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卓越纲要 奋力谱写教育华章 1951 年 10 月,华东师范大学在大夏大学(1924 年)和光华大学(1925 年)等校基础上正式成立,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新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菁莪育士,薪火传道;历苦弥坚,行健不息。70 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学初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之大学理想,恪守"求实创造,...
点击图片跳转全文 《华东师范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印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时期。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华东师范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新发展...
量子论既适用于微观、部分宏观和宏观世界,也适用于生命、生态的世界。而基于量子论的量子思维,更可能适合于作为生态特例的人类社会。量子思维揭示人类思维方式的叠加、纠缠、不确定、跃变等,是普遍而正常的真实存在,明晰这些,对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学校教育、组织管理和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951
1953
1959
1978
1981
1986
1996
2002
2006
2017
2021
1951 年10 月16 日,学校举行成立暨开学典礼,正式宣布华东师范大学成立。
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
2大横跨全上海的校区
学生人数38400+名
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7公顷
4255名教职员工
3个书院,孟宪承书院、大夏书院、
光华书院
4大学部,地球科学学部、教育学部、
经济与管理学部、信息学部
11大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医学等
17个学科进入ESI前1%
两校区图书馆馆藏印刷型文献总量
538.8万余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178个
23个校管科研平台机构(含2个国家重点
实验室)
2个管理型学院
建成343门高水平通识课
开设23门创新创业课程
5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0个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5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
18个师范专业,近五年已培养师范生4000余名
68所附属中小学、幼儿园
与世界3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
学校现有在校留学生1380名
2017年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三大使命:育人、文明、发展
教育+、生态+、健康+、智能+、
国际+五大行动计划
华东师范大学位于上海市,是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2002年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学校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并于2006年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
查看闵行校区
枣阳路460号门
理科三馆
校友之家
丽娃河
博群堂
图书馆
群贤堂
思群堂
校门
体育馆
小圆楼
办公楼
小教楼电化教学楼
24小时阅读空间
樱花慢行步道
大学生活动中心空中花园
幸福研习与促进中心
静心空间
樱桃河
文脉廊
图书馆
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
尚义桥
大师石
党建服务中心
大夏大学旧址,中山北路3663号现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内,现存历史建筑有群贤堂(文史楼)、思群堂(大礼堂)、生物实验楼和化学实验楼等。1951年大夏大学与光华大学合并组建华东师范大学时旧址占地面积1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6万平方米。
2004年建成,位于中国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校区被樱桃河贯穿,占地面积为1821.42亩。北部有上粮七库专用线横穿,铁路以北为学生公寓,以南分布有办公、教学、科研、体育等设施。虹梅南路以东有研究生公寓及教师公寓,占地面积为249.99亩。
2025-10
2025-10
2025-10
2025-09
2025-09
2025-09
2025-09
2025-09
2025-09
2025-09
2025-09
2025-06
版权所有 © 2020 华东师范大学沪ICP备05003394号-26 华东师范大学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