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华控股:申维探索将进入正式运营,力争早日实现盈利

公众号 电子报 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证券时报> 公司>
申华控股:申维探索将进入正式运营,力争早日实现盈利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司迪2025年10月13日 14:53
点赞
分享

申华控股(600653)10月13日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针对2025年半年度的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的具体情况,公司管理层主要成员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

申华控股的业务范围包括汽车后市场服务、金融、物流、维修、二手车交易以及汽车技术人才的培养等多个领域,拥有宝马品牌在国内合作最早、规模最大的经销商集团之一,业务网络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辽宁、重庆等省市的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此外,申华控股还积极进军房地产、新能源、职业教育以及类金融业务领域,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2025年上半年度,申华控股实现营业收入23.15亿元,同比增加3.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31.35万元,同比减少52.37%。汽车销售板块,公司在不利的市场局面下,凭借精准的市场洞察力,敏锐捕捉到全年汽车价格发展趋势,迅速制定并实施前瞻性策略,调整销售节奏,稳住销售规模,实现合并口径宝马品牌销售6711辆,同比增长17.6%。渭南汽车文化产业园稳定运营的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通过举办第二届家博会,渭南首届商用车、农机、工程机械展等活动吸引客流,报告期内新增乘用车落地品牌4家,新增汽贸公司入驻4家,引进二手车商户10家。申华金融大厦多方面提升营业形象,营收利润均超预期完成。房产板块,公司与锦江集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将洪江房车营地及尚贤客舍酒店加入锦江集团旗下中高端城市度假酒店品牌"非繁云居",有效提升客户居住体验。

"此外,公司通过加强党建教育,增加员工培训,调整考核机制等方式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公司整体工作效能。"申华控股表示,汽车产业链延伸、国产替代等战略新兴生产力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考虑到发展方向与公司业务领域的协同、公司对稳定盈利的需求等因素,公司还是会重点关注符合国家发展和倡导的相关产业。自公司2024年发布提质增效方案以来,公司通过各方渠道积极收集项目资料145项,行业主要覆盖汽车电子、高端设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并遴选出部分项目开展调研分析、实地走访,沟通商谈,同时也在持续寻找新的适合标的。

申华控股于2025年8月20日发布公告,拟与硕橙科技合资组建项目公司"申维探索",共同开拓AI运维业务在汽车智能制造和北方区域工业生产领域的市场应用,公司持有合资公司51%股权,将其纳入合并报表。

公告发布后,双方经多次协商沟通,先后确定了委派人员、主要职责、章程条款、业务落地方向等重要内容。2025年9月30日,申维探索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其董事高管均由申华控股和硕橙科技委派的年轻团队组成。

基于公司、控股股东及辽宁地区的产业格局,以及合资双方股东的背景,申维探索运营前期将重点开拓汽车和关键设施安全监测两类业务,计划从主机厂切入,逐步向产业链上游工厂渗透,在"关键设备智能运维"与"整厂智能化改造"两方面为生产企业提供智能运维和整厂智能化两类解决方案。

"接下来,申维探索将进入正式运营,在业务和技术方面积极探索,逐步落实规划目标,力争早日实现盈利。"申华控股表示。

此外,申华控股2025年9月3日发布公告,拟出资2000万元,与粤科母基金、沈汽新致、宝马中国、金杯汽车、沈汽晟驭、辽粤基金共同设立沈阳汽车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该基金将聚焦于汽车产业链相关的电气化、智能化、低碳化方向,重点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及高端制造领域。2025年10月10日,沈阳汽车产业投资基金签约仪式在沈阳举行,申华控股董事长高新刚出席仪式并代表公司进行签约。

"沈阳汽车产业基金正式成立后,将围绕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共同探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实现金融资本与产业经济的有机互动、深度融合。"申华控股表示,公司作为该基金的投资方,也将有机会优先获得优质项目资源,迎接新的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 李映泉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
关于我们 |服务条例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线索提交
备案号:粤ICP备091092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8011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证券时报网举报中心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深圳证券时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及各种形式的软件开发。
Copyright © 2008-2025 Shenzhen Securities Tim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