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G 2022 Annual Conference and Academic Committee meeting was held in Guangzhou
俯冲作用是水向地球深处输送的主要机制,这个过程对板块构造、俯冲地震活动、弧岩浆作用以及气候变化等都具有重要影响。大洋岩石圈在海沟附近发生弯曲变形,并形成挠曲正断层。水沿着正断层进入板块深部,引起地幔蛇纹石化。因此,俯冲板块的地幔蛇纹石化与俯冲作用的水通量有密切的关系。
北苏拉地块位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北部,地处多板块交界处,新生代构造运动活跃。北侧的苏拉威西海板块向南俯冲到苏拉威西岛下方约250 km,东侧的桑义赫板块向西俯冲至其下方600km之下,两个俯冲板块上下交叠,其南侧隐没于岩石圈内的苏拉板块阻止了苏拉威西海板块的进一步向南俯冲,三板块影响着北苏拉地块上地幔流动与变形特征。复杂的构造环境为我们研究多板片交互作用下上地幔物质流动和变形模式提供了理想场所。
海洋地震的震源参数对于研究海洋地质构造和理解断层破裂行为至关重要。尽管基于近场海底地震仪(OBS)观测能够实现震源参数准确反演,但目前全球海洋区域的OBS覆盖程度较低;基于陆地台网的远震数据虽能定位中强尺度海洋地震,但反演通常使用一维简化地球模型,复杂的地球三维结构导致远震定位精度较低。
地幔上涌与熔融是大洋中脊的基本过程,控制着洋壳的增生厚度。在洋中脊下方,地幔在板块分离时被动上涌,由于减压熔融,形成了新的大洋地壳。在这一过程中,大洋岩石圈随着年龄增长向脊轴两侧增厚,会促进地幔上涌。
南海是慢速-中速扩张边缘海的典型代表,对其扩张时的岩浆时空分布规律缺乏整体认知和定量化表达,限制了对南海扩张动力变化的认知与其在全球洋盆中的定位。研究人员通过覆盖南海洋盆的37条地震剖面计算出南海扩张过程中岩浆增生长度占总扩张长度的比重(称为南海洋盆M值),以深入理解其板块活动的特征。
版权所有 © 边缘海与大洋地质实验室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 邮编:510301 电话/传真:020-89101175
备案号:粤ICP备05007992号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1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