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5日晚,位于俄罗斯莫斯科的宇宙酒店演播厅灯火辉煌,充盈欢乐喜悦的氛围。2025中国侨联"亲情中华"艺术团在这里隆重献上了首场演出。这是中国侨联"亲情中华"艺术团时隔9年再次来到莫斯科。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张伟在致辞中说,明月千里寄相思,家国同庆共此时。"亲情中华"演出团组带着祖国人民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来到莫斯科,为同胞们献上一场温暖人心的文化盛宴。希望广大旅俄同胞永葆赤子之心,勇担时代使命,发挥桥梁作用,做祖国统一大业的坚定守护者、强国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中俄友好的有力推动者。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两国文化交流互鉴,为中俄友好的世代传承、两国人民的相知相亲注入了新动力。"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副部长郭启华表示,中国侨联愿和海外侨胞一道,以文为媒、以文会友、以文促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促进中俄友好、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我们虽身在异乡,但始终心系祖国,"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莫斯科诸暨商会会长杨芝美表示,将在艺术的共鸣中汲取力量,为促进中俄友好事业、加强中俄经贸合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侨胞力量。
伴随轻快的乐曲声,演出在节目《锦绣华章》中拉开帷幕。随后,北京歌剧舞剧院一级演员金响唱响歌曲《牵手》和《大中国》。
"不以山海为远,我们心手相牵。祖国始终惦念着海外侨胞,海外侨胞也始终心怀家国。我希望用歌声为俄罗斯侨胞们带来家乡亲人对他们的祝福,让观众在歌声中感受到祖国的关怀。"金响说。
万家共盛世,今宵明月圆,国庆节和中秋节即将来临。特殊的时间节点令这场晚会有了特殊意味。
俄罗斯中国金华商会会长贾杭林说:"这些艺术家们从北京而来,从云南而来,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而来。我们在异国他乡如此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地大物博。这样一个特别的时刻观看‘家里人’为我们举办的演出,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爱国情、报国志。"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葫芦丝非遗传承人倪开宏吹奏《欢乐的泼水节》,乐曲悠扬,仿佛把大家的视野带回祖国西南边陲优美的风景之中。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王洪玲和演员吕子烨精彩演绎河北梆子《穆桂英挂帅》选段,引来现场阵阵喝彩。
"《穆桂英挂帅》我已经演了30多年,但此次登台却有着特别的感受。"王洪玲说,"这是河北梆子的经典剧目,注重展现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坚定文化自信,通过表演向海外侨胞、向世界观众讲述我们戏曲艺术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俄罗斯生活了三十多年的88岁老人白嗣宏感慨万千,"看到演出,我仿佛又回到了祖国,回到了让我魂牵梦萦的故土。新时代的中华文化蓬勃发展,即使生活在异国他乡,我们也备受鼓舞,深感振奋。"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
舞剧《冼星海》选段《延水别》讲述英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杂技《邀月弄影——肩上芭蕾》和《俏花旦——集体空竹》、魔术《罗圈献彩》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杂技《激踏——球技》注重将杂技艺术与舞蹈艺术相融合,精湛的表演赢得现场观众声声欢呼;俄国艺术家唱响歌曲《喀秋莎》,熟悉的音乐响起,现场不少观众跟着旋律哼唱。
"有机会主持本场演出,近距离欣赏艺术家们所带来精彩表演,感悟节目中传递的对中俄友谊长存、祖国繁荣发展的美好祈愿,令我感触很深。我想,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华文化的故事,也是我们青年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北京歌剧舞剧院青年歌唱演员张芸帆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常务副团长兼艺术总监陈思思唱响歌曲《但愿人长久》和《灯火里的中国》,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这两首歌曲大家都耳熟能详。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我通过歌声向侨胞们送上节日的祝福,也唱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用音乐艺术的力量凝聚人心、传递真善美。"她说。
整场演出历时约一个半小时。"温暖、温情、温馨。故乡的音乐在我的耳畔回响,久久没有散去。"在俄罗斯高校执教二十多年的黄立良当晚带着十位自己的学生前来观看演出,"就是为了让更多俄罗斯年轻人也可以了解、认识、欣赏中华文化。"
走出演播厅,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江维听仍然觉得意犹未尽,"现场的掌声和欢呼声充分证明,这场演出是一场精神的盛宴,浓厚的家国情怀在场内回荡,衷心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亲情中华"是中国侨联于2008年创立的主题活动,是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联系服务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重要平台。截至2024年,"亲情中华"艺术团的足迹已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座城市,演出100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