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SCP-CN-3969的调查报告仍在审核中。

基金会试图终结世界末日发生的可能性。很不幸的是他们成功了。

[フレーム]

[フレーム]








SCP-CN-3969

END OF ESCHATOLOGY

末世无闻

>> 查看无障碍模式 <<


评分: +626

著作信息


[フレーム]

END OF ESCHATOLOGY

末世无闻


作者:OxygenNine OxygenNine

特别感谢(排名不分先后):MrPasserby MrPasserby Dr Hormress Dr Hormress Sirius Dawn Sirius Dawn Re_spectators Re_spectators

所使用的图片原始版本(按顺序排列):

  1. "634工程可能的进行地点":https://pixabay.com/zh/photos/industry-lost-places-factory-1801661/
  2. "[已编辑]活动期间的SCP-2000核心复制区上方":https://pixabay.com/zh/photos/yellowstone-geyser-steam-6707019/
  3. "Site-62A区,2010":https://pixabay.com/zh/photos/building-abandoned-floors-interior-6214718/
  4. "Area-634,航拍,1951":https://pixabay.com/zh/photos/pollution-environment-drone-aerial-4796858/
  5. "试爆示意图":https://www.qiuwenbaike.cn/wiki/%E5%B8%83%E9%AD%AF%E8%AB%BE%EF%BC%88%E5%9D%91%EF%BC%89,图片来自NASA
  6. "Area-CN-27,2025":https://pixabay.com/zh/photos/train-room-space-empty-dirty-820262/

其余图片为自摄或自制。可参见SCP-CN-3969艺术设定集:此处

均满足CC-BY-SA协议要求。


更多



评分: +626














最高优先级命令

监督者议会


助理研究员 Gernica:根据监督者指挥部的直接要求,你已被授予访问基金会机要文件数据库所需的的一切权限,凭证有效期为7天。

监督者议会希望你对一不明异常 SCP-CN-3969 进行调查,并总结出详细的描述文档和调查报告。人工智能作业员 Tidal.AIC 将会协助你进行这一任务。该异常似乎与基金会曾进行的某个大型工程项目有关,但相关档案均已散失,原因不明。由于任务性质特殊,我们无法安排更多人员协助。

其余信息将由Tidal.AIC告知。












研究笔记 - 1-01


我现在正在组织语言试图表达我收到上面这条消息时有多震惊。

自我介绍一下,我,Dr.Gernica,刚结束培训三个月,现在在这个具体经纬度都不知道多少的破站点帮导师搞一个理论项目,然后晚上刚吃完饭手机响了,打开这个邮件花了20分钟输了5次验证码,然后就是这条200个字不到的信息,发件人是监督者议会官号。

我刚确认了一下,SCP列表,那个几千行的玩意,所有的"[权限不足]"全都变成了项目代号。全跟网络小说一样随便看。

这[已屏蔽]是开什么国际玩笑?

研究笔记 - 1-02


还有,为什么我刚才在备忘录写的东西被当作研究笔记写进这个文件了?我还删不掉?不会吧。









@Dr_Gernica,我想你应该对"我可以让你知道更多内情"这件事感兴趣。

可太[已屏蔽]感兴趣了我亲爱的助理AI总结小助手,立马把你知道的所有情报告诉我,如果可以的话再向O5们转告一声我干不了这活,谢谢。

好的。首先,SCP-CN-3969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异常,基金会的保密条例要求对此类异常的调查必须由单人进行;其次,由于项目本身的异常性质,常规的调查方式,例如成立一个专门团队之类的,是不可能起效的。总的来说,这次任务只能由你完成。

对于你的后一个要求,很抱歉我无法从命,因为我也没有联系监督者议会的权力;只有在调查结束后,我才能向他们发送报告文档。

啊,好,行,那到底是什么异常性质......必须得让我来干这活?

