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低空经济正式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人机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研发、仿真与测试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在这一高度技术密集的领域,从气动仿真、飞控测试到大规模场景模拟,每一个环节都对计算性能、数据存储与系统稳定性提出了极致要求。戴尔凭借从前端Dell Pro Max工作站到后端PowerEdge服务器...
面对百度APP日均数千亿PV、超百PB数据规模带来的巨大挑战,我们完成了数据仓库的系统性升级。本文详细阐述了通过"两步走"策略解决资源压力、处理延迟和架构瓶颈的全过程:第一阶段聚焦日志清洗环节的稳定性与成本优化,第二阶段实现实时离线链...
随着低空经济正式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人机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研发、仿真与测试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在这一高度技术密集的领域,从气动仿真、飞控测试到大规模场景模拟,每一个环节都对计算性能、数据存储与系统稳定性提出了极致要求。
面对百度APP日均数千亿PV、超百PB数据规模带来的巨大挑战,我们完成了数据仓库的系统性升级。本文详细阐述了通过"两步走"策略解决资源压力、处理延迟和架构瓶颈的全过程:第一阶段聚焦日志清洗环节的稳定性与成本优化,第二阶段实现实时离线链路解耦、核心数据隔离及计算框架容错能力提升。
在实时竞价(RTB)广告系统中,广告出价模块作为连接广告主需求与流量匹配的核心枢纽,需要将广告主的营销目标(如转化率、ROI)转化为动态竞价决策。作为竞价机制的中枢神经,广告出价不仅直接影响广告主的投放效果,也是广告排序分的关键组成模块,进而影响平台侧的流量分配效率。
巡检是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保障基础设施可靠性、效率、安全性和合规性的核心环节。运维管理人员要不断地结合季节变换、业务调整、系统年限、技术更新等,动态优化巡检的细节,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vivo 浏览器为应对多场景金币激励需求及旧架构流量、IO等痛点,升级福利中心架构。服务层面拆分流量与业务,打造金币集散中心;数据层面分库分表、拆解大表并优化流水设计;通过仲裁系统和软事务保障数据一致性。改造后,系统可支撑千万级DAU,性能稳定提升,物理存储成本降低,解决了流量与存储压力,成为高可用可复制架构,且将持续迭代保持竞争力。
如今,云栖大会已成为云计算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风向标。会上,英特尔与阿里云联合发布了一系列基于最新至强6处理器的云实例与存储方案,并深度披露了双方在CXL(Compute Express Link)内存池化技术、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等方面的联合创新成果。
面对海量数据的迁移挑战,我们需要一款高吞吐、高性能、可扩展,且支持文件一致性灵活比对的迁移工具。我们对业界常用迁移工具进行了深入调研。为此,我们决定依托团队自研的 Kirk 数据迁移服务,进行功能升级与优化,从而满足高并发和多样化的数据迁移需求。
近日,备受瞩目的2025中国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CAMET论坛在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盛大举行。华为以"跃升城轨智能化"为主题,携智能化解决方案和自主创新实践成果重磅亮相,全面展示了其在城轨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前瞻洞察。
近日,华为坤灵以"助力中小企业跃升智能化"为主题,正式发布智能医疗场景方案,瞄准的正是中国医疗体系中最关键却也最薄弱的一环——区县医院。
本文先从整体视角介绍迁移方案设计与实施全流程,后续将通过系列公众号文章,对数据迁移技术细节、数据验证方法体系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度拆解与分享,诚邀大家关注并提出宝贵指导意见。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在当今科技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单打独斗的模式已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技术挑战。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华为常务董事汪涛的主题演讲,如同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华为生态建设的大门。
近日,2025华为坤灵秋季新品发布会盛大召开,华为坤灵智能医疗场景方案正式发布。这一方案瞄准基层医疗的数智化转型痛点,提供数字诊疗平台、智慧诊室和智慧病房三大解决方案,以数智化助力普惠医疗。我们通过实际测试,从开局部署、数据读写、影像阅片、远程会诊等多个维度,全面体验了该智能医疗场景方案的实际表现。
