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图纸审核远程培训教学计划
一、培训目标
本远程培训班的培训目标:使学员了解制图与识图基本知识,掌握防雷装置的分类,掌握接地装置的测量,掌握建筑工程设计与审核方法,不断提高雷电工作的科技含量和防雷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雷电业务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培训对象
从事雷电灾害防御技术及管理人员。
三、培训时间
培训时长为12周。
四、培训方式
网络在线学习、自学光盘教材、网络在线答疑相结合。
五、主要培训课程和学时安排
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工程制图与识图基础、防雷工程检测审核与验收、防雷工程设计方案及图纸审核等,总授课学时为38学时(培训期间,学员每周学习网络课件3学时)。
1.基础课
识图基础课程授课8学时,约占课程全部学时的22%。
2.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图纸审核及案例分析
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图纸审核及案例分析授课30学时,约占课程全部学时的78%。图审是气象防雷的薄弱环节但又非常重要,讲授过程中审图案例教学应增加,案例分析的讲授应占到总课时的20%左右。
六、授课教师
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中国气象局防雷办公室及全国气象部门从事雷电防护的专家学者授课。
七、教材及参考书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制作,雷电防护与图纸审核,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07,DVD作为主要教材。另参考培训中心远程教育中心组织制作的网络课件、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法律法规汇编、出版社近期出版的有关雷电防护的系列丛书及授课教师讲义等。
八、考试(核)方法
依据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题库,各省根据学员情况自行组织考试,并将评卷办法、考试结果及试题分析结果报培训中心。
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教学大纲(10学时)
一、课程开设目的
建筑防雷工程是防雷减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本课程,是为了使学员了解建筑防雷必须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及使用性质,理解建筑防雷工程必须整体考虑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设计及施工的规范性和可行性。
二、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1.梅卫群.《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2.《防雷规范标准汇编》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2005.
三、基本要求
1.了解建筑与建筑构造。
2.理解雷电的危害与建筑物防雷分类。
3.掌握运用现代防雷技术和方法进行防雷设计。
4.掌握建筑物外部雷电防护措施。
5.掌握接闪器保护范围。
6.掌握接地与接地电阻。
7.掌握建筑物内部雷电防护措施。
8. 掌握建筑外部防雷设计方法。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建筑与建筑构造
教学内容:建筑概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高层建筑;智能建筑。
教学要求:掌握建筑物的分级及保护;了解各类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
第二章 雷电的危害与建筑物防雷分类
教学内容:雷电的形成及危害;雷电流;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分级。
教学要求:掌握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分级;了解雷电的形成及危害;了解雷电流的波形及常用参数。
第三章 建筑物外部雷电防护
教学内容:建筑物雷电防护标准;建筑物雷电防护技术;建筑物雷电防护措施。
教学要求:掌握雷电防护技术;掌握电防护措施;了解雷电防护标准。
第四章 接闪器保护范围
教学内容:滚球法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避雷线的保护范围计算。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滚球法计算方法;掌握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方法;掌握避雷线的保护范围计算方法。
第五章 接地与接地电阻
教学内容:低压配电设备接地与漏电保护;接地装置;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冲击接地电阻;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教学要求:掌握低压配电设备接地方法与漏电保护;了解接地装置分类;掌握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及冲击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第六章 建筑物内部雷电防护
教学内容:建筑物内部防雷电感应;建筑物内部防雷电波侵入;建筑物内部防雷电电磁脉冲。
教学要求:掌握建筑物内部防雷电感应措施;了解雷电感应的危害;掌握建筑物内部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了解雷电波侵入的高电位源的种类;掌握建筑物内部防雷电电磁脉冲的措施;了解建筑电磁屏蔽的种类。
教学内容:防雷器件;电涌保护器(SPD)的使用;供配电系统的防雷。
教学要求:掌握电涌保护器(SPD)的使用方法;掌握供配电系统的防雷措施;了解防雷器件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物外部防雷装置设计;特殊结构建筑的外部防雷。
教学要求:掌握建筑防雷设计中采用的规范;掌握民用建筑物外部防雷装置设计方法;掌握特殊结构建筑的外部防雷措施。
五、课时安排(10学时)
1.建筑与建筑构造 1.0
2.雷电的危害与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1.0
3.建筑物外部雷电防护 1.0
4.接闪器保护范围 2.0
5.接地与接地电阻 1.0
6.建筑物内部雷电防护 1.0
7.防雷器件与线路保护 1.0
8.建筑外部防雷设计 2.0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 联系:CMATCEDU@CMA.GOV.CN 邮编:100081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003206 | 京ICP证15008089号-1
版权所有: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