继续看下去,你会知道的。


SCP-CN-3969


版本 1 / 1(最新),最后编辑于2025年9月24日 23:01:29

项目编号:SCP-CN-3969

项目等级:Pending/Thaumiel

特殊收容措施:暂无。针对SCP-CN-3969的Gemini级别调查已经开始。在调查完成后,将评定SCP-CN-3969的项目等级并制定收容措施。

描述:SCP-CN-3969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基金会进行的一大型工程及科研项目,代号为"UDEM工程"。

SCP-CN-3969的原始档案以及UDEM工程的各类文档大部分均已遗失。文档遗失的原因目前仍然未知,但可以确信这是某种人为的掩盖措施。由于无法得到UDEM工程相关人员的确切名单,且发现其保密措施包括特殊的信息抹除机制,通过常规手段对SCP-CN-3969进行调查已被认为不可能。

cn3k-1.png

UDEM工程可能的进行地点之一,摄于内华达核试验场,1994。

在前期对SCP-CN-3969开展常规调查时,意外发现与SCP-CN-3969有关的文档、资料极大部分含有认知危害或逆模因效应。之后的实验表明,SCP-CN-3969相关信息的各类效应似乎与认知者数量呈正相关:了解SCP-CN-3969的人数越多,其逆模因效应愈发明显;反之,在认知者极少的情况下,SCP-CN-3969的逆模因效应减弱,并不再具有认知危害。

因此,Gemini级别调查被特别设立,其目的为通过对调查者数量的控制提高信息的保真度。这一任务将在数天后得出成果。

尽管没有正式记录,仍可以从许多离散的文献或资料中推测出UDEM工程的存在。目前已知的、可信度较高的信息包括:

  • 多个基金会部门参与了此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是物理学部(核物理系与量子物理系为主)、工程部以及末日学部;
  • UDEM工程似乎试图建造一大型设备/结构/建筑,直接目的是替代SCP-2000;
  • 与SCP-2000等重要工程一样,监督者议会直接决定此工程的重大事务。
  • 需特别注意的是,UDEM工程的最终产物,即 SCP-CN-3969-Thaumiel,似乎已经完成/非常接近完成,但由于某种异常效应/人为破坏,UDEM工程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停止,且参与者接受了记忆删除。

作为对SCP-2000的替代,SCP-CN-3969-Thaumiel(或称UDEM工程产物)对基金会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因此,对SCP-CN-3969展开非常规调查是必须的。




真希望赶紧把这事了结了......Tidal.AIC,我们应该从哪开始?

我已经找到了一些可能与SCP-CN-3969有关的资料。这些资料被埋进基金会的深层数据库之中,用常规手段很难发现。而且正如描述文档所言,它们的逆模因效应十分严重,已经到了不打记忆强化剂就几乎无法记住的程度。

你可以先看下这些还算是能看的文件,我会先试试能不能清除掉其他文件的逆模因和认知危害。




关于SCP-2000近期情况的报告 [绝密]


1950年8月12日,黄石工程管理员William Fritz,黄石国家公园
原件已直接发送至监督者议会

[…]

第三部分:不稳定性

cn3k-2.png

1949年7月,[已编辑]活动期间的SCP-2000核心复制区上方。SCP-2000在半年后完全恢复其功能。

SCP-2000作为在20世纪初建造的地下设施,其设计寿命(1000年)已经被证明不可能达到。根据黄石工程最乐观的预估,SCP-2000将在五十至一百年后完全无法使用;即使是现在,对其进行的功能测试也进展不利,关键子系统Bright/Zartion人类复制机已经无法将基因复制的准确率提高到97%以上[39-40];SRA阵列的无故障运行周期也下降到了1990小时(平均值)。

显而易见,SCP-2000的不稳定性在近几年,特别是1949年7月[已编辑]在黄石公园的活动之后,愈发地严重。我们确信在未来数年内,黄石已经不能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道可靠保险而存在;相反,若不彻底修复SCP-2000,其不稳定性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巨大的隐患。例如,SCP-2000对全球灾难的监控系统已经出现了数次误报情况,虽然没有导致更危险的自启动,但仍是一个巨大的危险信号。