今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在上海启幕,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发表题为"以开创的超节点互联技术,引领AI基础设施新范式"的主题演讲,正式发布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和集群。
2015年8月26日,Rambus Inc今日宣布推出用于RDIMM与LRDIMM 的R+ DDR4服务器内存芯片组RB26,该芯片组拥有优异的性能与高容量,能够充分满足企业与数据中心服务器市场的相关需求。作为R+芯片系列的首款产品,RB26是一种符合JEDEC规范的增强型内存模块芯片组,旨在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可靠性与功率效率加速数据密集型应用,包括:实时分析、虚拟化与内存内计算。
在过去2年里,中桥调研咨询针对中国数千人次的最终用户做了大量调研。综合这些调研数据和分析,中桥认为以下10点将是2015 年的IT大热点,并驱动着中国市场IT投资和IT管理流程的变革。在中国经济快速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向服务驱动转型的过程中,新IT在快速成为数字经济的新引擎,改变着传统行业格局和产业链价值的再分配。
2014年7月31日,在中国计算机学会、国防科技大学的支持下,由DOIT传媒、存储在线主办的"2014中国闪存峰会"在北京亮马河饭店隆重举行,来自第三方调研机构、专家学者、行业用户、厂商代表和意见领袖等多方人士齐聚一堂,从不同角度深刻探讨闪存技术如何促进政企组织的业务创新。
隶属于Micron(镁光)旗下,领先全球内存及存储品牌Crucial(英睿达),在2012年将Ballistix铂胜高性能游戏内存引入中国市场,并在DIY玩家群体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成为了游戏爱好者、硬件爱好者、超频发烧友们关注的焦点,掀起一股PC内存的个性风暴。
IBM FlashSystem全闪存阵列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如何把闪存的基本存储原理与企业应用匹配,让企业感受到闪存无以伦比的性能和承载能力。" 事实上
据国外媒体报道,IBM今日公布了其闪存计划,其中包括投资10亿美元用于研发闪存技术和使用固态硬盘的一系列系统。IBM将通过这项计划将闪存应用到数据中心之中。像大数据那样的技术开发项目将令闪存成为企业的主流存储技术,因为企业需要利用所谓的"热数据",即需要实时使用的信息。Fusion-io、EMC、NetApp和其他存储厂商也都已经制定了闪存存储战略。
混合闪存/磁盘阵列初创厂商Nimble Storage已经加入了思科的服务器合作伙伴渠道,通过其阵列以一个VDI参考架构承诺提供低成本的桌面虚拟化。专注VDI的存储产品数量一天天在增加。我们已经有Tintri、Greenbytes和Whiptail。Avere已经在里面,还有惠普、Oracle、NetApp、Tegile和很多其他厂商。
随着新的SandyBridge-EP处理器发布,英特尔已经将PCI-E 3.0的普及提上了日程。那么在规格上,下一个将要升级的则要算是DDR3内存了。
随着新的SandyBridge-EP处理器发布,英特尔已经将PCI-E 3.0的普及提上了日程。那么在规格上,下一个将要升级的则要算是DDR3内存了。
近日,全球第三大内存芯片厂商日本尔必达公司无预警地向东京地方法院提出破产保护申请。目前,该公司债务达到4480亿日元(约合55亿美元),也成为日本制造业历史上负债规模最大的破产案。
IBM System x3100 M4(258262C)将可靠性和简便的安装与创新的管理技术相结合,并且以极具竞争力的入门级服务器价格提供稳健性能,是中小型企业和公司首选的服务器产品,从而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成本。
让服务器等IT设备变得更加节能环保一直是整个业界努力的大方向之一。虽然目前已经有众多备选方案,但这些方案想要实施却需要大笔资金和巨大的变革。现在,一种新技术似乎可以用一种更加平和和渐进的方式达成这一效果。
随着高端处理器的推出,处理器对内存系统的带宽要求越来越高,内存带宽成为系统越来越大的瓶颈。内存厂商只要提高内存的运行频率,就可以增加带宽,但是由于受到晶体管本身的特性和制造技术的制约,内存频率不可能无限制地提升
在6月份的Top500排名中,最新的百万兆次级超级计算机是期待已久的位于德国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工厂的"Jupiter"系统。我们终于对这台混合CPU-GPU机器的性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尽管其配置的一些细节仍未公开确定。
据悉,Intel与HPE-Cray联合打造的超级计算机Aurora的运算速度日前得到了Top500组织的正式认可,已经超越了百亿亿次(EFlop/s)的里程碑。根据日前在汉堡举行的ISC 2024年会上发布的最新Top500榜单,Aurora的高性能LINPACK(HPL)基准运算速度为每秒1.012 exaFLOPS。
近日,国际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咨询委员会宣布了第11届亚太区RDMA编程竞赛结果,上届冠军队,来自中国的西北工业大学队蝉联本次RDMA编程竞赛的冠军;南开大学队和香港中文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港中文澳国立联队获得本次竞赛的第二名。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这次分享的主题,将围绕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介绍一下高性能计算场景下面临哪些存储问题,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一下百度内部的高性能存储实践经验,第三部分介绍百度沧海是如何解答这些存储问题的,最后是一个客户案例。
