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工人有序作业......仲秋时节,位于亳州市谯城经开区内的安徽中欣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兽用中药提取物项目建设正酣。
"在政府帮办人员的指导下,各环节无缝衔接,工期缩短近半。"现场施工负责人瞿钗仁说。项目启动初期,企业曾为审批流程犯难。经开区帮办团队主动上门,提供"一站式"代办服务,仅用3天就完成了原本要用近一个月时间才能办完的开工手续。
"企业只需专注建设,其他事交给我们。"代办员魏铮介绍,从土地勘界到水电接入,最多可代办42项业务,真正实现企业"少跑腿、快发展"。
中欣堂项目的快速推进,是亳州市创新为企服务、以数字化赋能招商引资"陪跑共创"行动的一个缩影。
面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新形势,亳州积极探索招商引资新路径,聚焦企业项目建设与生产经营中的痛点堵点,创新实施"陪跑共创"行动,安排专人为项目提供全流程跟踪服务,让企业从繁琐手续中解脱出来,专注建设和运营。
亳州始终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聚焦首创性、差异化改革,坚持"小切口"惠及"大民生",打造具有亳州辨识度的改革品牌。全市每年推进200多项改革举措,其中原创性改革占比超过40%。
"我们既承接好上级改革任务,也自主谋划符合亳州实际的改革项目。今年全市实施113项改革,其中自主谋划53项,占比46.9%。"亳州市委改革办负责人卢健介绍。
改革已成为亳州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该市以首创性突破制度瓶颈,以差异化激活区域特色,创新"四重一创"、重点改革任务清单等工作机制,形成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原创性改革成果,获评全国新时代10年地方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特别案例,连续7年有改革案例入选全国年度典型案例。今年以来,该市创新推出的中药饮片信息化追溯系统建设、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征缴"联办走廊"和"耐心服务"企业工作机制等15项改革在全国、全省推广。(记者 任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