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我辈亡羊后痛醒,补牢后坠入普通|四十二章经|下

时间: 2024年10月28日 11:36

来源: 中国水网

作者: 薛涛

分享

今年7月,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客座教授薛涛撰写的《薛涛解析管理之"道"与认知之"得"》一书正式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发行。发布后收到了很多读者的反馈和读后感,不少给作者带来了新的启发,也开始筹备《道与得》的再版。本文为作者做的修订版的序言。

序言分上下两篇共9000字,阅读大概需要12分钟,加上各种非常有价值的文章链接,大概5万字左右,阅读需要一小时,但绝对有价值。考虑部分读者速读习惯,给与摘要在前,共1900字,两三分钟可以读完。

摘要

上篇

一、站在未来看现在

1、偶然太多,必有必然,这是叔本华的说法;王德峰也说,人到了年纪还不信命,就是缺乏慧根。信后要怎么做?自然不是四大皆空,而是要做"致良知"的发心。

2、当下时局唯艰飞猪落地,企业家们才纷纷开始在国学中找寻精神的力量,其实,这个力量说的就是"心力",大白话就是领导力和企业家精神,这个心力,自然首先离不开发心。

3、年少时候错过论语,工作生活各个方面真叫是起了个"大晚",这次写书却幸运的赶了个早集。这对笃信不跪和"接化发"模式的我,是幸运的。

二、儒释道的合流和帛书的意义

1、书成之后,我从傅佩荣大师开始,认真读了一些道德经的本经解读。很高兴读完之后,我对道德经的解读依然立得住足,限定于我的定位目标下,运用到管理和认知,不纠缠于学术,不痴迷于玄学。

2、富兰克林在自传中说,读一本书最好的方式是写一本书,我的体会是,如果理解还不够深刻,那么就再写一遍!

3、道德经传世版和心学、六祖坛经一样,都是儒释道合流的产物,都是中国人几千年智慧的结晶,而帛书其实也不是老子的原著。原教旨主义本身是有极大风险的,金刚经说"无有定法,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帛书自己也说,"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而不是"执古之道"。

三、起个大晚与捐书入校

1、每个人要在书中获得的东西并不相同。我是为入世写的,定位在服务于职场管理者,和希望在青中年阶段找到幸福的人,目的决定视角,视角决定解读方式,并无正确错误之分。

2、第一版的最珍贵之处,也是在第二版要修去的部分,恰恰就是我拿我自己做了书中被解剖的青蛙。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接化发"的写作过程展示,掌握这个方法,可能比书中的内容更有价值。毕竟,我说的就不是我说的,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阳明先生选择自己不写书,都是一个道理。

3、觉悟太晚,人生对于大部分普通人都是各种迟到和错过,如果能亡羊补牢已经是一种万幸,但那也是成功的成长为一个普通人而得过且过的万幸而已了。面对AI带来的大变局,我们的教育依然沉溺于过时的"普鲁士"模式,我们的家长在当下内卷的焦虑下更走向了错误的方向,违背了"君子不器"和"前后相随"。

4、成年人走的弯路,一方面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下的选择,一方面确实也有原生家庭的责任,如何不让家族的阶层局限继续恶性循环下去,还是要按孟子说的"反求诸己"来努力,尽早提升自己。无数的教育悲剧,反证了成功的父母应该是做孩子希望的父母,而不是强迫孩子做了自己希望的孩子,这才是"前后相随"。

5、道德经里的舍得、不争,既不是先舍后得的术,也不是放弃理想大度躺平求个四大皆空的安稳,而是更高维度的心法、活法、算法和解法,让人相对更容易得到幸福,甚至还可以顺便成功。简单归纳,就是克制浅薄而直接的欲望,放下盲目而自扰的执念,真正了解自己方能洞悉时局做出明智的选择和高效的坚持,由此方能"既"长期主义"又"活"在当下,并获得内外相和的成功。

6、我们国家如何完成对当下困难局面的转折,我以为不在于科技和产业的突破,那只是术,恰恰应在于思想和文化的突破,那才是道。

下篇

四、感恩

1、本书除了前几篇,后面是不够好读的,但爽文时代早已经结束了。解法都在自己身上,不经过痛苦的摸索很难有所得,写书者能做好催化师已经难得了。

2、感谢很多企业家对本书的大力支持,比如宋总的五百本、潘总的八十本、阎总的四十本、黄总的二十本、李总的二十本、唐总的十本......

