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
2025年10月09日

一代航天人的担当——嫦娥六号任务团队获颁世界航天奖

更多+

科普活动

科普频道

更多+

科普矩阵

更多+

科学引领

更多+
  •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 开创是真正的永续——科技界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七十周年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 开创是真正的永续——科技界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七十周年

    "东风"系列导弹威震寰宇,"鹰击"反舰导弹巡弋海疆,"巨浪"潜射导弹震慑深蓝......在九三阅兵上亮相的这些大国重器,已然成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王牌。而这一切成就的背后,都离不开钱学森当年播下的科学火种。9月1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航天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七十周年"系列活动暨航天公益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举行。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

  • "我的梦想,就是为国家研制先进的国防装备"——追记防空导弹专家于本水院士

    "我的梦想,就是为国家研制先进的国防装备"——追记防空导弹专家于本水院士

    13岁那年,于本水第一次摸到了枪。那是1947年,那一年,于本水的家乡解放。上过三年多小学、可以识文断字的他被土改工作队看中,成为一名小土改工作队员。种地靠锄、打仗靠枪,热火朝天的生活开阔了他的视野,让个子还没有枪高的他认识到武器对于保家卫国的重要性,在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我的梦想,就是为国家研制先进的国防装备。"他多次表示。60多年来,于本水一直从事防空导弹研制工作,为我国第一代至第三代防空导弹的研制殚精竭虑、...

  • 洞察"风云",气韵超然——缅怀中国科学院院士伍荣生

    洞察"风云",气韵超然——缅怀中国科学院院士伍荣生

    8月22日10时05分,一位毕生洞察"风云变幻"的科学家,告别了他深爱的云图寰宇,与世长辞。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气象学家、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伍荣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南京逝世,享年91岁。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气象学家、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伍荣生先生抗日烽火中许下拳拳报国心1934年,伍荣生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的少年时期正值抗战全面爆发。当时,日本侵略者的战机时常袭扰我国沿海各地。...

  • 竺可桢:抗战初期"文军长征"的总司令

    竺可桢:抗战初期"文军长征"的总司令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淞沪会战打响后,杭州频频遭受敌机轰炸。国难当头,为了积蓄救亡图存的教育科研力量,当年11月,浙江大学开始了颠沛流离的西迁之路。从杭州出发,迁移4次,历时2年多,跋涉2600余公里,其间"不停课不停学"......这次"西迁"也被后人称为"文军长征"。而"文军长征"的总司令,正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和气象事业的奠基者,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先生。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1910年9月,竺可桢作为第二批"...

  • 戴金星:"勤勤奋奋"为祖国"争气"

    戴金星:"勤勤奋奋"为祖国"争气"

    "我90岁了,离科研一线有点远了,但我还是可以给年轻人讲讲我的故事,希望能给他们一些启发。"一个夏日的午后,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会议室里,鲐背之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比约定的时间到得更早。他翻看的打印出来的PPT,这里是准备给院里年轻人讲故事的"素材"。"勤勤奋奋争当学术精学风仁的人",PPT的标题和眼前这位朴素的老人一样朴实无华。这简单的一句话,恰是戴金星几十年科研生涯的写照。20世纪80年代,国际断言"...

  • "我愿做太空的铺路石"——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

    "我愿做太空的铺路石"——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

    7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迎来104岁寿辰。这位与党同龄的科学家,是当今在世"两弹元勋"中的最年长者。他毕生践行"我愿做太空的铺路石"的誓言,其不仅是中国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总体方案设计者、首颗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更主持研制了18种探空火箭中的12种。多年来,其在探空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等关键领域帮助完成多项"首创",为我国航天事业打下了至关重要的"地基"。王希季在办公室(...

科学探索

更多+
"白血病芯片"精准测试CAR-T疗法效果,个性化免疫治疗研究迈入新阶段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与纽约大学坦登工程学院联合开发出一种微型实验室设备——"白血病芯片",距离人们实现白血病及其他癌症的精准治疗又近了一步。该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标志着个性化免疫治疗研究迈入新阶段。人类"白血病芯片"实物图。图片来源: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是近年来癌症治疗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它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使其具备识别并攻击癌细胞的能力,...

2025年07月14日

科普阅读

更多+
精彩专题
更多+
精彩专题
更多+
精彩专题
更多+
精彩专题
更多+
精彩专题
更多+
  • 科普视频科普
    视频
  • 科普摄影科普
    摄影
  • 科普动漫科普
    动漫
  • 科普访谈科普
    访谈
  • 科普挂图科普
    挂图
  • 科普人物科普
    人物

大家最想知道的科普资讯

热词推荐

友情链接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