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山东枣庄市增强防灾救灾能力
"数字哨兵"助力防汛
本报记者 王 者
"咚咚咚......"8月份的一天夜里,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叩开山东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聂庄村村民刘堪廷的家门。
"刘大爷,一会儿有大暴雨,您家后墙根那处排水口容易堵塞。"村里的网格员杨红霞带着工具候在门外。
一查看,排水口果然被堆积的淤泥和落叶阻塞。抄起铁锹,杨红霞和刘堪廷忙活起来。不一会儿,排水口便被清理通畅。
几十公里外,市中区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一片灯火通明,电子大屏上200多个闪烁光点组成了一张动态监测网。
"以前最怕暴雨突降,村里的大喇叭喊破喉咙也赶不及,如今,有了精准预警,工作安排有条不紊。"市中区应急管理局应急救援保障中心主任李洪彬说。
精准预警来源于科技赋能。去年,枣庄市应急管理局上线了智能AI防汛抢险救援应急叫应平台,系统依托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及时通过语音呼叫和短信将暴雨预警重点推送给低洼地带居民,提醒他们做好预警准备。同时,平台会对辖区网格员下达一对一入户排查提示,实现灾害预警"入户到人"。
"永安镇雨势增大,赶快准备应急物资。"收到平台提示,杨红霞又奔向村里的应急救援点,准备救生衣、应急食品等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2023年,永安镇建立起20平方米的应急救援点,储备有灭火器、抽水泵、救生衣、应急食品等物资。截至目前,枣庄市已在全市范围内建立73个应急救援点,年底将实现全市村(社区)全覆盖,形成"15分钟应急圈"。
不仅如此,枣庄市还充分利用公园、学校、文体场馆等公共设施和场地空间,建设"平急两用"应急避难场所。
"紧急通知,预计1小时后有强台风登陆,请居民立即前往人民公园避难场所!"......周日下午3点,市中区人民公园,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广播,一场台风预警演练打破了公园午后的悠闲。
广场上正在跳舞的队伍迅速散开,网格员李桂兰立刻掏出手机:"呼叫楼栋长,统计人数,疏散社区居民。"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冲向广场一侧的仓库,搬运帐篷、急救包等应急物资。不到一小时,200多名群众都已转移至指定区域。
"平时"是公园,"急时"是避难所,人民公园应急避难场所是市中区重点打造的"平急两用"示范性工程,公园内的水、电、标识、建筑等配套都专门进行了改造提升,新建的仓库内储备有急救用品、饮用水、灭火器、沙袋等应急物资,周边还配套有应急医疗设施,可以满足近万人的避难需求。
在枣庄市,像人民公园这样的"平急两用"场所如今已有20多处。"平时用得着,急时用得上,心里很踏实。"李桂兰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9日 19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数据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信息保护 |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