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搜索
我的图书馆

发文章

留言交流

+1

一篇关于交易系统构建的好文

昵称41985495 2017年04月15日 | 转藏

目录
一、为什么要构建交易系统?
二、三观。
三、交易策略。
四、交易系统操作构建。
五、资金管理。
六、心态。
七、为什么连续亏损还要继续执行交易系统?
八、不可能三角理论,寻找平衡点。

九、交易系统评测体系。


———————————————————————

一、为什么要构建交易系统?

我相信大部分人初入市场时,都是靠感觉随意下单的,在我自己第一次下单时紧张和害怕占据了我的整个脑海,浸满汗水的手在颤抖的下单,但我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即使我通过感觉下单赢了钱,但我并不享受这样的过程,被自己的情绪所随意掌控是非常危险的。

当然我也相信有少量天赋异禀的能人天生有强大的数字节奏感,不需要任何学习仅凭天生的感觉就能在市场中赢到大量利润。但是即使这样的人,也很难保持持续稳定的盈利。来自外界与内心的敌人非常多,我们的脑袋不比电脑,复杂纷飞的情绪与欲望时刻参杂在感觉中。而来自身体方面的影响例如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过大,生病,吃坏食物,温度过高过低,年龄上升导致的体质下降、反应变慢、精神不能集中、等等也无时无刻在影响我们感觉上的发挥。

就好像李佛摩尔在他书中所说的,我认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是投机者真正的死敌。恐惧和贪婪总是存在的,他们就藏在我们的心里。它们在市场外面等着跳进市场来表现,等着机会大赚一把;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从根本上说由于贪婪和恐惧、无知和希望,人们总是按照相同的方法重复自己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数字构成的图形和趋势,总是一成不变地重复出现的原因。

德州扑克,战略竞技游戏,体育竞技,很多类似于博弈方面的游戏你都能找到一套规律出来,并且这方面的规律屡试不爽,因为人性从来没有变过,故而我们能够通过一套成熟交易系统持续的稳定盈利。一方面交易系统能帮助我们规避情绪的干扰,依靠交易系统的指令能很好的防御内心的敌人和外界的敌人,另一方面即使你不在状态,身体状况非常糟糕,头脑不清醒,你也可以稳稳的依靠自己的交易系统持续的盈利。

—————————————————————

二、三观。

三观这个概念从高中政治课上就有了,但要真正领悟三观对于一个人在生活中的指导,还是需要踏入社会工作多年,感受到了起起落落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后才会明白,一个人想要做成任何事情都需要完整的三观来支撑。

小到情侣夫妻吵架,大到国家政府博弈,生活中处处都体现着三观的作用,每一个伟大的企业家或者交易员背后也都是有非常正确的三观支持,这是他们的行为准则,抛弃准则他们和普通散户无异。

小时候学围棋,老师要我摆棋谱,背定式,但我不理解为什么这颗棋要放这里而不是放那里,棋盘那么大,为什么偏偏要下在这里是对的,下其他地方就错了。

成年以后,工作赚钱,风雨历练,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偶然间又和以前的老师下棋,差点就赢了他。

围棋老师天天下棋,而我好几年没下棋,为什么我的水平反而会提高?在我刚学棋时,我下的是谱,我下的是定式,我下的是感觉。而今天我走的每一步是因为凭我的经验和观念,我认为这里的价值比其他地方大,我的下法自成一套体系,完整流畅,再也不是从前班门弄斧,似懂非懂。

盘上的每一步棋都透露着我对于当前形势的理解和判断,是脱先还是对杀,是抢边角还是抢中间,是弃子还是保命,无一不体现出我个人的价值观。棋盘那么大,我不会哪里都想下,因为我有自己的价值观念。

投机交易也是一样,做多 做空,还是观望,止损 止盈,都体现出你对于这个市场的理解和判断。市场就是市场,他是由大鳄,散户,套保套利,短线 长线,对冲隔月,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和各种手法组成的。每一个人对于市场都有他自己的理解,因此每一个人的下单都是他背后的三观支撑着他去操作。

