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2025年重庆市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市市场监管局举行。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宣传周期间,我市将开展抽检、科普宣传等40余项活动,向广大消费者、食品从业者开展法律知识、消费常识,让食品安全观念深入人心。
据了解,本次宣传周活动主题为"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旨在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启动仪式上,市食药安办、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重庆海关等多部门集中通报了食品安全工作成效。
市食药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重庆持续完善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措施,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未发生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和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稳步提升。
推动出台《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若干措施》,健全完善地方标准体系,强化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基层市场监管所全部纳入"141"基层智治体系。持续抓好产地环境治理和种植养殖过程监管,开展农药兽药残留、制售假劣肉制品、"幽灵外卖"、校园餐等11项整治。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实施隐患分级管理,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阳光工厂、数字商超、阳光厨房"建设,拓展AI赋能应用场景,深化"渝食安"应用实战实效,社会共治氛围更加浓厚。
活动上,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推进"校园餐"专项整治相关情况,创新实施中小学食堂"三同三公开","三同"即明确食材同质、菜品同价、师生同餐,"三公开"即公开采购,公开带量食谱、公开加工过程,实现食堂"阳光"运行。
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在标准引领方面取得新进展,目前,全市现行有效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已达18项。在风险监测方面,今年前9个月已完成1500余份样品监测,获取数据2.1万余条。
"今年1—6月,重庆海关保障进口肉类、水产品等各类食品有效供给,累计进口19.8万吨,15.7亿元人民币。"重庆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1月至6月,重庆海关查获5批次不合格进口食品,已严格作退运或销毁处置,同时保持打击食品走私高压态势,立案侦办涉税食品走私案件3起。
乡村基(重庆)投资有限公司在活动上分享了落实主体责任的举措,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基已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管理机制,食材入库需通过200余项指标抽检。此外,市肉类行业协会代表行业宣读了诚信经营倡议书。
据介绍,本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重点是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突出尚德守法,督促食品企业依法依规生产经营,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全链条监管政策解读,压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责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活动期间,我市将联动开展"你点我检"群众互动、"食事求是"科普宣传、"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宣传等40余项活动,动员和指导社会团体、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和新闻媒体,向广大消费者、食品从业者开展法律知识、消费常识等主题宣传,让食品安全观念深入人心,让"尚德守法"成为行业自觉,持续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不断巩固和拓展全市食品安全稳定向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