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四五"以来,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田野上的新答卷,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解锁哪些新成就?乡村振兴如何"C位出道"?
新一季"思客讲堂·党校公开课"《理响中国|以理服人:这"理"看发展》,第二集上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王晓莉,为我们解答。
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湖北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的十里蔬菜长廊。2024年11月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亲切地同乡亲们说,"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首先要靠产业"。
嘉鱼县蔬菜种植基地。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北有寿光,南有嘉鱼"。潘家湾镇蔬菜集中连片种植面积约10万亩,全国少见。今天,就让我们从这片"网红农田"出发,聊聊乡村振兴如何"C位出道"!
第一招:从"加法效应"到"乘数效应"
乡村振兴首先要靠产业。但有人说,农业产业靠的可是"情怀"。没错,从全世界来看,过去人类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中,乡村衰落主要就是因为农村地区主导产业是农业,而过去农业是弱势产业,比较收益偏低,难以吸引大量人才。
"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在我国,乡村振兴恰好遇到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新机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又为乡村产业注入了新动能。
过去农业提质增效,主要是靠产品深加工、种类和产量的增加,发挥的是"加法效应"。而如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后,农业在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多功能性得以发挥,直接改写了生产函数,发挥的是"乘数效应"。
第二招:从"种地靠天"到"种地靠‘云’"
大家看这个"番茄工厂",每颗小番茄的生长数据都被转化为数字模型,全天候接受着"AI管家"的照料。借助智能拱棚调控定植期与采摘窗口,实现亩产量15000斤,较传统种植模式增产5000斤,亩产值75000元。在全国范围内布局越夏、越冬、春延和秋延不同产区,实现一年四季的番茄自由。
智慧农业的好处,不光是硬件设施与软件系统"软硬兼施"的精准技术赋能,更是在服务上探索出从"硬集约"式流转到"软集约"式托管的创新,生动诠释了"十四五"规划里要求的科技赋能兴产业、联农带农促增收。
总书记在嘉鱼考察时就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让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上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以上。高端农机、生物育种、卫星遥感、无人机、人工智能,各种现代科技都可以在农业上得到广泛应用,过去"种地靠天",现在"种地靠‘云’"。
8月2日,植保无人机在对原阳县齐街镇孙庄村的玉米田进行作业。(原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目前,我国农业无人机作业面积超过4亿亩,可以打药、施肥、播种、运输,还可以进行苗情、旱情、灾情监测。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其中,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97%、91%和88%,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截至目前,全国有109.4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其中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91.6万个、占服务主体总数的83.7%,农业服务公司4.4万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7.8万个。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迫切需要树牢大食物观,加快构建更为稳健的国家食物安全保障体系,保障"米袋子"安全,并且"菜篮子""肉盘子""奶瓶子""鱼篓子"哪样也不能少,让食物供给量足、质高、结构优,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并且端得更好更健康。
第三招: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网络主播现场带货。 新华网 刘丰 摄
乡村的舞台大了,自然有年轻人愿意返乡"出道"。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电商直播等产业深度融合,截至2024年底,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户约1.2亿户。"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加大对"新农人"的培养支持力度。
像浙江推动的"1111"乡村人才矩阵,健全"引育用留"全链条扶持机制,重塑农民培训体系,拓展县乡创业新空间,推出"新农人"专属信贷产品。目前已累计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头雁"4600人、农创客8.9万人、现代"新农人"40.2万人。
8月23日,人们在贵州"村超"球场演唱侗族大歌。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各路特色产业百花齐放,从火出圈的"村超"、"村BA"、"村晚",再到城里人必打卡的村咖、村电竞、村T台、艺术家工作室、乡村俱乐部等等。当旧时光与新时代在青砖黛瓦间悄然对话,一位位荷锄赶路的"新农人"正在答乡村振兴之问、和共同富裕之鸣,将人生过成"诗和远方"。
第四招:农产品"出海"走上"世界货架"
建设农业强国,还要有国际舞台的竞争力。我国的农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位列世界第一,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农业产出和农业出口大国,在蔬菜、茶叶、水产品等的出口上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2024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首次达到98%,农产品绿色化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像嘉鱼的蔬菜、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100%,是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缩影。嘉鱼的莲藕、甘蓝、鮰鱼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韩国、日本等海外市场。
乡村振兴的"C位"不是抢来的,是干出来的!从脱贫攻坚到共同富裕,中国乡村正在书写最燃的"逆袭剧本"。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下次再刷到返乡年轻人的视频,不妨点个红心,因为那里的每一帧,都是新时代中国乡村的"出道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