨伞、布包、镂空折页等各类文创产品5大系列10多种品类,不断丰富游客旅游体验,有效延伸文旅产业链条,提升了旅游综合消费水平。
二、卦台山保护开发突出问题
尽管卦台山保护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建设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的目标相比,与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态势相比,与国内著名文旅景区的发展相比,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卦台山景区及周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与卦台山伏羲文化直接关联的龙马洞、分心石及樊家城、汝季遗址、三阳川太极原图自然风貌等文化遗存,因发展思路不清、开发理念落后、管理机制不顺等因素制约,保护开发还停留在原始粗放状态,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对外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没有真正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为产业发展优势和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优势。
(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够。目前正在实施卦台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一期)工程,但景区游客中心、停车场、游步道及购物中心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配套不够,不能满足高峰期旅游需求,加之旅游交通条件不便利、服务体系不健全,严重制约各类游客的便捷进入,致使游客吸引力和承载力不足。
(三)文旅产业发展要素不全。以卦台山为核心的伏羲文化旅游产品及线路单一,缺乏特色餐饮、旅游购物及游客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强的文化娱乐项目,能带动和吸引游客消费的项目开发不够,与其他产业融合不深,带动作用不明显。同时,保护开发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卦台山为核心的伏羲文化研究、文物保护、文旅产业发展、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人才较为短缺,相关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覆盖面不够广,管理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卦台山保护开发战略构想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以打造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为目标,深入挖掘卦台山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大开发利用力度,讲好伏羲画卦故事,擦亮伏羲始祖文化品牌,推动卦台山伏羲始祖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将卦台山打造成为全球华人寻根祭祖肇启文明圣地、世界卦都与易经文化交流中心、中华始祖文化传承教育体验基地、华夏农耕文明发源地、温泉养生养老康养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发展目标
深入挖掘卦台山伏羲画卦之源、易学之源、农耕文明之源等文化资源,以卦台山为核心,以"一山一河一川道"为重点,保护和展现"三阳开泰、八卦始成"的中华源头自然风貌,讲好伏羲画卦故事,打造独特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建设卦台山伏羲始祖文化旅游产业园。
1.近期目标(2025—2026):实施卦台山文物保护和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推进景区提档升级,打造伏羲始祖文化及周易八卦研学基地,卦台山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远期目标(2027—2035):分期推进卦台山伏羲始祖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各类项目建设,将卦台山打造成为全球华人寻根祭祖肇启文明圣地、世界"卦都"和易经文化交流中心、温泉养生养老康养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三)空间布局
1.近期规划布局(2025—2026):近期规划面积1375亩,其中卦台山核心区308亩,渭南镇吴家庄南侧、霍卢村西侧空地约258亩。
按照"一心一轴三园"(一心,即游客集散中心;一轴,即创世之祖核心轴;三园,即画卦台伏羲庙始祖园、桑蚕狩猎部落体验园、洞房爱情主题园)的空间布局,重点打造卦台山4A级旅游景区,配套建设4A级景区入口景观墙、入口大门、沿路景观提升、道路拓宽改造、游客服务中心、洞穴酒店、农耕狩猎文化园、二十四节气农业体验园、中药花海、六十四卦路、景区标识系统等基础服务设施。
2.远期规划布局(2027—2035):远期规划面积5000亩,范围为天巉公路以西、渭河以南、陇海铁路以北,张石村陇海铁路与渭河交汇处。
按照以"两轴三带、三垣联动"(两轴,即朝圣轴、祭祀轴;三带,即狩猎农桑农耕体验带、开天明道文化体验带、华夏第一洞房嫁娶文化爱情体验带;三垣,即以伏羲象天法地、始画八卦为结构,以伏羲十四大功绩文化为主题,打造紫薇垣、太微垣、天市垣三垣结构功能区)的空间布局,建设卦台山伏羲始祖文化旅游产业园。配套建设龙马洞景观提升改造、卦台山周边村村落改造、华夏文明博物馆、伏羲大型文化演艺、易学小镇、太昊商旅文化街、羲皇文化研学小镇、生态民宿街区、温泉度假康养小镇等项目。以卦台山伏羲始祖文化为统领,实景体验为特色,以"欢乐体验,科技寻宗,度假生活"为项目理念,打破传统始祖文化庄严肃穆的形象,以轻松活泼的方式,打造集祭拜、自然观光、生态休闲、文化体验、修行禅修、养心度假为一体的卦台山伏羲始祖文化旅游产业园区。
四、卦台山保护开发对策建议
为加快卦台山保护开发、打造独特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促进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推动伏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天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保护传承,再现历史风貌。卦台山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考古、学术研究和活化利用价值,不可多得,非常珍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天水市伏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着力推动卦台山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一是严格依法保护。相关景区要自觉扛起卦台山伏羲文化保护传承的主体责任,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充分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是先进信息技术,进一步加强对以卦台山为核心的周边伏羲文化历史遗迹、文物遗址、古树名木和古碑石刻等历史遗存的有效管护,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伏羲文化保护传承。二是修复重点遗址。加大遗址文物修复力度,加快实施卦台山遗址修复保护工程,修缮好卦台山伏羲庙主体建筑,重点对卦台山遗址文物本体城堡6个马面、6段堡墙因自然风化、地震、降雨、排水不畅和人工干预造成的坍塌、裂隙、表面风化、基础掏蚀、植被破坏等,进行修复治理。同时,精心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分心石、龙马洞、伏羲洗脚石等伏羲文化遗迹恢复工程,再现这些景观的特色风貌,与卦台山交相辉映,为伏羲画卦台增光添彩。三是持续挖掘研究。深入挖掘卦台山伏羲文化有关历史遗迹、传说史料等资源,深层次整理,全方位研究,积极编写伏羲、女娲历史传说故事,编辑出版卦台山伏羲文化研究丛书。四是提升祭祀典礼。对标伏羲公祭大典,进一步强化卦台山民间祭祀典礼非遗保护传承,及时整理非遗传承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丰富祭祀典礼文化内涵和内容。综合古今伏羲祭祀沿革、祭祀仪式、礼仪变迁和风俗习惯,本着"隆重、肃穆、神圣、和谐"的祭祀原则,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民祭伏羲大典流程,积极争取进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加快形成具有伏羲画卦之源和文化内涵的祭祀特色文化体系。