我请监督者议会额外注意:除了因工程技术问题导致的不稳定性,SCP-2000还有一个巨大、且更为复杂的不稳定性。即:SCP-2000的基本原理。

我在这里并不想讨论忒修斯之船悖论之类的复杂问题,然而,目前SCP-2000的表现实在无法说服我们能信任这一原理——批量复制人类并重建世界——能够起效。通常情况下,SCP-2000的可靠性能保证它能如此间接地拯救世界,但问题是:它并不可靠。

深入调查SCP-2000底层原理可行性的工作已经开展。目前,黄石工程的大部分人都认为SCP-2000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它的作用原理。它毕竟太间接、太不稳定了:重建世界的任务被交给一群复制人,而将会发生什么没人知道。Dr. Christopher Zartion MD在SCP-2000第126维护周期总览报告的末尾向我们发出了预警:SCP-2000的生命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短得多。

再来关注SCP-2000在今年7月发生的一系列事故......

[…]




摘要: 在黄石工程管理员William Fritz发布上述文件数天后,SCP-2000再次发生重大故障,23个子系统中已有17个无法正常运行;对SCP-2000的修复提升至基金会A类紧急事务,并随即召开了黄石工程全体紧急峰会。

会后,William Fritz向监督者议会提交了如下文件,此文件被认为是促使监督者议会开启UDEM工程的关键。全文如下:

William Fritz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长岛
1950828

O5-1
[未解密],俄亥俄州

监督者议会:

你们听说了SCP-2000最近的事故。黄石工程委员会通过Thaddeus Xyank博士最近的工作了解到了我们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子系统的运行状况:一切都不容乐观。事实上,我们不得不做出最悲观的预测,认为SCP-2000最终被停用不是在五十年或更久后,而是在寥寥几年之内的将来。

基于此,有人或许会认为我们应该建设新的SCP-2000设施。然而,这一想法是经不起推敲的:造成SCP-2000表现不佳的本质原因不是我们的工程技术不善(尽管必须承认,在SCP-2000设计上的许多缺陷是可以避免的),而是它的本质原理。SCP-2000本身就是一个脆弱的末日工程,即使我们有信心在数千米深的地下躲避核弹或反物质,它仍不是一个足够好的末日保险机制。

我们基于如下事实做出以上推断:

(一)末日学部所提出的可能的末日情景中,75%涉及地外文明、神性、超形上学、奇术等超出目前认知的物理学等超科学因素。由其中一种或多种导致的末日情景将不可能为SCP-2000所应对;

(二)即使是在目前理论范围内可解释的末日情景,也有天体撞击、超自然生物危害等难以应对的因素。由此类因素导致的末日情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应对,但文明存续的几率渺茫;

(三)从基金会目前的情况出发,建造一个SCP-2000所需要的资源必然导致一系列不可控问题,且工程周期已远远长于原SCP-2000的修复周期,"末日真空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

委员会的建议是:由基金会启动一个新的工程计划,探索建立完全稳定的、绝对可靠的末日保险机制的可能,即末日学部所提出的"终极降神"(Ultimate Deus Ex Machina,UDEM),并由它彻底取代SCP-2000。末日学部认为,尽管基金会可能没有能力建造UDEM,但以UDEM为最终目标建设的新保险机制将会极大程度上改善SCP-2000给我们带来的尴尬处境。

我个人了解到,全球超自然联盟最近计划开展新的核试验。考虑到我们所处环境的不稳定因素逐渐累积,议会或许应该尽快决定相关事宜,并指派人员进行前期工作。

您忠诚的,
William Fritz

文件送达监督者议会后,立刻进行了一次监督者集体会议以表决关于建设UDEM,即"终极降神"的提案。由O5-1提出的#2280号提案被全票通过。

一致认为,1950年9月1日为UDEM工程的启动日期。




似乎没有什么关于工程本身的实质性信息?

事实上,O5议会集体通过了这一提案就已经表明UDEM工程对当时的基金会之重要意义。从这一点出发,搜集相关的信息会更容易。我已经找到了一些零散的会议记录和工程文件,但我想你需要的应该是更为概括性的文件——类似于计划书之类的东西。

考虑到可能的认知危害效应,你应该去找站点主管要记忆增强剂和模因疫苗了。

那你觉得有没有可能......这些文件的异常性质本身就是线索?

