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超重和肥胖造成的主要慢性病的直接经济负担低于美国。原因之一是由于美国肥胖患病率高于我国,美国肥胖患病率由1976-1980年的15%升至2003-2004年的32.9%,我国肥胖患病率由1992年的3.1%上升至2002年的5.7%。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超重、肥胖患病率的上升速度高于美国,美国的肥胖人口比例在1998年至2006年间增长了37%,我国的肥胖人口比例在1992年至2002年间增长了84%。说明肥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一数据来着于瞿屹与赵文华两位资深研究员编著的《肥胖疾病负担的研究现状》一文中有提到。
2、美国的肥胖现状
在过去的20年间,美国肥胖患病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2008年,仅科罗拉多州肥胖率低于20%,2/3的州肥胖率大于或者等于25%,其中有六个州(阿拉巴马州、密西西比州、俄克拉荷马州、南卡罗来纳州、田纳西州、系维吉尼亚州)肥胖率大于或者等于30%。
3、中国与美国的肥胖问题处理差异
合理的公共卫生体系,应该是以健康为主导,以人为本,以社会为基础。然而,我国现行的公共卫生体系,却是以疾病为主导,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机构为基础的重治轻防。
美国比较注重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但是在引导国民健康的生活方式方面非常不足。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是美国的病态肥胖人群非常庞大。这是美国高热高糖的速食行业和加工食品工业加上其低收入消费者缺乏锻炼的结果。病态肥胖导致各种长期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每年耗费国家巨额的医疗费用。
据了解,就我国目前而言,所谓的减肥手术,如抽脂术等,以及一些减肥药等都没有纳入医保范围,并且,尽管大多数综合性的大医院都设有营养咨询门诊,但设立减肥门诊的医院却极少,看门诊的患者也非常少。
我国居民肥胖相关的手术量也呈现增长的趋势。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
手术减肥对于身体局部的脂肪细胞减少有比较强的针对性,而药物治疗大多是促进全身的脂肪代谢,或者是抑制食欲,两种手段有一定的区别,并且尤其先天不足。在运动和与饮食无法改善肥胖问题的基础上,有必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权衡而选适当的手术。
在减少体重而减肥的问题上,除了特殊高危肥胖病人(如BMI在40以上者),我们还是认为运动和饮食是减肥的首要手段。通过促进身体活动和调整膳食结构等生活方式的干预来减少体重,不仅安全有效、低医疗费,而且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第二部分 关于肥胖并发症及预防
肥胖症患者往往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和葡萄糖耐量异常;肥胖是影响冠心病和死亡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值得警惕的是,中心性肥胖症患者要比全身性肥胖者具有更高的疾病危险,当体重指数只有轻度升高而腰围较大者,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就增加。防治超重和肥胖症的目的不仅在于控制体重和腰围本身,更重要的是肥胖与许多慢性病有关,控制肥胖症是减少慢性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一个关键因素。调查显示:男性腰围达到或超过85厘米,女性腰围达到或超过80厘米,其高血压患病率是腰围正常者的2.3倍;男性和女性腰围分别为≥85厘米和≥80厘米,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腰围正常者的2-2.5倍;腰围超标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检出率为腰围正常者的1.8倍;腰围超标危险聚集着的患病率为腰围正常者的2.1倍。有此可见,控制腰围十分必要。
"控制腰围"的意义首先在于培养我国居民的健康意识,其次是预防肥胖及其相关的慢性病。这对提升国人的人口体质、综合素质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全民健身日"属于国家政府立法规定,国务院批准的活动日。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全民健身日的设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既是对中华民族实现百年奥运梦想庄严时刻的最好纪念,也是进一步发挥体育的综合价值和社会功能的需要。鉴于我国居民的健康状况、疾病谱、生活方式特点,"全民健身日"的设立有着重要意义。全民健身日的设立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慢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和全民范围内的环境支持。
该建议涵盖了食品安全,平衡膳食、减少意外伤害、身体活动的诸多方面,对我国开展肥胖干预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从原则上讲都是可以参考应用的。比如,建议学校设立体育课和增加户外活动设施的可及性,在我国就有很好的工作基础和可行性。但是其环节、内容、程序等还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三部分 中国肥胖的问题分析
首先,在判断个体是否肥胖方面,BMI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不能准确反映内脏脂肪的情况,而需要结合腰围值来判断。另外,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偏胖,说明大多数人在关心自己的体重,但不一定知道适宜健康的体重范围,而往往采用其他的评判标准在判断自己的体重情况。
WTO早已经将肥胖确定为疾病状态,但在我国,由于文化等因素的原因,很多人不把肥胖确定是病,也不认为因为体重问题值得去医院;另外,如前所述,我们目前还缺乏专业的机构和医生可以就控制体重方面提供安全的、容易接受的、有效的方法。
平衡膳食是控制体重的重要途径,但平衡膳食不等于简单的节食。而大多数节食的人不能保证基本的营养需求,短期内可能有助于体重的下降,但往往忽视了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美国研究人员对一些坚持节食的减肥人士进行了调查,虽然这些调查对象在4-6周的时间里确实能减掉一些体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人的体重又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甚至比减肥前更胖。
刚开始节食的时候,体重的减少主要是消耗掉了糖元,只有当身体适应了规定的饮食后,它才开始消耗脂肪和肌肉。而缺少运动的减肥者,消耗掉的将会是肌肉,而不是脂肪。但是人不但节食,而且节水,身体可能会因脱水引起电解质紊乱,危及健康。而久坐不动的人,节食减肥后身体开始变得虚弱。在规定饮食期一过,脂肪迅速地死灰复燃,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胖子便一个个"重新崛起",甚至可能创下自己体重的新纪录。
当身体适应了节食的状态后,就会提高对能量的利用效率,降低新陈代谢率,从而使再次减肥更加困难重重。
油壶的推广主要目的是让居民对油的使用有个量的概念,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适量用油的健康意识,是个长期的健康教育过程,对肥胖的预防也应该是长期的行为改善的结果。除了控油壶和限盐勺,我们也在不断开发更多的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