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生态基因组学领域的战略科学家
康乐院士,1959年生,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EMBO外籍成员、欧洲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非洲科学院院士。现任河北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我国著名生态学家和昆虫学家。以创新为笔,书科技新篇与蝗灾的科学交锋——以基因之钥,解千年灾变之谜。在人类与蝗灾长达千年的斗争中,有一位科学家心系国家、直面挑战,用前沿科学解开了蝗灾背后...
叶金花——国际光催化研究领域的领军学者
叶金花教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和《ACS Nano》副主编。叶金花教授1963年出生于浙江丽水松阳县,1983年获浙江大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曾任日本国家材料研究所(NIMS)首席研究员、光催化研究中心主任、环境再生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纳米材料研究据点首席研究员,北海道大学教授,天津大学...
万师强——深耕全球变化野外控制实验的拓荒者与领路人
"立足生态科研一线,以野外实验探明自然规律;扎根祖国大地,用成果服务美丽中国建设。"这是万师强教授深耕生态学领域数十载的真实写照。作为我国全球变化生态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他凭借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扎根一线的务实作风,在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领域屡破难题,不仅推动中国在该领域野外控制实验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更以深厚的科学情怀和育人担当,为中国生态学事业培养了一批青年才俊,书写了一位科...
印象初——世界上认识蝗虫最多的人
青春无悔,为研究蝗虫,他与风沙为伴,青藏高原镌刻下他的足迹;岁月流逝,抹不去数次死里逃生的铭心记忆;淡泊名利,为研究蝗虫,他倾尽家财出版著作;老骥伏枥,志在造福后人而奋斗不息——这正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印象初的真实写照。他提出蝗虫类在高原上的适应性、演化途径和高原缺翅型等新见解,阐明了青藏高原的特有种类在高海拔地区生存的适应性进化,并建立了被国内外同行称之为"印象初分类系...
郭英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郭英德,1954年生,福建人,中共党员。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及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会长、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明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郭英德从教39年,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一、热爱教学,培育英才,为国家教育教学贡献力量郭英德教授是国内知名教学名师,他积极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统筹主持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