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0月10日电(记者许晓青、陈潇雨)以"链接世界舞台,融合产学创新,共谱中国音乐剧新章"为主题,10月7日至10日第四届上海音乐学院国际音乐剧节在上音举办。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著名歌唱家廖昌永寄语:"音乐剧是全世界人民共享的艺术形式,我们要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汲取文化精髓与智慧,同时以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文明互鉴,让中国音乐剧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
上音国际音乐剧节,堪称我国国内音乐剧领域的年度盛会之一,今年吸引了海内外音乐剧行业代表人物、各院校代表及艺术爱好者等齐聚一堂。
廖昌永在开幕致辞中回溯了上音国际音乐剧节的成长轨迹:自2022年创办以来,这一平台始终秉持"和毅庄诚"的上音校训,求真务实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并逐步成为推动国际交流与行业发展的重要纽带。
他还感慨道,从事音乐剧这项工作的使命,在于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汲取文化精髓与智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自主知识体系;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以文明互鉴,促进文化更加繁荣。
谈及上音音乐剧专业20余年的发展,廖昌永坚定地说,上音始终在借鉴中坚持中国特色,以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关注学生就业与市场适应度,更通过校地、校企合作和引进行业导师等方法,深化产教融合。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主任安栋教授则详解了本届音乐剧节的创新之处。本届音乐剧节的工作坊从以往的"表演"升级为"创、排、演",覆盖范围也从上海拓展至全国。
"很多教师回到学校后需要指导学生排演、设计剧目,单纯的表演培训不够用。"安栋解释,升级后的工作坊更贴近基础教育一线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在剧目课程分享方面,近年来上海涌现的原创佳作《风声》《锦衣卫之刀与花》《长安十二时辰》《海上钢琴师》悉数入选,且传授内容各有侧重。
安栋还介绍说,目前上音已针对重点原创音乐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开展剧本研讨,持续推动以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为内核的创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