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感悟红色历史、传承抗联精神,在国庆假期期间,哈尔滨工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士特色班师生联合第一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寻迹东满抗联魂・青春建功新边疆"延边红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沿着红色足迹追溯历史记忆,在实地调研中感受时代发展,让青春在沉浸式学习与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
10月7日上午,实践团队首先前往延边革命烈士陵园。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全体成员怀着崇敬之心瞻仰革命烈士,向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英雄们致以深切缅怀。随后,团队走进延边革命纪念馆,系统了解东满地区抗日联军的奋斗历程,重温革命先辈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守信仰、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深刻感悟抗联精神。
[画像:image-20251009171609-31][画像:image-20251009170527-22]
当日下午,实践团队奔赴图们口岸,实地探访铁路与大桥口岸,以及边境线界碑。站在口岸边,成员们直观感受到国界的庄严与边疆的稳定。大家结合史料与现场观察,交流探讨图们口岸在边疆防务、对外贸易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理解"守护好祖国边疆"的深刻意义,也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画像:image-20251009170527-23][画像:image-20251009170527-24]
离开图们口岸后,实践团队前往延边州博物馆,开启对延边地域发展与抗战历史的深度探寻。馆内丰富的展陈内容,串联起延边发展的完整脉络。在抗战历史展区,泛黄的战地文书记录着抗联战士的战斗指令,锈迹斑斑的武器装备承载着浴血拼搏的记忆。成员们一边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一边驻足仔细观看展品,不时相互交流感悟,进一步加深了对延边"红色基因"与"发展韧性"的双重认知。
[画像:image-20251009170527-25][画像:image-20251009170527-26]
10月8日上午,实践团队前往延吉太兴红色小镇,开启"红色历史+乡村振兴"主题调研。在太兴红色小镇,团队首先深入了解当地作为曾经贫困县的发展变迁史,以及其背后承载的延吉红色记忆——从革命时期的支前贡献,到新时代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一段段历史让成员们对"红色基因赋能发展"有了更具象的认知。
[画像:image-20251009170527-27][画像:image-20251009170527-28]
期间,团队与太兴红色小镇刘镇长展开深入交流。刘镇长详细介绍了当地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的实践路径,以及了科技如何为农业赋能,让成员们切实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也深刻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作用。
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还开展了与本地居民面对面交流调研。从"中朝口岸对当地生活的影响"到"这些年家里的住房、收入变化",从"红色故事的代代相传"到"对未来乡村发展的期待",大家在拉家常式的对话中,收集到最鲜活的基层发展案例,也真切体会到延吉百姓生活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此次延边红色实践活动,通过寻迹抗联历史,坚定了党支部成员的理想信念;通过见证边疆发展与乡村振兴成果,让大家切实感受到当今中国的和平繁荣与人民生活的幸福美好。未来,支部成员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把红色精神融入学习与科研中,以青春之力投身国家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哈工大学子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