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编辑发布:网站新闻编辑部 时间: 2025年10月10日 【字体: 】
本站四川阿坝讯:10月1日,由五公司承建的国内最长二级公路隧道——国道351夹金山隧道开放试运行。这条穿越中央红军长征翻越的首座大雪山的隧道,按设计时速测算,将原本最快1小时的翻山车程缩短至10分钟,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建成后的夹金山隧道(宋红军 供图)
国道351夹金山隧道是交通运输部"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设项目、四川省委、省政府"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该隧道是全国最长的二级公路隧道,也是全国首个采用TBM+钻爆法施工的普通公路隧道。项目线路全长10.07公里,其中夹金山隧道主洞长9.35公里,按照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60公里。
夹金山,藏语称"甲几",意为高耸险峻,垭口海拔4114米,以山势陡峭、气候多变著称。新建夹金山隧道位于山腰平均海拔3000米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施工中频繁遭遇突泥、涌水、岩爆、断层破碎带等挑战,施工难度巨大。
面对高原缺氧、工期紧张等困难,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平行导洞TBM+主洞钻爆法"施工,双向同步掘进,并在平行导洞贯通后横向增设4个作业面,高峰期主洞6个工作面持续施工,实现了"长隧短打",大幅提升施工效率。
"这是国内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首次使用TBM施工,相比于传统钻爆法,可缩短工期约1.5年。"项目负责人程勇表示,自2022年6月始发以来,"夹金山号"TBM创下国内同期公路隧道TBM单日进尺50米、单月进尺736米的最快纪录,提前12个月实现贯通。
冬季的夹金山,最低温度达到零下14摄氏度。高原高寒环境同样对混凝土浇筑提出严峻考验。建设团队对拌和站供水系统实施加热,同时在混凝土中添加防冻复合早强剂,并实施储料仓保温、增设洞口保温帘等措施,确保混凝土抗冻性能达标,保障工程质量和冬季施工安全。此外,建设团队还在隧道内安装了车辆调度智能信息化系统,确保施工车辆安全错峰通行,进一步提升施工安全效率。
"过去翻山买猪仔,一次背两三头,来回四五天,累得喘不过气。"当地村民李德艳感慨道。如今,隧道即将唤醒沉睡的夹金山,照亮沿线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国道351夹金山隧道建成通车后,可实现常年全天候通行,不再受冬季冰雪影响困扰,将有效串联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对增强川西地区国道抗灾能力、安全应急保障能力,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杨璇 审核/杨镇豪 徐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