(二)统筹谋划布局,拓展发展空间。卦台山保护开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区域资源,既要重点保护开发卦台山,也要联动周边景点,还要辐射整个三阳川新区。一是创新管理机制。卦台山保护开发项目——卦台山伏羲始祖文化旅游产业园规划用地5000亩,涉及周边的渭南镇霍卢、程村、吴村、张新、张石5个行政村,共 1750 户 7870 人。为确保保护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建议将这5个村整体纳入景区管理范畴;同时将卦台山伏羲始祖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用地纳入三阳川片区城镇规划,由省市统筹推进项目用地调整报批。二是打通文化廊道。抢抓国家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将伏羲文化与生态屏障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大三阳川南北两山绿化、生态治理力度,建设渭河流域凤凰山—卦台山—导流山段绿色生态文化廊道,实施渭河三阳川段河道天然"S"形自然风貌管控和保护工程,保护和展现"三阳开泰、八卦始成"的中华文化源头自然风貌。三是融入产业园区。将伏羲文化与现代产业园区建设相融合,加强卦台山伏羲始祖文化旅游产业园与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甘肃(天水)国际陆港、三阳高新技术产业园互动发展,并将其产业园打造成为卦台山产业园的"飞地",让伏羲文化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等交织交融,大放异彩。
(三)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能力。围绕建设卦台山伏羲始祖文化产业园和创建卦台山4A级旅游景区,加快实施卦台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一是建设公共设施。新建入口景观墙和景区入口大门,拓宽入口主道路,提升沿路景观,建设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及广场等设施,实施景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二是健全服务设施。安装标识牌和导引牌等景区导览系统,搭建智慧旅游系统,建设星级旅游厕所,配套环卫等设施。三是完善交通条件。改造提升渭南火车站,延伸公交线路至景区广场,投放环保观光游览车,建设房车露营基地,探索低空飞行游览模式,大力提升游客出入景区的便捷度。
(四)促进活化利用,推动文旅融合。一是精心筹办祭祀典礼。创新方式,丰富内涵,凸显特色,持续办好卦台山民间祭祀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典礼活动,打响伏羲文化旅游节卦台山民祭文化活动品牌。二是策划编织旅游线路。重点围绕寻根祭祖、易学探源、农耕体验、考古研学、康养休闲、观光体验等主题,串联市内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文化遗址、文化体育场馆、康养休闲设施等,着力打造伏羲文化旅游精品旅游线路。三是创新文旅新兴业态。聚集"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积极推进伏羲始祖文化与旅游产品相融合,加快发展新产品、新业态,持续提高文化旅游消费比重。以人文始祖、一画开天、肇启文明等为主题,积极策划推出一批歌舞、秦腔、戏曲、歌曲、电影,动漫、连环画、专题片等多种形式的演艺剧目、文化艺术作品和文创产品。四是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深化"互联网+文化旅游",用现代科技手段,演绎弘扬伏羲始祖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伏羲文化生活化、大众化,丰富游客旅游体验,延伸产业链条。
(五)拓宽融资途径,加快项目建设。以打造卦台山伏羲文化地理标识为目标,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建设集寻根祭祖、文化传承、易经交流、旅游观光、养生休闲于一体的卦台山伏羲始祖文化旅游产业园和4A级旅游景区。一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将卦台山伏羲始祖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纳入国家和省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强化卦台山4A级景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二是努力扩大招商引资。创新工作方式,坚持招大引强,积极引进国内综合实力强、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文化旅游投资企业,加快卦台山伏羲始祖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开发建设。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倒排工期,强化保障,攻坚克难,加快进度,全力实施好卦台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一期)工程,加快推进卦台山遗址保护修缮工程、卦台山遗址文物保护管理用房及步道改造提升、卦台山伏羲庙彩绘修缮、卦台山堡门、原址环境改造工程等项目,争取早日竣工投入运营。
(六)加力宣传推介,扩大对外影响。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卦台山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作用,制作伏羲文化专题展板、图文宣传资料,拍摄宣传专题片等,开展伏羲文化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进乡村、进社区等伏羲文化"四进"宣传活动,活化传承伏羲历史文化资源,全面展示伏羲画卦之源的独特历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加强宣传推介。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多种媒介,策划举办伏羲文化主题宣传推介会,开展文化专访活动,通过网络直播、达人踩线等形式,加快形成内外互联、相互支撑的伏羲文化旅游品牌发展格局。三是加强国际传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加强海内外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伏羲画卦台及中华文明,不断提升卦台山伏羲文化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让伏羲文化及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陈 葆 天水市科技顾问团成员、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室
特约研究员
李调莲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图书资料副研究馆员
胡雅娴 天水市委政策研究室《决策参考》编辑部副主任
网站名称:天水市科普网 版权所有:天水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水科协)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七里墩天河广场D座19楼 邮编:741000陇ICP备2020003647号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364号
电话:0938-8327760传真:0938-8327760E-mail:tskejib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