近日,武汉高性能计算大会2022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计算机学会(CCF)、CCF武汉共同主办,武汉长江计算科技有限公司、长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联办。大会以"算力新高,数创未来"为主题,旨在通过聚合高性能计算生态,传递高性能计算的行业应用创新和产业生态进展。
面对时代的各种变化、各种不确定性、各种新需求,技术仍是我们最确定的应对之法。在新数据时代的变革中,浪潮服务器致力于成为客户身边的"数据专家",实现高效实时的数据分析,保障业务弹性扩展,提高投资回报率,实现客户数据价值的最大化,浪潮将和用户一起,面对未来发展趋势,使数字化转型更成功。
新华三通过异构计算、高可用计算、高性能计算、弹性计算、边缘计算、智能计算管理平台六大计算创新构建智慧计算体系,满足全场景计算需求,加速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与变革,助力客户构筑智能未来。
近日,在IPF2020大会上,浪潮提出,面对"新基建"趋势,基础设施成为核心,数据成为基础元素。浪潮存储基于"云存智用,运筹新数据"的理念,提出存储平台战略,重点发展分布式存储和闪存存储等新存储,升级七大极致能力,为企业基础设施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支撑和服务,为智慧经济注入数据强心针。
11月19日,在丹佛2019全球超级计算大会(SC19)上,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进行了主题演讲,并宣布了NVIDIA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最新动态与成果。这些成果表明,NVIDIA正在将自身能力赋能给更多生态伙伴,推进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全面发展,同时帮助人工智能专家、数据科学家更高效地开展工作。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产品提出挑战物理极限的要求,高性能计算逐渐在航空航天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工程计算与仿真,提高产品迭代效率、降低成本。本论坛主要围绕运载工具、卫星、航空器、航空动力装置等高性能计算应用主题,立足建立正向自主研发能力,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报告,主要针对可压缩空气动力学、燃烧、传热、多相流、计算性能优化等方向应用交流,促进航空航天领域技术交流和高性能计算应用发展。
如今,HPC和AI系统正在由以CPU为核心向以数据为核心转变,CPU/GPU计算、网络计算和存储计算的协同设计将会是通往E级高性能HPC和AI计算中心的必经之路。网络和存储正在变成分布式的CPU和分布式的内存,成为分布式计算单元的一部分。这个转型解决了旧的HPC和AI系统存在的瓶颈问题,为实现更高性能及更大规模的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近日,在国际超算大会期间,NVIDIA宣布支持Arm CPU,为高性能计算行业开辟了一条全新途径,以构建具有极高能效水平的百万兆级AI超级计算机。
4月25日,2019 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19)总决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在海创大连科技交流中心隆重举行。至此,ASC竞赛正式走过了它的第八个年头。
今天(4月23日)是全球瞩目的ASC19全球总决赛第三天,经过前两天的系统搭建与调试工作后,20支队伍进入了正式竞赛阶段,向总冠军宝座发起最后冲刺。上午十二时左右,组委会公布了第一项赛题HPL的成绩,在3000瓦功耗约束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代表队以每秒50.21万亿次浮点运算的成绩打破了赛会纪录,在HPL赛题单项成绩上排名第一。
超融合现在依然很火,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超融合今年上半年的市场情况。大家都知道,超融合的交付形态有4种,一种是HCIS,即我们常说的HCI一体机,第二种是HCI参考架构,第三种是HCI软件,第四种是HCI即服务。
超融合并非新的概念,它的背后是长期以来,数据中心资源高效利用和低成本运营的驱动。数据中心的传统建设方式是计算、存储、网络、基础软件分层建设,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各层互相解耦,独立扩展,独立采购方便,存在的问题是规划复杂,在建设之初,就要规划后未来3~5年的业务需求,设计好存算网的配比。
面对时代的各种变化、各种不确定性、各种新需求,技术仍是我们最确定的应对之法。在新数据时代的变革中,浪潮服务器致力于成为客户身边的"数据专家",实现高效实时的数据分析,保障业务弹性扩展,提高投资回报率,实现客户数据价值的最大化,浪潮将和用户一起,面对未来发展趋势,使数字化转型更成功。
新华三通过异构计算、高可用计算、高性能计算、弹性计算、边缘计算、智能计算管理平台六大计算创新构建智慧计算体系,满足全场景计算需求,加速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与变革,助力客户构筑智能未来。