3、艺术的核心是留白,管理的核心是留白,其实写好一本书的核心也是留白。高手们的同行和同解,是一起对道德经这本"万经之王"共同钻研,由此我收获了不少真心相交的好友。


五、四十二章经的"二生三"

mmexport1729736088591.gif

1、"二生三"的启发,就是在当下的局面,对于管理者必须做到"既要又要"。这个含义得到了高度肯定,这次修订结合对佛学和心学的阅读,尽力补上。

2、周星驰的电影成为极品的一个原因,就是内涵于勇敢的笑对惨淡的人生,依然坚守着善良和努力,从不躺平。

3、总看到一些人,把天命、道德经乃至佛经理解为躺平,私以为都是错的。道德经说"有无相和",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躺平之人自以为得道,笑别人还在"有"中挣扎,却不知自己也坠入了"无""空"之井。

4、幸运的70后可以浑浑噩噩如我,总有点机会在等着我去混到亡羊后痛醒,补牢后还可以得过且过,但是未来的00后10后乃至20后呢?读者们都即将或者早已为人父母,要提防的,是不要再让自己的认知成为孩子人生的天花板,让他们继续成为普鲁士教育的典型牺牲品,坠入了铁杵成针的陷阱,变成了自私又短见的慕容复,或不懂管理的岳不群。

正文

阅读上篇➡️ 人生总起个大晚,这次难得赶个早集|君子不器|上

四、感恩

话再说回来,这本书的第一版,除了前几篇,后面其实也是不够好读的,原因前面说过了。罗振宇、李善友等以之热火流行的短频快的爽文时代早已经结束了。解法都在自己身上,不经过痛苦的摸索很难有所得,写书者能做好催化师已经难得了。我在CEO班上开篇一般都会谈到这一点。

微信截图_20241028111805.png

此外,这本书对没有管理经验的人而言,有一半内容是难以感受的,毕竟经历就是人生最大的财富,那么没有经历当然也是极大的贫瘠,虽然对前者也会有一些人有只经历而不思考的浪费,后者也可以通过提前学习和有效思考来获得一些弥补。有小杨小李等等和我说这书实在太艰深,但也有吴总在我办公室和我在交流中深度共鸣,方总也说,这本书明显好于我的第一本。

在此,我由衷的感谢宋总,据李总说他读完后又买了二十本供全体高管学习研讨,后竟又买了五百本给省里环保协会的各会员企业家。类似的还有潘总,甚至对比了密版(没被出版社删减过),哈哈,之后他买了八十本。还有阎总的四十本、黄总的二十本、李总的二十本、唐总的十本,再次一并致以谢意!

37_2_1730080446.jpeg?wx_fmt=jpeg&from=appmsg

(国庆假期后,宋总购买的500本书安排了邮寄)

37_3_1730080446.png?wx_fmt=png&from=appmsg

当然,还有愿意投入时间动笔的各位读者,为我写了精彩的书评,已经发布的都在如下的链接里,很多比我写的更精彩。

读薛涛解读道德经中的四个要点和两个管理学见解

读《薛涛解析管理之道与认知之得》上篇

流水拾花:薛涛解析管理之道与认知之得(一)"人生若只是初见"

流水拾花:薛涛解析管理之道与认知之得(二)"朝花夕拾,相见欢"

流水拾花:无为的力量—唐继承书评

流水拾花:道德经与环保行业的转型—蔡晓涌

流水拾花:环保企业需要玩转两个系统

流水拾花:换位思考与环保企业创新

流水拾花:少不学道,犹如没病不能瞎吃药

欢迎更多的读者"奉"上你们的高见,我们都会认真的纳入"流水拾花"。

("流水拾花"是薛总想出的词儿。流水拾花,顾名思义,捡拾流水里的花朵,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事实上,流水拾花,是围绕《薛涛解析管理之道与认知之得》的一系列读者的解读、启发、感悟的合集。)

艺术的核心是留白,管理的核心是留白,其实写好一本书的核心也是留白。高手们的同行和同解,是一起对道德经这本"万经之王"共同钻研,由此我收获了不少真心相交的好友,包括写书期间为了辩经,一直打扰的几位朋友。这一点,苏伊士张军总说的太真切了,感动得我几乎要"中"泪纵横:""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到了这个年纪,朋友们也悟到了孔子的另外一番话:"与君数,斯疏矣;与友数,斯远矣",好像再难得不厌其烦的"直"的朋友。这一次,我感觉有了这一册书在手,就有了薛涛这个朋友。"(相关阅读:苏伊士张军:六经驻我,为薛涛"磕经"史作序)


此处,也感谢谦子和华夏时报的对于本书的采访,每次都让我回顾和收获良多。(相关阅读:毒舌薛涛丨他说出了环保行业的真相!)