而如果一个人对于市场的理解越趋向于客观,越趋向于市场的本质,他就能更好在市场里随波逐流。他也能依照自己的性格去捕捉只属于自己的行情。

因此一个人不仅要有三观,而且还要有正确的三观。我认为一个做为一个交易员,什么样的三观是优秀的应该要听听美国的桥水基金,雷.达里奥RayDalio的观点。他的观点是一切顺从自然规律的东西就是好的,逆反自然规律的东西就是坏的。你的三观必须无限的接近自然规律的本质,你的行为准则一切都应该顺从自然规律。

—————————————————————

三、交易策略。

不同的资金大小适合不同的交易策略,不同的性格也适合不同的交易策略,策略是交易系统的核心,所有的开平仓技巧和手法都应当配合着交易策略来使用。

A、趋势策略,资金大小都可以,对于操作者的耐心要求较高,回撤较大。一般用在长线交易,日内用处不大。

B、震荡策略,资金大小都可以,对于形态把握要求较高,胜率不能太低,手法较激进。日内长线都可以,难度很大。适合性格较激进的人。

C、中性策略,有资金瓶颈,适合小资金操作,要求操作者多空随时转换,程序化用的较多。一般用在日内,长线效率太低。

D、对冲,期权对冲,期现对冲,跨品种对冲,跨市场对冲,有最低资金限制,只适合大资金操作,对于入场出场时机把握要求非常高,收益小,风险也小。任何周期都适合。适合性格较沉稳非常厌恶风险的人。

E、套利,蝶式套利,跨月套利,跨品种套利,跨市场套利,有最低资金限制,只适合大资金操作,要求对市场联动及成本差价有研究。一般中线级别。适合喜欢寻找确定性机会的人,抗压能力要强。

F、黑天鹅策略,以期会发生意象不到的状况,属于赌小概率事件会发生,参照墨菲定律。适合大资金,风险较大,收益也大。一般多为日线级别短线或中线。适合好奇心较重的人,对赌性很强的人。

G、大数据处理,通过数据构建模型或者找出规律,属程序化交易领域。资金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必须黑箱操作,不能让任何人知道策略或者策略太简单容易被复制。多为高频交易。适合理科较好的人,对数学要求非常高。

H、事件驱动策略,在提前挖掘和深入分析可能造成股价异常波动的事件基础上,通过充分把握交易时机获取超额投资回报的交易策略。适合各种大小资金,风险大,收益也大。多为短线操作。

大致是以上几大方向,具体的操作手法和复杂程度还有很多变化,大体思路还是差不多的。交易策略只是表明你想捕捉的行情究竟是那一种类型,至于最后你是应用在什么周期还是用什么手法增加胜率那就因人而异了。但是总体来说,行情就这么几种类型,总的思路是不变的。

最后你自己的策略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不用奢求别人共鸣,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并逐步完善是你的唯一选择。

———————————————————————

四、交易系统操作构建。

1.方向的判断

在你下单前,你的第一个问题是,做多还是做空?以及依据是什么?

方向的判断是没有固定的条件的,也没有对错,当行情没有走出来时,你说是跌,我赞同,你说是涨我也赞同,因为行情可以往任何方向走,他没有道理可言。

关键是你自己是怎么判断行情的,你的依据是什么?当你的依据不存在的时候,就是你要出场止损或止盈的时候。

2.具体的开仓信号

如果是长线的,那么一般的顺序是,先看大周期再看小周期,例如我是做日线级别的,那么我先看日线,日线出现信号了,我再看小时线去找具体的入场时机。这样以保证你的头寸开进去就能有一段利润积累,有了盈利就能拿的住,有了大幅盈利,你就能心安理得的让利润奔跑,冒更大的风险。

