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体系的建设
提高意识: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VTE的认识与认知
规范诊治: 通过指南规范,指导国内临床实践
深化研究: 通过临床研究,更新临床诊治策略
构建体系: 医院内与院际间的多学科防治与管理体系
加强管理: 业务管理、行政管理、质量控制
加强静脉血栓的防治与管理:策略
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具体实施
医院内VTE防治的实施一:建立体系
院领导、医务处
相关科室、相关人员
医院内VTE防治的实施二:制定方案
循证指南、工作手册
操作细则、操作实施、质量控制
医院内VTE防治的实施三:加强培训
培训内容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和预防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和治疗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
培训方式
学习班、科室会、临床培训
学术会议、国内、国际交流
医院内VTE防治的实施四:方案实施
1. 风险评估
血栓风险评估:VTE风险的评估、基于危险因素,进行危险分层。
相关情况评估:出血风险、其他可能影响血栓预防的因素。
2. 风险处理
血栓预防建议:制定适宜的预防策略、关注患者的出血风险。
血栓预防实施:患者教育、加强监测、动态评估,调整预防策略。
3. 结果评价
预防依从性评估:预防实施的时机、手段、剂量、疗程。
预防效果评估:症状性DVT、症状性PE。
预防安全性评估:出血、过敏、HIT、其他。
4.症状性VTE的处理及出院随访
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具体实施
住院期间需要不断在血栓和出血之间寻找平衡
应告知患者及家属院内VTE的潜在风险
应根据不同危险程度选择预防措施
疑诊与确诊VTE患者的临床管理策略
药物与机械预防方案的正确实施
低分子肝素
普通肝素
磺达肝癸钠
华法林
新型抗凝药物
阿司匹林
医院内VTE防治的正确实施五:深化研究
医院内VTE防治的实施五:更新指南
医院内VTE防治实施过程的具体问题
VTE风险评估和预防
简单问题,专科决定
复杂问题,相关专业会诊
急诊救治的绿色通道
急诊CTPA、急诊超声检查
重症患者的急诊救治、多学科的会诊与决策
通畅的会诊与转诊体系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住院总医师
肺栓塞与肺血管病专业组
心血管外科血管专业组医生
医院领导层面管理
组成多学科专家参与防治管理组
制定符合医院规模的VTE预防措施
需对VTE预防与管理的实施进行督导、评估、改进
需定期在院行VTE知识培训
医院内VTE综合防治措施
与各临床科室进行肺栓塞-VTE学术交流
脊柱外科、创伤外科、关节外科、神经外科、肿瘤科、妇产科、耳鼻喉科、重症监护病房、肾内科、普外科
转变观念
VTE患者预防
入院完成VTE量表评估后进行健康教育并处理
VTE院内防治之治
要做到:每位医师知、专科医师治
有院内VTE治疗规范
有院内VTE治疗流程
有质量评估检查
有重点疑难病例的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
中日医院VTE防治具体实施: 评估及预防
针对不同科室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内科住院患者
脑卒中患者
恶性肿瘤和中心静脉置管
髋关节置换和膝关节置换手术
髋骨骨折和其他骨科手术、严重创伤与脊髓损伤
心脏外科、普外科、妇科、胸科和泌尿外科手术
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和其他手术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
妊娠和产褥期
中日医院医院内VTE防治整体流程
医院内VTE的防治体系建立——学术与管理并行
关于静脉血栓栓塞症真实的临床情况
临床实践中"多发少见"
与每位医生"息息相关"
可防可治:
来自: limingxin1969 > 《普通内外科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