近日,在IPF2020大会上,浪潮提出,面对"新基建"趋势,基础设施成为核心,数据成为基础元素。浪潮存储基于"云存智用,运筹新数据"的理念,提出存储平台战略,重点发展分布式存储和闪存存储等新存储,升级七大极致能力,为企业基础设施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支撑和服务,为智慧经济注入数据强心针。
创新模块化设计、预制化生产、乐高式建设,AI加持运维和运营——华为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实现数据中心极简、绿色、智能和安全,引领数据中心建设新趋势,让建设和运维更简单,建设工期、建造质量、设计性能、E2E造价可控,助力客户商业成功。本期#∑co时间#,聚焦模块化数据中心这一话题,就华为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进行分享和交流。
企业业务的云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对数据库系统和核心应用的迁移过程中,对虚拟化技术、性能、数据可靠性、管理便利性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对系统及应用软件管理员的技术水平和人员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促使IT的基础架构正经历从传统架构到超融合基础设施的演进,以应对企业业务云化带来的新挑战。
SmartX作为国内领先的超融合厂商,日前正式发布了SMTX OS 3.5版本,全面涵盖双活集群和备份容灾这两大增强的数据保护支持,以及块存储服务、虚拟化管理、运维管理等关键功能,使得超融合架构支撑企业最核心业务成为了可能。
在由中国超融合产业联盟召开的"超融合技术架构"论坛上,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和联盟理事长单位的紫光旗下新华三集团(以下简称新华三)携手联盟成员共同推出了国内首个《超融合技术白皮书》。
近日,在全球权威的咨询与服务机构IDC最新发布的《IDC中国超融合市场跟踪报告,2017Q4》中,华为超融合基础设施FusionCube凭借其优异技术表现获得2017年中国超融合市场份额第一,市场份额同比增长率超过200%。笔者看来,华为超融合FusionCube又双叒叕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事实上,作为一款发布于2012年的产品,多年来华为FusionCube在不断升级与迭代的同时,也不断收获来自行业的各项荣誉。
本周,戴尔公司在戴尔科技大会2018(Dell Technologies World 2018)推出了两款超融合基础设施(HCI)产品,分别为:一、VxRail,与VMware Inc.的vSAN和vSphere虚拟化软件集成;二、VxRack SDDC,与VMware Cloud Foundation 2.3以及用于本地IT即服务(on-premises IT-as-a- service)的云管理和自动化软件集成。
超融合基础设施(HCI)在数据中心领域已经非常流行,但讲道理,它并不是对每个用例都适合。超融合基础设施最大的缺点是缺乏灵活性。这种供应商预配置的系统可以在单个节点上提供经过整合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资源,然而不是所有的工作负载都是相同的。有些应用程序需要大量的存储,而另一些应用程序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此外,超融合基础设施依赖于虚拟化,以此让多个应用程序可以共享相同的有限资源。
近日,SmartX 2018年渠道合作伙伴大会陆续在广州、上海、北京依次举行。大会以"变革焕新生路,合力覆格局"为题,不仅全面展示了SmartX的技术和产品的独特优势,同时也向合作伙伴展示了SmartX深耕超融合市场的渠道策略,以及联合上下游共同打造超融合市场的决心。
互联网行业对超融合基础设施(HCI)的兴趣,在某种意义上取代全闪存阵列成为了近几年的热门话题。企业、组织相继将兴趣转向HCI,原因多数在于它所带来的简单性。用户不再愿意(或被迫)花时间规划、构建和实现围绕独立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组件设计的三层架构。HCI将这些功能融合到单个设备中,似乎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近日,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中国软件定义存储(SDS)及超融合存储(HCI)系统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1年第四季度》报告显示,软件定义存储(SDS)在2021年同比增长45.5%;超融合存储系统(HCI)实现41.1%的同比增长;结合整体企业级外置存储市场来看, SDS和HCI的硬件出货占比仍在逐渐上升,目前已经接近48%的市场份额。
智能时代的来临,使得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综合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浪潮采用6台AS13000(总容量超过1.6PB)为临沂高新区视频监控二期项目提供软件定义存储平台,满足了其建设智慧园区、平安园区的管理需要,让存储技术成为城市管理的好伙伴。
浪潮软件定义存储AS13000成功中标清华大学高分辨率计算摄像仪器高通量在线采集存储系统采购项目,为这一目前全球视场最大、数据通量最高的光学显微仪器提供存储支持。其中,共40个节点的AS13000存储系统应用于控制28台高灵敏度相机进行高通量数据的并发采集和存储,提供高达20.16GB/s 的存储带宽和5PB存储空间。
