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多天,有一外省市女粉丝患者突发眩晕,同时伴有恶心,舌体胖大,晚上睡觉会流涎等症状。她起初在当地诊所输液多天,非但不效反而有加重病情之势,无奈之下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我留言咨询。我了解到,该患者平时就愿意吃各类水果,每天三顿都吃,我又发现该患者舌头特别胖大牙印很明显,就判断她为脾虚湿盛,所以我就推荐她服用健脾利湿的千古名方"泽泻汤"!泽泻汤是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里的方剂,是由泽泻和白术两味药组成的方子,具有利水除饮,健脾制水的作用。方中的泽泻是君药,能够使水湿从小便而出,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白术是臣药,能够起到健脾益气,帮助脾运化水湿,且有利水消肿的作用。泽泻与白术相须为用,以利水为重,并兼健脾以制水,是治疗脾虚水饮内停(水液异常停留于体内)很好的方子。患者看就如此简单的药,起初并不太相信能治病。我说不防一试,也没啥副作用。那料她第二天就反馈佳讯:"这个方子真的很灵,不到一天就感觉好了大半,感恩您,中医太神奇了"。这个患者是由于过度食用寒凉的水果导致的脾虚湿气大,体内的水湿过重就会引起眩晕,水是透明的,形不成密度差,故而各类西医高档仪器就很难检测出来,而离开了机器,如果让西医院治疗这个病,又不知又会做什么样的治疗,估计会选择输液或内服治疗眩晕的化学药品。然,真的会有疗效吗?我看不见得!所以什么样的疾病找什么样的医生,选择什么样的方案,真的太重要了,有时候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中医经常会告诉提醒大家:少吃水果、牛奶等生冷食物,不要只看什么营养成分,能不能吸收才是首要关注的!在现如今,真正有中医思维的纯中医已不多见,你若有幸能认识一位纯中医便是莫大的福气,如若你再能珍惜这位中医,那便是天大的福报了!【二】中医学中"眩晕"和麻木、咳嗽、哮喘等一样,都包含两种意思,只是这些症状容易同时出现而连在一起。"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自觉旋转运动。"眩晕"发作时的特征常常是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运动,轻者闭目即止,严重者可伴有头痛,项强,恶心呕吐,耳鸣,汗出,面色苍白等表现。其病因虽有多种,但其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痰、瘀扰乱清空。本病病位在头,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有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风木之脏,其性主动、主升,易于上扰头目,发为眩晕。朱丹溪说:"无痰则不作眩。"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虚则气血内亏,清窍失养;失运则痰湿中阻,风阳夹痰上扰,发为眩晕。如今,大多数人只要头晕头痛,就立马量血压看是不是血压高了,如果发现高了,就赶快吃降压药!而如果服用了降压药血压依旧还高,接下来不是换其他更高效或进口降压药,或者就服用平肝潜阳的"天麻钩藤饮",这样处理一般血压都能降下来。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办法只是对"肝阳上亢"引起的高血压才有用!这就是类似于普通人上火,不分虚火还是实火,反正就是降火,什么黄连上清片、牛黄解毒片,什么夏枯草蒲公英金银花等,都懒得去看医生了,那最后有没有效果呢?肯定暂时会有,但因这些药物过于寒凉,很容易把脾胃阳气伤了,而且往往会落下难缠的脾胃病而跟随患者多年!事实上,中医里本就没有高血压的概念,只有眩晕症,也就是头晕目眩,一般都是慢性病,是年老体衰,气血上不去,造成大脑供血不足(现代称大脑缺氧),造成头晕,所以治疗时,如果不辨证就套方,就很容易因不对症而加重病情!比如遇到是肝阳上亢,那么用上平肝熄风的"天麻钩藤饮",当然就好得快,但是现实中,患此病的往往都是年老体衰的人群,哪里还有什么实火?基本还是虚火引起的多见,比如因气虚无力推送血液到大脑的,也有因肝血不足引起头晕的,如果这时还盲目平肝降火或清热解毒,恐怕就很不对症了。近多年,我观察到很多所谓"高血压"患者,其原因除了阳气虚,就是痰湿重,或者气机不畅,所以调理起来也就需要一段时间,但最怕的他不是单一高血压,往往还伴有血脂高,甚至是尿酸高,所以很多人按西医要求一吃就是几样药,而且是一吃就是一辈子,实在是可悲!我曾不断苦口婆心奉劝人:要多吃饭菜,少吃肉,晚饭少吃,但他们似乎比我懂得都多,说吃这些没有营养,都是什么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最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吃,而天天吃最难消化的食物,结果长此以往脾胃负担越来越重,接着肾阳就开始亏虚了,先天肾和后天脾都伤了,很多慢性毛病也就出来了,你挡也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