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上旬,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贵医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室内,一场持续约350分钟的"心脏保卫战"落下帷幕。
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联合超声中心、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为一名罹患极其罕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单心房"的45岁女性患者,成功实施了"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肺动脉瓣狭窄矫治术+心包开窗引流术+心脏起搏器安置术"。
目前,该患者恢复良好,已康复出院,开启了全新的健康人生。
"单心房"——心脏里缺失的"一堵墙"
正常人心脏有四个心腔,如同一个"四居室",左右心房之间的"墙壁"被称为房间隔。而"单心房"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意味着这堵至关重要的"墙"完全缺失,左右心房融为一个巨大的共同心腔。
这样的构造,导致患者全身回流的缺氧静脉血与肺部回流的富氧动脉血严重混合,长期处于严重缺氧、紫绀、心力衰竭状态,生活质量极差,且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贵医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杨思远介绍,该病发病率极低,手术矫治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因解剖结构异常复杂,术中需精准重建血流通道,对手术团队的技术要求极为严格。
迎难而上 为心脏重新筑起"一道墙"
多年来,患者活动耐力严重受限,轻微活动便觉得气喘吁吁,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多处辗转求医未果。
慕名来到贵医附院后,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为其进行了全面检查,最终确诊为"单心房"合并部分心内膜垫缺损、左心室及右心室房室瓣重度关闭不全、心房颤动、肺动脉瓣狭窄等多种疾病。
"心外科团队领衔麻醉科、超声中心、手术室等就该患者进行了深入的术前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手术当日,杨思远主任及其团队凭借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打开了心脏,眼前正是预料之中那没有房间隔的共同心房。
专家们沉着冷静,运用心包补片间断及连续缝合修补心内膜垫缺损及单心房,在广阔而复杂的心房内,精准地缝制出了一堵崭新的"墙",将冠状静脉窦隔入右心房,最后置入临时起搏器护航心律。
术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并在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的监护下,很快拔除了气管插管。患者的呼吸变得平稳,心率恢复正常,脸上也显露出了轻松、喜悦的笑容。复查心脏彩超示:心房分隔良好,房水平未见残余分流,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
此次高难度"单心房矫治术"的成功,再次彰显了贵医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在诊治罕见、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领域的雄厚技术实力和强大的多学科协作(MDT)能力。未来,该科室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为更多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