日内短线,差不多就是1分钟或者5分钟级别的突破,或者分时线上的突破,你做回踩也可以。

3.止损

第一个问题止损:这要取决于你是用什么方法操作以及你的频率有多高

基本面的,看供求关系的,他们的入场依据就是基本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发生了猪瘟疫,导致母猪存栏下降,那么相应的豆粕菜粕就会下跌,因为这两个农产品都是猪的祠料,猪的数量减少,需求也就减少。又或者是某家上市公司重组,例如黑化股份,公司公告被泉州某家物流运输的第一大民企借壳,那么原本公司的亏损和负债都能得到化解,企业重新估值,这当然是重大利好

看基本的止损一般就是发生了相反事情,例如发生的猪瘟疫又好了,还新开了很多鱼塘,进口又减少,那之前的空仓肯定要平掉。又例如之前的黑化股份,突然董事会发公告说,这事情重组失败了,那股票必然要暴跌,肯定要马上抛掉之前买进的股票。

如果是技术分析,那就很好办,你是怎么进场的就怎么出场,做突破的,突破5分钟均线你买进,之后又跌回5分钟均线下,那就止损,你是遇支撑做多的,但突然又跌破支撑的,那肯定要平掉,你的入场依据是什么,你就应该依据这个去止损。

但实际操作中,一般还有两个概念要混进去,一个是盘感,一个是亏损百分比。止损也是可以是一个固定的百分比,比如你最大亏损是本金的1%,那么亏到1%必走,没任何理由留恋。

一般都是如果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执行止损的亏损额度在你的固定百分比之内,那就按基本面和技术分析的止损位平仓。如果按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的止损位去止损的亏损额度要超过固定百分比,那就按固定百分比去平仓。

假如你有1000元,你的目标是赢500。现在你亏了300,你就只有700的本金,你离1500的目标要差800元,你即使能翻一倍,你也才1400。而如果你按固定止损,我只亏50块,那么即使你错上4次,你还有800,翻一倍就能到1600。

所以哪个止损的亏损额度小就按哪个去止损,这个止损额度要把握好平衡,不能太频繁止损,也不能一次亏太多。

另外有时候看到行情会有突然的预感出现,这一般就是盘感在发挥作用,盘感既有天赋的原因,也有后天积累的作用。大部分情况下都应该听从自己的盘感,但仍然不能太偏离自己的交易体系。

然后频率问题,你是做日内高频还是日内低频,还是一般般10到20个来回这样。或者你是日线级别的来回拿小波段,还是只做隔夜,还是拿中线几个星期,还是长线几个月,还是超长线拿个几年的。

一般来说,频率越高止损也要越小,频率越低,止损越大。如果我做的是高频,分秒之间就2两个来回好了,那止损是很小的,只有1跳到2跳之间(最小跳动点),那是容不的你眨眼的,一个单子进场,一看到变绿,立马平了再进直到是赢的就拿几个点。而如果是长线,那就很大止损了,我的目标是拿完5浪主升,7000点左右,那我止损就可能扩大到1000点,赢一把就都回来了。

这其实要说道另外个概念,盈亏比,你的盈亏比不能太低,如果我亏一次5千块赢一次50块,那你起码要连赢100次才抵你1次赢,你能预测出这么高的胜率的话,直接下重金赢一把就行了不用搞这么麻烦。而如果你赢一次是1万,亏一次才20元,那就无所谓,亏几百次也能承受,赢一次全回来。

所以你必清楚你的交易系统是怎么样的,大概的盈亏比在多少,胜率多少,频率多少,再去配合着止损止赢。

顺带一提,止损止盈其实都是同一回事情,背后的理由都应当是,我所期望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或者已经被改变。

例如我是做趋势交易的,当我下单后过了一段时间,行情并没有走出顺着我单子方向的趋势,那么我就应该离场走人,不管行情接下来是会继续震荡还是又回过来,我都应该离场观望,即使我当前有盈利或者尚未亏损到固定资金比例我也应该坚决的平仓走人。而当行情走出了一段趋势后,又接连走出了震荡或者反向趋势行情那么我也应当平仓走人,因为我所期望的依据已经改变了。

当事实已经改变,行情没有验证你的想法,就不应该让单子无依无靠的在行情中飘荡。

4.过滤

过滤也就是说你对于你的开仓信号并不是完全的执行,因为你的开仓信号不可能完全都对,你的胜率肯定不是100%,因此对于一些明显假突破的行情,或者逆反趋势的行情,你就可以不去理睬,以保证你的胜率提高。

