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长清区多部门联合检查。
济南市长清区多部门联合检查。
一段时间以来,涉企行政检查过频过乱问题反映比较集中。今年4月初,山东推出《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21条措施"),全面规范涉企检查的事项、标准、程序、方式和行为。
半年来,这些规范措施的落地效果怎样?企业感受如何?哪些方面还需提升?大众日报·大众新闻记者分三路,走访济南、烟台、菏泽等地数十家企业,了解他们的感受和诉求。
入企检查频次降了
"五一之后,只来过一次,是提前约的"
不久前,在济南市长清区某中医医院有限公司,执法人员对企业开展了一次执法检查。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检查是由当地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局、医疗保障局三家联合检查。
记者在山东省涉企行政检查平台"鲁执法"上看到,此次联合检查结果显示"通过检查"。
据了解,作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各部门日常的涉企检查都须通过"鲁执法"平台提前报备,平台将对同一企业前后7天的检查计划进行合并。经不同单位确认匹配成功的,向检查人员推送联合检查信息,同一时间开展入企检查,减少重复检查。
在烟台金海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室墙上,贴有一张醒目的二维码,上面写着"公务人员入企请用‘山东通’扫码"。
公司总经理邹德志说,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后,执法人员入企需先扫码。检查完后,企业可以对检查进行事后评价。"如果对检查不满意或有意见建议的,企业可通过‘爱山东’平台反馈。"
"扫码入企"和"事后评价",正是"21条措施"中健全完善涉企行政检查全流程规范机制中的内容。
"21条措施"实施半年来,企业感受如何?
山东百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承公介绍,过去不同部门来企业检查是各来各的,"有时候一周来三拨检查的,车间里吊着重物都得停下来配合。"如今,感觉检查频次减少了。
"今年五一之后,只来过一次,还是提前预约。"山东国九堂现代医药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华亮说,现在检查是多个部门一块来,而且征询企业时间。"什么时候企业不太忙了,执法人员才来检查。"
山东稻香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志朋,对涉企行政检查最大的感受是,执法部门的服务意识比以前强了。比如,企业财务人员有时会因对金税四期软件操作不当,造成系统预警,"税务部门来检查的时候,会带着专业人员,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山东对桥智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伟芳说:"相关部门在一次对公司食堂的安全检查中,发现燃气灶存在安全隐患,并未直接罚款,而是讲解法规要求,指导更换合规设备。"这种"先提醒后处罚"的柔性执法减轻了企业负担。
山东正在加快推进"鲁执法"平台部署应用。2025年,依托"鲁执法"平台,全省7000余个执法主体的年度检查计划等全部纳入备案管理。截至8月底,备案年度检查计划5061个、专项检查计划1027个,联合检查2.51万次,减少入企次数3.15万次。
企业期盼"少检查+好服务"
某市入企联合检查率最低的区县
仅有2.12%,最高的39.09%
记者走访中发现,各地涉企行政检查的次数减少,但有的企业反映,各部门联合检查率仍有待提升。
关键在于部门内部和跨部门之间缺乏协同整合。
在同一部门有多种监督职责的情况下,部门内部各处(科)室之间仍存在"应合未合"。济南一家食品有限公司反映,10天内,市场监管部门对其分别就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商品量计量和市场计量行为两个检查事项实施检查。
跨部门联合检查"应合未合"。某油气开发有限公司反映,在4月22日至5月15日的16个工作日内,先后被消防、应急、市场监管部门检查3次,其中两次检查间隔仅3天。
从实际情况看,不同地区的联合检查率差距较大。例如,根据山东某市各区县、市直部门实施联合检查情况统计,联合检查率最高的区县达到39.09%,最低区县仅有2.12%。
其次,还有的企业反映,不同层级、不同部门重复检查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例如,某地建筑企业反映短时间内被不同层级执法部门检查同一事项,8天内先后被城管局、街道办以"建筑垃圾处置"一个事由实施两次检查。某国际旅行社被某地文化和旅游局在16天内实施两次检查,而两次检查的事由均为"旅行社业务监督检查"。
此外,企业对执法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济南巨能液压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长友指出,涉企行政检查要既懂法又懂行,"查出问题后告诉我们‘改什么、怎么改、达到什么标准’,这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李长友更期待政策落地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好政策不悬在空中,而是化作滋养实体经济的"及时雨"。
李长友的观点并非个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企业对涉企行政检查的期待已从"少检查"转向"好服务",对"监管+服务"的需求更多了。
山东某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交通运输部门在公司检查时常涉及运营安全、线路运营指标等,但实际上公交公司对场站建设、线路优化、补贴到位等方面有着更多的诉求,有的问题单靠交通运输部门解决起来比较困难,还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解决。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部分企业对服务的需求十分旺盛,有医保定点药店希望执法人员加强日常监督监管,指导企业在合法合规经营的前提下,保证上传材料的严谨性,避免影响医保基金支付。
"希望未来政策在减税降费、合规指导等方面进一步发力。"韩伟芳提到,公司适老化产品出口需应对多国标准,若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合规培训,将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
防止问题反弹
平台建设、技术赋能可让检查更透明
当前,涉企执法的突出问题得到一定纠治,但也有企业担心,专项行动过后,问题会不会反弹?如何提高执法人员能力和素质,提升执法水平?
从各地的探索来看,通过平台建设、技术赋能,可以让涉企行政检查更透明,实现企业减负与执法增效双赢。
"鲁执法"平台的深度应用是典型案例。以济南市长清区为例,当地借助山东省涉企行政检查平台,整合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安全检查等高频检查领域事项,形成覆盖26个行政执法主体的115个联合检查场景,涉及279个联合检查事项的涉企行政检查联合场景清单。
"截至9月8日,我区联合检查率为51.1%。"长清区司法局局长王新勇介绍。
放眼济南市,覆盖281个检查事项的检查联合场景清单有序运行,424个涉企检查事项、1.72万名执法人员全部纳入涉企行政检查平台管理,让检查流程更透明、协同更高效。
除技术手段外,"21条措施"中提到"深化分级分类监管改革",山东各地正在探索。
以长清区正在探索的"信用画像"举措为例,当地根据基础属性、经营状况和监管执法三个维度,将所辖和所管企业分为低风险(A类)、一般风险(B类)、较高风险(C类)和高风险(D类)四类,合理确定对企业的检查比例和频次。
"对A类企业坚持‘无事不扰’,探索实施非现场检查等宽松监管措施;对B类企业,按常规比例和频次开展抽查,定期推送风险提示;对C类企业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在各类监督检查中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对D类企业实行严格监管,有针对性地大幅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长清区司法局副局长郑付伟说。
在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层面,提升人员素质是关键。记者了解到,对此,各地正通过清退、培育等方式提升队伍水平,像江西全省清理了不符合行政执法条件的人员2648人;山东省青岛市清理了不符合行政执法条件人员351人。
司法部正在研究制定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健全执法人员准入和退出机制,坚决杜绝不具备资格的人去执法。
山东各地执法机关开展分类分级分层教育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素质能力。
山东财经大学齐鲁企业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鑫建议,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相关措施要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还需要尽快推广典型经验,鼓励各地市积极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规范执法新模式、好经验;确保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将涉企执法的规范性、满意度等纳入对地方和部门的重要考核评价体系。(刘玉凡 修从涛 田汝晔 廖 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数据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信息保护 |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