你说的不无道理,毕竟常规的加密方式足以应付大部分机密信息。尽管我每次完成任务都会被清除大部分记忆,我仍然可以告诉你:在我已知的信息里,没有基金会曾特意给自己的数据库附加信息危害的先例。




摘要:UDEM工程在1950年9月进入前期研究工作。包括基金会物理学、天文学、量子力学、奇术学、末日学等27个学科部门立项研究UDEM的可行性;数月后,研究方案在Site-62汇总,但最终的UDEM方案迟迟未能确定。在监督者议会的授意下,次级峰会(O4议会)开展以确定最后的研究方向。

关于Site-62次级峰会的记录 [绝密]


1950年12月26日,Site-62,[数据删除]
cohaf_3.png

Site-62A区,2010。

音视频影像19501226-E982-A0027-1 | Site-62次级峰会现场

前言:建设"终极降神",即UDEM的提案由监督者议会在数月前提出。

经过数月的理论研究,目前认为UDEM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出现了关于理论路线的分歧。主流的观点分为两类:以物理学家为主的参与者,包括William Fritz,认为应当发展量子物理基础理论,并建设基于现代物理的UDEM设备;奇术学理论的研究者们则认为UDEM需要基于战术神学和奇术学。

此次峰会旨在彻底确定UDEM工程的技术路线。

与会者名单:

  • 监督者议会成员:O5-1,-2,-12;
  • William Fritz博士(峰会领导人);
  • Scott Nathaniei主管;
  • Webster Sherwood博士;
  • Christopher Zartion博士;
  • Prokopiy Fedorov博士;
  • 其余137名在相关领域有贡献的A级人员。
» 开始转录 «

视频记录开始。Site-62会议室内。

William Fritz博士
记录开始了吗?好,那我就直入主题了:我觉得我们应该把这个问题赶紧处理完比较好。这几个星期,我,还有你们(看向物理学部门的与会者)每天能睡够四个小时就谢天谢地了。

Scott Nathaniei主管
我相信这次峰会可以解决你们的学术争端。我同时也感谢监督者议会能够来到会议现场,但考虑到我们时间紧迫——根据Fritz的说法——或许大部分人都希望尽快进入议程。按照惯例,Fritz,你先报告一下UDEM计划目前到底出了什么分歧。

William Fritz博士
好的。(翻阅文件)就像我们所熟知的那样,前期理论工作的困难在于确定研究方向。

我们的方向目前有两个,一个是物理学部门所坚持的——先进行基础物理研究,包括粒子物理学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后投入应用;一个则是奇术学与战术神学部的方案,他们认为UDEM不可能由非异常原理制造,因而建造奇术与神学设施将会是计划的下一步。

这两个方向,经过财务部门考虑,所需要的投资都是天文数字。基金会不可能两线作战,因此必须尽快决定研究路线,并在末日真空期到来前——也就是要在十年内完成整个工程。

Fritz的发言结束后,会议现场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Scott Nathaniei主管
呃,Fedorov,你先说还是Wood先说?

Prokopiy Fedorov博士
我先说吧。我们都知道基金会的物理学进度已经领先帷幕外约五十年,近十年最大的成果是通过对AdS/CFT对偶的部分证明成功描述了量子引力,由此间接地实现了ToE。

然而,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之间仍有一个矛盾未被解决,即:AdS/CFT对偶依然允许量子力学违反贝尔不等式,这与广义相对论完全矛盾,因为这意味着超光速的信息传递依旧是可能的,而且甚至在宏观层面上有可能。在1946年进行的一系列实验验证了此结果。

物理学部门在最近几年的理论探索中,逐渐发现此佯谬——即各种意义上的量子超光速问题——逐渐成为,嗯,用那个经典的说法就是"物理学大厦上的一片乌云"。如果我们希望达成完美的万有理论,就不得不想出办法解释这一点。

Fedorov浓厚的俄罗斯口音让与会者们听到一半才发现他是在说英语。Sherwood博士表现出不耐烦,并在Fedorov的停顿中打断了他的发言。

Webster Sherwood博士
抱歉打断一下,Fedorov博士,这些和UDEM有什么关系吗?