但是过滤不是越多紧凑越好,因为过滤太多会导致你错过行情,而一旦错过行情,你之前的试错成本和止损就全打水漂。因此在过滤和抓住行情之间你要平衡,两方面都不能走极端,在适当的过滤下保证你不会胜率太低,又不会错过行情是最佳的。

5.止盈

止盈最难的,没有确切的方案,或很具体的方法可以通用。亏损是固定的,是可以掌控的,但是利润是不固定的,是不受你控制的,任何妄图控制利润的结果就是没有利润。

我就提供两点仅作参考,是我自己的感悟。

一个是你要盈利的规模有多大,你是要赢月线级别的五浪主升浪,还是赢日线级别的,这就表示你要拿多长的时间和对于回撤的忍耐有多大承受力。如果你是要赢月线级别的,那即使日线出现大级别回撤你也不走。

另一个是你的入场方式是怎么样的?你的入场依据是什么?那么当你的入场依据已经不存在或者逆反了后,也就应该是你止盈的时候了。

另外,止盈也可以做分段止盈,例如在我有了一段盈利后,我先设一个保护性的止盈位,万一价格反转了,我就平掉部分仓位以后保证我当前的盈利,剩下的少量仓位再继续冒风险。或者当行情突破到了关键点位时我也平掉部分仓位,留部分仓位继续冒风险。

优秀的止盈并不是能每次在底部或者顶部平仓,而是能在风险和收益当中左右平衡。

6、加仓与减仓

合理的加仓与减仓的重要性能直接决定你这一次交易的成败。在拉大盈亏比中,除了遵循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外,还有一个就是一旦看对了就要把仓位加上去。

加仓的方法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完全在于你怎么应用法。我们目前所熟知的几种,正金字塔加仓法,倒金字塔加仓法,平行加仓法,以及橄榄型加仓法(两头加仓小,中间加仓大)。

例如趋势交易就较适合橄榄型加仓法,因为第一次开仓的时候总是在趋势还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进场的,因此难免胜率较低,频繁止损是不可避免的,而一旦趋势形成了以后,方向就明确了,走势也较单一,因此再加仓的胜率就较高了。而到了趋势末尾,不确定性又增加了。

倒金字塔则适合于巴菲特这类大资金的价值投资者,对于他们来说,股价只要低于公司的内在价值,终有一天价格会填补回来。因此越跌越买,等到一定的时候后,这些股票都会涨回来。但这种方法并不适合在期货当中应用。且一定是长线的手法,并且不适合应用在期货中。

平行加仓法则适合波动较大的行情,例如股指期货,回撤小回撤少的行情比较适合这种手法。因为行情回撤小那几乎就很少有机会再给你加仓,那么第一次开仓大小就能决定大部分利润。平行加仓法即不至于漏掉第一次开仓的利润也不至于错误时亏损的太多。

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能极大的改善你的交易成果和提升水平,那我相信这应该就是仓位管理这个法宝。在胜率较低的时候少下注甚至不下注,在胜率高的时候多下注,甚至加注。

—————————————————————

五、资金管理。

在一个成熟的交易系统里,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完全可以占到整个交易环节的一半。

比较常见的资金管理法则,单个品种的资金不超过20%,所有头寸的总资金不超过50%,剩下的50%留作备用资金。股票当中可以稍微放大点,第一次买入股票组合用50%的仓位,第二次80%,第三次加满。

在胜率有较大优势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加资金进场,在胜率变小,或者没有把握的时候则应该小资金进场试探,或者减少已经持有的仓位。有头脑的人都应该知道,亏损了50%和盈利了50%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从亏损50%再想回到原本的本金就需要赢100%才能回本,所以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例螺纹钢期货,我手里一共只有10万元,那么在螺纹钢这个品种上我投入的资金最多不应该超过20%即2万元。平均一手螺纹钢所需保证金在3000元左右,那么我最多可以建仓6手。

