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日报报系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汽车报 中国能源报 健康时报 证券时报 国际金融报网 讽刺与幽默 中国城市报 新闻战线 人民论坛 环球人物 中国经济周刊 民生周刊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周刊 人民数字

旗下网站

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球网 海外网 人民图片 人民视觉 人民网研究院

我国城镇居民每100次出行中,约有30次由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完成

两轮出行为何越来越受青睐(美丽中国)

本报记者 韩 鑫
2025年09月22日09:0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核心阅读

因便捷、灵活等特点,以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为主的两轮出行,越来越成为人们短途通勤与休闲生活的选择。两轮出行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更推动相关产业向智能化、可回收等方向升级,带动全产业链绿色转型。

作为一种绿色、便捷的交通方式,经过多年发展,以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为主的"两轮出行",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超2亿辆,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我国城镇居民每100次出行中,约有30次由两轮出行完成。

两轮出行,为何越来越受青睐?

绿色高效出行,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碳减排

"凭借灵活、高效的特点,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成为更适合城市中短途出行的交通工具,加之健康生活和绿色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两轮出行方式持续普及。"中国自行车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文玉说。

《2024两轮绿色出行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全国城市居民的自行车单程平均骑行时间从12.6分钟增长至13.88分钟。在早晚高峰时段,选择两轮出行能节约通勤时间,实现绿色、高效出行。

在如今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机动车更加普遍的背景下,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在日常通勤、中短途出行等方面展现出明显的经济和时间优势。

近年来,两轮出行持续为降低能源消耗和改善空气质量作出贡献。《报告》显示,全国每日因两轮出行而减少的碳排放约1万吨,以百公里油耗8升计算,相当于节省汽油约660万升。2023年,两轮出行共计减少碳排放429.25万吨,这一减少量转化成节省下来的环保成本,总计约2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骑行文化兴起,骑行活动激增,"边骑边游"为两轮出行注入新活力。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骑行爱好者超1800万人,超1亿人次经常性骑行,骑行逐渐成为社交新热点。

共享出行壮大,"轨道+骑行"更加普及

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一环,助推两轮出行市场蓬勃发展。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共投放超1200万辆共享单车,平均每天有2400万人次选择骑行共享单车。如今,北斗技术与共享单车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用户找车换车的便利性,提升用户的骑行体验。

"过去一年,美团共享两轮车总骑行里程超百亿公里,累计减少碳排放逾58万吨。"美团共享两轮车相关负责人说,调研发现,共享单车用户中,约23%的骑行行为替代了汽车等出行方式。

同时,城市运力不断更新,让"轨道+骑行"更加普及。建设"风雨连廊"、增设停车设施、试点分区停放......近年来,各地多措并举,做好做优轨道站点周边骑行接驳设施与环境,通过推进两轮出行与轨道交通无缝衔接,促进城市绿色出行。

《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全国轨道公交站点周边自行车骑行活动占比呈稳步上升趋势;同时,全国轨道周边电动自行车骑行服务占比2022年增长13%,2023年进一步增长11.3%,增长势头迅猛。

郭文玉表示,与自行车相比,电动自行车的使用频率提升更迅速,表明其特点更加满足城市短途接驳的需求。

两轮出行有望持续火热,带动行业绿色发展

两轮出行,还在持续向绿而行。

使用绿色能源。快速换氢、续航100公里......今年6月,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首批200辆氢能共享单车投入市场,市民扫码便可骑行。相比传统电动自行车,氢能自行车具有快速加氢、长续航里程等特点。

迈向绿色循环。当前,我国自行车存量大、更新快,废旧自行车数量多、回收压力大。"在粤港澳大湾区,自行车整体回收率约25%,其中共享自行车领域表现突出,基本实现废旧自行车100%回收再利用。"业内专家建议,应加快构建专业私有自行车回收平台,为居民提供便捷回收服务,挖掘自行车的转化价值。同时,要制定统一的回收标准与规范,加强引导与监管,深入推进行业绿色发展。

"如今,两轮出行已从单一的出行方式发展为更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更多人习惯用骑行解锁城市风景、用线路轨迹描绘出城市轮廓。"郭文玉表示,随着相关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人们环保意识进一步加强,两轮出行有望持续火热,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2日 14 版)

(责编:段思齐、麻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聚焦产业就业 推进乡村振兴
"今年前9个月我家收入一共3.1万多元,仅通过土地流转种植马铃薯和在基地干活,收入就增加了1万多元。"在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东梁乡东梁村,村民王建明掰着手指算起丰收账。...
提升人居环境 发展特色产业
戴上眼镜,躺在沙发上,眼前出现虚拟场景:自己仿佛在飞跃高山峡谷,雄鹰不时从身旁掠过,风声呼呼作响。忽然,一个360度的大转体,让人发出惊呼,倍觉兴奋。...
客户端下载

热门排行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数据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信息保护 |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评论
  • 分享
  •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返回顶部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