DSS2018上,浪潮提出在云数智驱动的新数据时代,超大规模/大规模数据中心不断推动存储基础设施做出根本性改变。EB级容量、亿级IO、弹性架构、AI智能管理,已成为浪潮超大规模软件定义存储(Large-Scale SDS)的关键词。
9月1日,中科曙光与NetApp共同发布了全新软件定义存储产品家族HyperStor,其实在今年2月中旬,双方就曾签署合作备忘录,在软件定义存储领域共同发力,所以此次HyperStor的发布也可以说是"对上次誓言的兑现",意味着该合作计划正式开花结果。
戴尔基于英特尔E5-2600 v3处理器平台的新一代13G PowerEdge服务器在北京正式发布,首批戴尔13G PowerEdge服务器包括PowerEdge R730xd、R730和R630机架式服务器、M630刀片式服务器和T630塔式服务器
巡检是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保障基础设施可靠性、效率、安全性和合规性的核心环节。运维管理人员要不断地结合季节变换、业务调整、系统年限、技术更新等,动态优化巡检的细节,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数据中心空气冷却系统能效指标ECR的提出,该指标完善了机房环境-制冷系统-数据中心的能效评价体系,对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备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潜力。
第四次工业革命又称智能革命,是新一轮的技术产业变革,围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ML)、人工智能(AI)等核心技术展开。随着这些技术的快速进步,对算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CPU、GPU等芯片的热设计功率(TDP)、机架功率密度、数据中心能耗和建设规模不断提升。
AI需求的驱动促使数据中心设计向适应高功率密度转变。例如,Meta拆除了一整栋在建建筑,因为这是他们多年来一直使用的低功率密度的旧数据中心设计。相反,他们用全新的 AI-Ready 设计取而代之。
数据中心即服务先驱ECL宣布,在其位于加州山景城的MV1设施中,交付了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氢气作为主要电源的数据中心。该公司还宣布,由Hyperwise Ventures领投的额外1000万美元资金将用于加速研发,扩大公司的全球足迹。
构成现代数据中心及其高效运营方式的庞大技术格局正在迅速演变,成本管理迅速成为所有服务提供商永恒关注的问题。下面概述了CSP扩展现代数据中心的五个优秀实践。
2月15日,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在其官网发布文生视频模型Sora。该模型可以遵循用户文本指令,生成长达一分钟的视频,包含细致情景、多角度镜头。此外,该模型还能根据静态图像生成视频,并精确将图像内容动画化。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无论是在架构、技术还是运维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有效地支持了互联网和云计算过去10年的繁荣。展望未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原生等技术和业务的驱动下,数据中心网络该向何处发展是专业人士们必须考虑和面对的问题。该文结合行业发展测未来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的发展趋势如下:
本文以3种数据中心典型冷却设备为例,分别介绍了对应的国家能效等级标准及相关节能政策,分析了自然冷却风冷冷水机组的产品特点及其在数据中心冷却架构中的特殊性,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对不同能效等级的冷却设备进行了全寿命周期的节能性与经济性分析,最终给出了设备选型及能效等级考核的相关建议。
AIGC时代为数据中心运维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数据中心运维需要积极拥抱变革,加强技术学习和创新,建立安全防护体系,培养跨领域人才,以应对AIGC时代的挑战,实现数据中心运维的高效、安全和智能化。
数据中心作为高显热的大型计算机房,IT设备全年散热能耗巨大。根据Uptime最新报告指出,全球大型数据中心年均PUE为1.59,其中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比大于30%。空调系统能耗是制约数据中心PUE值的关键因素,通过空调系统架构的创新,降低空调系统能耗,是未来数据中心走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恒久的主题。
1)单机房架构的核心是"全连接":所有的操作都是在一个区域里,不存在跨域;2)机房迁移方案的设计目标是:平滑迁移,不停服务;可以分批迁移;随时可以回滚;3)想要平滑的实施机房迁移,临时性的多机房架构不可避免;
数据中心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数字化时代的神经中枢,支持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传统的数据中心中,冷空气通过充斥着计算、网络和存储系统的机架被加热后,通过冷却设施捕获并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