在初期第一次进场时,应该只动用2手去试探行情,如果对了,我再加仓2手,如果错了,那么只亏损2手的资金,并不伤筋动骨。

资金管理即能帮助你进攻,又能帮助你防守,我们应当随着行情的变动,随时调整自己的资金配置。优秀的资金管理有如魔法,想减少亏损,想放大利润,完全看资金管理做的怎么样。

——————————————————————

六、心态。

在构建交易系统时,势必要牵扯到构建者的性格和习惯,胆子小的就不能有太大回撤,胆子大的就不能利润太少。

——————————————————————

七、为什么连续亏损还要继续执行交易系统?

持续的坚持按照自己的交易系统进行交易,才能够有效的无限接近于理论概率。想要达到系统真正的概率优势,有且只有不断的执行这套系统。

在赌博当中有个理念叫赌徒谬论,即很多人认为,我连续的把一枚硬币抛出正面时,下一次抛出反面的概率会增大。向上抛出一枚硬币,他出现正面反面的概率都是50%,这个概率不会随着你连续抛出正面或者反面的次数越多而改变,即使你连续的抛出了100次正面,你第101次抛时,抛出正面的概率仍然是50%。

显然,理论上的概率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完全及时的实现。概率这个事情在实际操作中只可能无限接近于理论上的概率而不可能完美的正好达到这个概率。

想要接近于理论上的概率,就需要有大量的操作次数,执行的次数越多,整体的概率就会越偏向于理论上的概率。一枚硬币连续抛两次,可能都是正面,但这并不代表正面的概率就是100%,在连续抛了一万次以后,概率开始接近于50%,正面反面都稍稍的多了起来。执行的次数越多,概率的效果就越强,次数越少,概率的效果就越弱。

连续赢几次或者连续输几次并不代表你的系统胜率改变了,仅仅是你的运气在变罢了,你需要多执行更多次。

这也是为什么在短时间内是看不出一个人的交易水平的,预测分析行情也是不那么可靠的,理论上的概率和实际上会发生的概率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交易系统必须长时间的有效执行,才能真正发挥它在概率上的优势,即所谓的正期望值。

——————————————————————

八、不可能三角理论,寻找平衡点。

不可能三角也称三元悖论,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一国若是固定汇率则必定限制资本的自由流动,而资本的自由流动又必定影响独立的货币政策,三者呈一定程度上的相互替代关系。

我认为,在交易体系当中也存在一个三元悖论。

这个不可能三角的三头是,交易频率,交易胜率,交易盈亏比

在保持正期望值的前提下,能且最多只能同时调整两个目标,而放弃最后一个目标。

胜率(概率优势):在交易系统中,胜率的提高能使你每次下单时的赢面都较大,提高胜率能使犯错的次数降低,有效避免被噪音影响。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都是能有效提高胜率的方法,还有很多经济行为方面的常识及数据分析也可以帮助提高。

频率(时间成本):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在越短的时间内赚到越多的钱是大部分人想达到的目标,但明显缩短时间成本的代价是巨大的,少有人能一夜暴富。平均持仓时间的长短决定了交易周期,持仓时间越长,时间成本越高,持仓时间越短,时间成本越低。

盈亏比(风险与收益):冒较少的风险而获取较大的收益是最理想的状态,甚至很多人还追求无风险收益。然而市场中风险与收益的比例变动相当稳固,低风险又高收益的机会非常罕见,能抓住的几率也是渺茫。平均亏损金额的大小与平均盈利金额的大小决定了盈亏比,亏损金额越小越好,盈利金额越大越好。

再来看看这三者间如何相互影响的,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提高胜率最有效率的办法是什么?最直观的办法就是每次亏损都不平仓,每次盈利都马上平仓兑现。开仓后不管盈利一个点还是二个点都马上平仓,不管亏损多少一律不平仓死扛到盈利,很快就会爆仓的,然后你统计下胜率会是非常高的,这样的做法是最直接也是效率最高的提升胜率的方法。

