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三级军士长范中浩——
助战鹰高飞的军营"程序员"
■しかく张通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傅金泉
范中浩正在操作设备平台。张通摄
扳手、螺丝刀、手电筒,是机务人员再熟悉不过的工具。然而,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三级军士长范中浩的工具,却是一台计算机。
入伍之初,范中浩和其他机务人员一样,整天操着"机务三件套",在机库忙上忙下。一次在外场进行机务预先准备工作时,他发现,如果多个机组同时申领工具,仅配送工具就会消耗大量时间。
机务维护保障效率,直接影响战机出动时间。范中浩尝试联系机务大队工具房,和他们合作设计了一款线上配送软件。不久后,软件正式上线,外场工具配送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三分之一。新软件的使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外场工具配送效率,还拓宽了机组申领工具的渠道,实现多人同时下单、集中统一配送,得到战友们一致好评。
此前,为了更好地管理机务大队日常耗材使用、登记情况等相关资料,范中浩在网上学习专业代码、自编程序,成功研发出耗材网络申领与管理平台。从此,机务大队所有耗材零件实现了计算机信息统计。平台建立了详细的耗材出入库登记明细,还能依据大数据分析计算出剩余耗材数量,为官兵领取耗材节省了不少时间。
尝过了信息化的"甜头",范中浩希望让科技带来的便利融入更多日常工作中。
有段时间,空气异常潮湿,战机出动频繁。每当战机执行完任务归建,机组人员都会逐个部位检查飞机腐蚀情况,但这样效率较低。范中浩随即找到相关人员收集情况,立足现有装备、现有条件,从摸排飞机的腐蚀周期、飞机易被腐蚀部位入手,研发出一套腐蚀监控系统。每当有飞机需要进行腐蚀处理时,该系统会提前一周时间提醒,这为机务官兵维护保障飞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如何做好机务保障工作,充分发挥本职岗位作用,一直都是范中浩努力的方向。"时代在发展,装备在进步,我们的保障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他说。
入伍14年来,范中浩凭着一股拼劲,始终坚持学习、不断自我加压,自主研发设计软件,牵头搭建网络系统。凭借着对战机的热爱和守护蓝天的决心,范中浩先后完成了全旅20余项优化改良工作,提高了机务保障效率。因工作实绩突出,他荣立三等功,并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三等奖,成了小有名气的军营"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