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日报报系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汽车报 中国能源报 健康时报 证券时报 国际金融报网 讽刺与幽默 中国城市报 新闻战线 人民论坛 环球人物 中国经济周刊 民生周刊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周刊 人民数字

旗下网站

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球网 海外网 人民图片 人民视觉 人民网研究院

为"一老一幼"托起稳稳的幸福(人民时评)

周珊珊
2022年09月23日08:4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为"一老一幼"托起稳稳的幸福(人民时评)

"一老一幼",牵动亿万家庭。日前在辽宁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的牡丹社区,同大家谈起这一人们普遍关切的问题:"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们越来越长寿了。要抓好老龄事业、老龄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服务。孩子们现在都是宝,要加强对下一代的养育、培养,确保身心健康。"

养老托育服务业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老年人口将以年均约1000万人的规模持续增长;目前,约有35%的婴幼儿家庭存在入托需求,但入托率仅为5.5%左右。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和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人民群众对于养老托育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养老托育服务业面临较多困难,亟待含金量高的帮扶措施。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房租减免、税费减免、社会保险、金融、防疫等支持措施,涉及6方面、26条具体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积极回应市场关切,既有利于帮助市场主体降低成本、纾困解难,又有利于切实帮扶养老托育服务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待。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制定实施《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到适时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再到印发《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一系列政策举措陆续推出,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回应养老和托育之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专章部署。一项项规划部署,一次次制度完善,助力我国养老托育服务政策体系不断健全。

"一老一幼"是民生保障的重点。近年来,从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到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再到多渠道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着力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我国坚持补短板、增供给、提质量,扩大养老服务社会参与,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迈出坚实一步。各地区各部门增加养老托育普惠性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也应看到,我国养老托育服务还需进一步补齐短板。要以"一老一幼"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必须正视供给总量不足、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专业化程度不高、体制机制创新相对滞后等问题,加大专业设施供给,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平衡充分、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从长远来看,织密养老托育民生保障网,不断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服务需求,也有利于培育经济新动能。据预测,"十四五"时期老年群体消费将持续迸发,逐步形成万亿级大市场;托育方面还需要新增托位450万个,带动的投资和消费规模均超千亿元。抢抓机遇,发展壮大相关产业,就能在解决好养老托育问题的同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一老一幼"系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地市级的城市(区)编制了整体方案,制定土地、住房、财政、投融资、人才等政策措施。多措并举、不弃微末、久久为功,积极探索新路子,高水平做好养老托育服务工作,就一定能营造更加安心舒心的生活环境,为"一老一幼"托起稳稳的幸福。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23日 第 05 版)

(责编:李丹、张静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天津两会侧记丨牢记嘱托 深学笃用 海河儿女奋楫扬帆谋新篇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希望的种子已经播下,从代表委员到1400万海河儿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学笃用、敢于担当,正朝着新的目标大步向前,为辉煌灿烂的明天砥砺奋进...
"来津报备"可在线办理 "津心办"随时填更省事
近期很多市民和来津人员都很关心来(返)津报备的问题,天津政务服务移动端"津心办"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最新上线"来津报备"功能,来(返)津人员不用再跑腿去社区,随时随地在任意一端掌上报备即可...
精彩图集
  • 冰雪运动"破冰"进校园
  • 不负春日好时光 樱桃花开俏争春
  • "小兔拔拔"叫响地里的"金疙瘩"
客户端下载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数据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信息保护 |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2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评论
  • 分享
  •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返回顶部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