很明显,在提高胜率的同时,势必会大幅影响到盈亏比及频率这两个目标。因为行情多空胜率是比较接近50%的,那么人为的提高操作胜率无非就两种渠道,一个是通过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过滤掉一些行情,即有相当一段时间我是空仓的,而我空仓的这段时期恰好避免了亏损,另外一个就是将所有的盈利都立即兑现,而亏损不兑现。

那么相应的前者势必要增加时间成本,后者势必会增大风险降低收益。

相反的,如果我以大幅降低时间成本为目标,则我势必要把平均持仓时间降低,而一旦降低了持仓时间,就无法做到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利润的奔跑是需要时间的推动的,而如果时间上做了限制,就很难把盈亏比拉大。

这也是为什么趋势交易在日内并不好用的原因,因为日内交易的时间是有限的,噪音也较多,日内的波动率和时间牢牢的把最大亏损和盈利比例给限制住了。而如果把时间成本增加到日线级别,那么只要止损做到位,盈利就可能是无限大,盈亏比就可以做到非常高的比率。同时间接的也影响到了胜率,要在频繁的交易次数中保持相当高的胜率是非常难的,因为你时时刻刻都要交易的话就很难规避亏损了。

最后要提高盈亏比的话,就是要做到平均亏损的金额越小越好,而平均盈利的金额越大越好。则相应的要把盈亏比大幅提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时间成本的同时,一出现亏损就马上平仓,一出现盈利就留着成长。

完全是和提高胜率的那个办法反过来,即减小风险,提高收益,那么相应的胜率也势必会降低。而在胜率较低的情况下,频繁的试错再加上盈利增长,时间成本的增加又是无法避免的。

很明显,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几乎不可能既持续保持较高的胜率,又能有很高的盈亏比,同时时间成本又非常小,这样的完美状况是做不到的,是不可能三角。

我们不能同时提高三个目标,也不能同时降低三个目标,能且最多只能同时提高其中的两个目标,而剩下的一个目标就必须要被动的配合另外两个目标,这剩下的一个目标是不受你控制的。

因此在保证正期望值的前提下,我们只能在这个三角中寻求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要能同时满足三者之间的相互替代,又能产生正期望值。在这个三角中符合条件的平衡点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平衡点都适合使用者的性格,因此我们不仅要找到三角中的平衡点还必须是符合我们自身性格的才真正有用。

注:有三个例外可以脱离这不可能三角的限制:

A、对于体量非常庞大的资金和影响力非凡的个人或机构,这两者可以通过自身雄厚的力量对市场短期的走势造成影响,在加速趋势形成的同时还提高了自己的胜率。这个提高胜率的方式并不会对盈亏比和交易周期造成影响,因为这是类似于操控利用市场的一种行为,从市场的根基上去改变或影响行情。当然大鳄不只有一个,大鳄与大鳄之间的博弈同样残忍,由于资金体量的庞大很难及时抽逃,输者的代价是巨大的。并且也仅仅是短期内提高一定胜率,效果所持续的时间也通常较短。

B、黑天鹅事件,特别是政策方面的漏洞及实体经济的严重错误,黑天鹅事件即能对大部分人造成可怕的损害,但反过来,他也是相当确定的大机会,一旦发生就会出现极端行情,这样的行情通常是方向单一回撤小,幅度极大,时间极短,同时符合三角形的三个目标。

C、程序化高频交易,可以同时提升三者的效率且能稳定持续,但相应的程序化的成本、瓶颈、入门门槛都较高。

第一,普通的程序化高频交易并不能同时提高三者,也不能持续盈利,唯有站在最顶尖的那一小撮人能够达到,高频率的交易次数及速度决定了所有的策略及程序都能在短时间内分出胜率,赢者通吃,输者连汤都没的喝。程序化的竞争大部分上是同其他程序作战,而人工交易者大部分是同自己作战,两者标准不同。

第二,入门门槛非常高,既要懂交易策略和原理,也要懂软件编写。初级的交易策略和编写软件能力都是不顶用的,要做到一定规模能产生长久利润必须要非常专业。成立程序化高频交易团队起码要三个人以上,普通散户是做不到的。

