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海厨工"的故事,拼出了劳务品牌赋能乡村振兴路-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5 10/11 22:53:52
来源:新华网

"福海厨工"的故事,拼出了劳务品牌赋能乡村振兴路

字体:
分享到:

"福海厨工"的故事,拼出了劳务品牌赋能乡村振兴路

2025年10月11日 22:53:5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太原10月11日电(王亮)品牌培育典型贺长福、参加免费培训的曹丽丽、持证上岗的韩海峰、回乡现身说法的郭石清和高建平......近日,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委书记杜侯平用他们的故事,讲出"福海厨工"劳务品牌蹚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自脱贫攻坚以来,石楼县"福海厨工"就业规模越来越大、群众收入越来越高,2019年被山西省人社厅认定为全省首批省级劳务品牌。

  近日,山西省吕梁市首届劳务品牌交流推进会举行。图为石楼"福海厨工"展示台。

  "早年,曹丽丽在家乡石楼务农,收入微薄,参加‘福海厨工’免费培训后赴青岛就业,从事面点工作多年,如今带领全家在青岛发展,每人每年有7、8万元的收入。"杜侯平说。

  为锻造"福海厨工"硬实力,石楼县同太原易用培训学校、吕梁富康职业培训学校等5家培训机构开展合作,瞄准餐饮热门市场,开设中式面点、西式糕点、北京烤鸭等实用课程。截至目前,石楼县委、县政府累计培训"福海厨工"8200人次,稳定就业4500余人,月均收入达5500元。

  在提升厨工技能的同时,石楼县注重品牌化打造,探索建立标准体系、推进人人持证,实现"福海厨工""三证"(培训合格证、技能等级证、健康证)持证率达98%以上。

  韩海峰就是受益者之一。"韩海峰刚到青岛时,只是一名普通厨房帮工,收入不高且晋升困难,参加订单式培训并获得‘中式烹调师’证书后,专业技能得到认可,不仅薪资大幅提升,还晋升为厨师。"杜侯平说。

  据了解,石楼建立"免费培训+持证上岗+就业对接+跟踪服务"机制,让群众"零成本学技能""有平台能就业",推动务工就业从"零散化"向"集群化""品牌化"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福海厨工"在青岛就业3500人以上,年收入达2亿元,承揽了300余个机关食堂、工厂食堂、学校食堂的服务窗口,形成了220多个家庭作坊。

  这份成绩,离不开品牌培育先进典型贺长福。石楼县小蒜镇的贺长福,16岁时远赴青岛务工,逐渐在青岛餐饮业站稳脚跟,多年来带动1600余名老乡就业。

  杜侯平表示,石楼县积极选树"福海厨工"先进典型,目前已有5人获评劳动模范,23人加入党组织,17人当选市县"两代表一委员",贺长福当选吕梁市党代表。

  为叫响"福海厨工"金招牌,石楼县构建"传统媒体+新媒体+宣讲"三位一体宣传体系,编印《"福海厨工"宣传手册》,拍摄"福海厨工"微电影、宣传片。

  杜侯平表示,石楼邀请一心一意做好一碗面的郭石清、脚踏实地从"厨房小工"做起的高建平等先进典型回乡现身说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自强不息、务工致富成为越来越多脱贫群众的追求。

  "我们将继续沿着服务标准化、技艺精湛化、发展规模化方向,持续擦亮‘福海厨工’品牌。"杜侯平表示,石楼还探索创建造林工、煤矿工、物业工等劳务品牌,全年外出务工总规模达2.3万人,年收入近10亿元。

【责任编辑:赵睿】
阅读下一篇:
"福海厨工"的故事,拼出了劳务品牌赋能乡村振兴路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