五、四十二章经的"二生三"

37_1_1730080446.gif?wx_fmt=gif&from=appmsg

为了让大家知道第二版可能会发生什么,我选择了刚刚完成的,整整花费了一个月的插空投入时间(业务压力太大,所以这次没敢再向傅老师要假期,都是挤压自己的业余时间)完成的第四十二章《"二生三"就是既要又要》的更新版,后期在本公号中播出。这里是它的第一版,用作对比:(相关阅读:薛涛:读《道德经》中的几点管理学体会(二))

第一版里解读第四十二章,我认为,"二生三"的启发,就是在当下的局面,对于管理者必须做到"既要又要"。这个含义得到了吴总、蔡总和小宋等的高度肯定,现在回头看,因为成文早而且一气呵成,所以没有对经文按第一章(玄之又玄)那样做深度的解剖,写书后期又不忍改动。这次修订结合对佛学和心学的阅读,尽力补上。

流水拾花:道德经与环保行业的转型—蔡晓涌

走进E20及品读《道与得》:既要又要是关键

比如,类似对"无为"的理解, "本自俱足"很多人理解的仅仅是不在乎外在的获得,进一步修的自己无欲无求躺平心安。其实,它的意思是心境与外在他人的肯定或否定无关(萨特说的"他人即地狱"的含义),转而努力诚实对自己(正念、致良知),做好自己内在心理和外在作为的每一分细节(这一点是认真而极致的,绝不松垮),由于同时削除了对外在的当下得失的欲望(这一点是止于至善,不过分在乎且持守中庸之道),就不会患得患失到紧张的发挥不佳(出自刘国梁)。我说"二生三"就是"既要又要",落在既要目标远大又要活在当下这个角度,就是要通过这样的修行观才能做到:修自己建立远大的目标(认知三格的第一格,也是致良知),但是不在乎当下一些具体的外化目标的得失(那些往往异化为过度的欲望),活在当下是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从认真做事做人的格物本身(人书金字塔的攀爬和认知三格的循环)中获得持续的乐趣和动力。做到这个很难,却是唯一的正解,这也是稻盛和夫的"为善"、"精进"和"工作即修行"的要义。对照的,前述的普鲁士教育的问题,就是容易导致一个十分努力的孩子,对每一个具体的近处目标都要拿下,人刻薄于因果的当下实现和即时满足,这一细微的差别逐渐累计,同样都是铁杵成针的努力,却会逐渐因佛魔一念,最终天差地别,努力把自己变成了自私而短见的慕容复。用下面这个文章,可以生动的解剖这一点,从学生对老师的态度这个细节来看:

"没有成功过的人,对世界的理解,就停留在是不是我尊重这个老师一点,人家就尽心一点,我不尊重,就触怒了对方。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了。但是她给我们揭示了师不顺路的根源。

师不顺路不是这个师父拿架子,而是说,这么顺着你,由着你,你本人没有正心正念,你是吸收不到什么的。"(相关阅读:为啥同样的成长环境下,有的孩子这么有出息,有的孩子样样不行)

道德经解读中对"玄"的自己的破解方式,也让我迷上了说文解字,这是第二版更新的另一个方面。吴总和在上海论坛上一位企业家先后都和我说,过去三十年不是常态,在各国经济发展史上未来我们要面对的局面才是常态。看来他们都认可我在去年年底固废战略论坛上对"势"的拆解。那么,面对当下和未来,我们该如何做呢?

微信截图_20241028112813.png

读道德经的管理学体会-上 | 终始:玄-有无-做好人解读32

读道德经的管理学体会-上 | 终始:玄-有无-做好人解读32

周星驰的电影成为极品的一个原因,就是内涵于勇敢的笑对惨淡的人生,依然坚守着善良和努力,从不躺平。大家是否还记得韦小宝在鹿鼎记中寻找的《四十二章经》,看来这个数字里面暗示着藏宝。当我这次重新解完"二生三"后发现,它和曾经让我破关的第一章竟然是同等重要的一篇,所以提前放出来,希望对理解本书有更多的帮助。

我的成书之际恰好是五十岁。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并且感叹:"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孔子眼中的天命,不是躺平的天命,而是感悟到了悟道的快乐和动力,并且勇于实践在生活中,也可见来源同宗的易与道的魅力。下附的水姐这篇论中年男人如何保持心力的文章非常好,完全认同,尤其是在面对当下的令人压抑的环境下:"一个人思维上的快乐,是纵横知识的快乐。思维是一种基本生存工具,但到了某个年龄之后,它就升华成了"核心思想",通常50岁左右,这个内核会被感应到的。"总看到一些人,把天命、道德经乃至佛经理解为躺平,私以为都是错的。道德经说有无相和,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躺平之人自以为得道,笑别人还在"有"中挣扎,却不知自己也坠入"无""空"之井。只有做到"二生三"的有无玄同,才有可能"无为而无不为"。(相关阅读:中年男人如何心力满满?)