第三,成本高昂,高频程序化交易可以突破三者的限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速度上的优势,在程序化相互之间的竞争中,哪怕0.01纳秒的差距,最后所得到的利润就千差万别,因此速度最快的程序能够抢在所有的人和程序前面开单,而能提前抢到最优的价位这本身就足以产生大量利润了。而为了追求极致的速度,在硬件成本上的开销及服务器架设上所产生的费用是巨大的,还有测试策略的成本,别说普通人,哪怕是小点的机构也是承受不起的。

第四,程序化的软件和策略是可以迅速叠加的,下一个版本可以站在前一个版本上更优,之间的学习替代成本非常低廉,硬件与策略之间的更新学习速度也非常快。同比培养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而言,其学习成本的优势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程序化高频交易是以额外的巨大成本和高深的入门门槛做为代价去追求极限的速度突破,是从物理上超越所有人而达到盈利的,因此不受到这三者之间的限制。

——————————————————————

九、交易系统评测体系。


由上理论能简单的得出,除了三个例外以外,所有的交易体系都要受到这三者相互制衡的限制,单纯的提高胜率或者其他两个目标并不能保证整体的平衡,也就不具有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必须考虑到整体的结构及自身的特点。

在有了自己的交易系统后,我们就可以用这个理论来评测下自己的交易系统性能是怎样的,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强哪些地方需要削弱的。整个评分体系为每个因素最高给10分,因素效率越高给分越多,全部配满最高总分为30分。

胜率:

0分为0%的胜率

10分为100%胜率

盈亏比:

0分为盈1:亏1比以下

10分为 盈10:亏1 比以上

频率:
10分平均持仓1分钟左右
9分1小时
8分1
7分1个星期
6分1个月
5分半年
4分1
3分2年
25年
1分8年
0分10年

总分值越接近30分或者0分则越不可能达到平衡,整个交易系统越不可能成立。总分值低于或等于15分则为负期望值,越做越亏,总分值越低负期望值越大,正期望值越小。
(考虑到手续费,通货膨胀,实体行业的爆发、房价的上涨速度、等等外在成本因素,理论上超过15分差不多能有正期望值,但实际情况下16分、17分也是亏损的。)

因此在以正期望值为前提且又满足平衡的情况下,三个因素的配比中,


可能的几个组合类型是:

9:9:2(同时大幅调高两个目标)
10:5:5(只大幅调高一个目标)
10:7:3(大幅调高一个目标小幅调高另一目标)

不可能的几个组合类型是:

10:10:10(全部大幅调高所有目标)
1:1:1(全部大幅调低所有目标)
5:5:5(所产生的收益不足以超过时间成本,为负期望值)

整个评测体系是以不可能三角为基础理论,以正期望值为前提,因此可以看到,越是想要面面俱到照顾所有的因素,就越是不可能成立,而分值过低又会变成负期望值。在满足平衡与正期望值的同时总分就最好保持在20分到25分以内,既远离极端又能产生正期望值。

建立交易系统时不要忘记,对于自己所擅长的方面就应该多加利用,例如我耐心较好,愿意等,那么我就可以适当增加时间成本,而我执行率较高能忍受亏损,那么就可以把盈亏比这项给大幅提高,我分析判断力不行脑子不好用,那么就把胜率放弃,专注于提升前两样。以此可能出现的分数组合为 频率6分:盈亏比10分:胜率4分,也是能产生正期望值的,且接近于平衡。

同时也要注意,即使有些组合能产生正期望值也能保持平衡,但并不具有现实意义,要想到很多外在的因素,例如可比性,可操作性,性格匹配等等。

例如:

10:5:5当中,如果胜率为10分的话那显然是不太可能做到的,没有人能持续保持100%胜率。

或者如9:9:2当中,如果频率为2,那么很少有人能把平均持仓时间拿到5年的,可操作性较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1

来自: 昵称41985495 > 《文件夹1》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0条评论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个图VIP年卡,限时优惠价168元>> x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