文至最后,还是回到前述的明华总对书的评论,我理解那是因为她开悟真早且胆识过人,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早集,一番拼搏,拿下了自己的快意人生,自然到"中"(年)就不需要那么迟到的痛苦反思。知道这些,是因为憋在万里行新藏线的持续五千米高海拔的全日长途奔袭的四轱辘钢壳子里,我们分享了在那个充满机遇和不确定性的九十年代,各自如何度过。她精彩的像一部电影,我的就是个普通。

微信截图_20241028113005.png

而我的书其实就是写给普通人的,在面对未来的时局,我们更要学习周星驰,笑对卷局而不懈奋斗。躺平不奋斗可以吗?不可以,因为当下伊始,退一步更是深渊,对个人如此,对企业更是如此。

更重要的,幸运的70后可以浑浑噩噩如我,总有点机会在等着我去混到亡羊后痛醒,补牢后还可以得过且过,但是未来的00后10后乃至20后呢?读者们都即将或者早已为人父母,要提防的,是不要再让自己的认知成为孩子人生的天花板,让他们继续成为普鲁士教育的典型牺牲品,坠入了铁杵成针的陷阱(本书第九节的标题),变成了自私又短见的慕容复,或不懂管理的岳不群。希望他们,都能够起个大早,再赶个早集!(相关阅读:远离这九个陷阱,你这辈子才会变好)

37_5_1730080446.jpeg?wx_fmt=jpeg&from=appmsg

(相关阅读:别人不想做的才是要做的)


薛涛

秋分作于茶棚


系列书评

品读《道与得》:没有结局的结局,没有答案的答案

流水拾花:少不学道,犹如没病不能瞎吃药

流水拾花:换位思考与环保企业创新

流水拾花:环保企业需要玩转两个系统

流水拾花:道德经与环保行业的转型—蔡晓涌

流水拾花:薛涛解析管理之道与认知之得(一)"人生若只是初见"

流水拾花:薛涛解析管理之道与认知之得(二)"朝花夕拾,相见欢"

流水拾花:无为的力量—唐继承书评

一个环保圈老顽主的读后感,唠一唠薛涛的"道得"

读薛涛解读道德经中的四个要点和两个管理学见解

二刷《薛涛解析管理之道与认知之得》后......

走进E20及品读《道与得》:既要又要是关键

孙晓航:一个ENFJ型领导者给INTJ型管理者的启发

苏伊士张军:六经驻我,为薛涛"磕经"史作序


如需购买《薛涛解析管理之道与认知之得》可扫描图片下方二维码:

37_6_1730080446.jpeg?wx_fmt=jpeg&from=appmsg

编辑: 李丹

薛涛热文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薛涛

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易二零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南大学兼职教授,沈阳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生校外导师,天津大学特聘讲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的定向邀请专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体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应用中心村镇水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专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注册专家(基础设施与PPP方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垃圾焚烧专家委员会委员,环境部"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特聘顾问。住建部指导《城乡建设》杂志编委、《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编委、财政部指导《政府采购与PPP评论》杂志编委,并担任上海城投、天津创业环保、碧水源、中建环能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在PPP专业领域,薛涛现任清华PPP研究中心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PPP专委会秘书长、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PPP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PPP专家库成员、中国青年创业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智库成员、中国城投网特聘专家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薛涛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负责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其后在该领域积累了十二年的环境领域PPP咨询及五年市场战略咨询经验,曾为美国通用电气等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对环境领域的投融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合格局有着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着力于环境产业与政策研究、PPP以及企业市场战略指导等方向。

出版书籍有《涛似连山喷雪来:薛涛解析中国式环保PPP》和《薛涛解析管理之道与认知之得》,其中,《涛似连山喷雪来:薛涛解析中国式环保PPP》于2018年12月1日正式出版,2021年11月再版;《薛涛解析管理之道与认知之得》2024年7月出版。

主要工作成果包括英国全球繁荣基金全国水务PPP示范项目典型案例研究 、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的进展与政策建议研究、贵阳南明河综合整治(BOT+TOT)项目(北控水务) 、财政部第二批示范项目世行贷款宁波厨余PPP项目等。

作者新文章

作者热文排行

E20环境平台

中国水网 中国固废网 中国大气网

联系我们|大事记|联盟单位|友情链接|版权声明|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

咨询热线:010-88480403 传真:010-88480301 E-mail:hjf@e20.com.cn

京ICP备10040015号-13 查论文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5285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刘文义律师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