Prokopiy Fedorov博士
我正要说这个。读过科普书的人都知道:相对论预言超光速必然导致时间倒流,然后就是祖父悖论和蝴蝶效应之类的老问题,但物理学部最近的研究,尤其是苏联站点的一些研究分支最近的进展相当......有颠覆性。在莫斯科Area-RU-21的一些高能物理设施最近的实验推翻了之前ToE的一些结论,包括亚原子层面的超光速现象。

来说回你的UDEM。UDEM的本质是以不变应万变,绝对保险地从源头避免一切末日。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思路不可能是SCP-2000那样被动地"防御"K级情景,而要主动出击,最好能掐死K级情景的一切根源。

William Fritz博士
关键就在于此处。我也认可你的看法,但物理学如何帮我们完成这一壮举?

Prokopiy Fedorov博士
别急,我马上就说到这个了。Fritz,在得到UDEM计划的确切要求后,我们和你们末日学部进行了一些交流。就像几天前我们讨论过的那样,K级情景的发生总是需要一些关键的"因素"——而最令我感兴趣的是,这些因素间的关系理论上是能用数学进行描述的。

William Fritz博士
是的,这也是末日学的一个基础概念。但创建K级情景数学概率模型需要的条件很严苛,光是算力就难以估计。

Christopher Zartion博士
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末日学部好像已经搞出来一些基础模型了吧?哦,抱歉打断你们的发言。

Prokopiy Fedorov博士
对,就是他们说的那个"基于数论的末世论",大概是这样的:导致末日的因素,或者用末日学的术语——末日因子,最简略地说,可以表示为一系列维度极高的、描述概率的希尔伯特空间中的向量。转化为实际应用则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如何判定或检测末日因子,即测量其具体参数;二、如何改变末日因子,即改变其具体参数。

William Fritz博士
是的,如果我们只知道末日因子的几个参数,模型只能预测K级情景发生的大致概率;但随着模型精度的增加,我们得到的结果变愈发清晰,精确到哪一年会发生什么事这样的地步。

Webster Sherwood博士
你说到了这种理论预测K级情景什么时候会发生,或者怎样发生,但我们需要的是掐灭这些末日因子。

Prokopiy Fedorov博士
"掐灭"末日因子,事实上也就是让末日因子与宇宙"坐标轴"正交——这样,末日因子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就成为一个零向量,通俗来说就是它们对我们的宇宙产生的影响降到零。

Webster Sherwood博士
那怎么改变......你说的这些参数?

这句话说完,Webster Sherwood博士在接下来接近一分钟都没得到回答;Fedorov一言不发,缓缓地扫视会场,手里不时心不在焉地翻一下桌子上的纸张和文件夹。终于,在差不多有人忍不住要打破沉默时,Prokopiy Fedorov开口了:

Prokopiy Fedorov博士
困难之处在于此。怎么改变它?怎么改变我们宇宙的命运?用纯物理学的方法,在此之前有人想过这种事可能吗?

我们的文明是一个混沌系统,任何微小的扰动都可能导致对未来情况的预测,更别提定向干扰了。现在把视野放大到整个宇宙的复杂程度上,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从头掐灭末日发生的可能性?如果决定末日到来的那个事件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决定了,又如何逆转它?你们,哪怕是奇术学部和末日学部,有想过这件事的困难程度吗?

奇术学部的文件我看过了,他们的方案就是搞一个至高神过来,要么请一个要么自己造一个,需要用上全世界50%的GDP,引发帷幕破碎并且联合目前已知的绝大部分GoI。很不礼貌地说,我打心底看不起这个方案。我们要UDEM保证人类千秋万代、永久留存,但却把它建在一个非人类的基础上,这简直就是对我们自己极大的讽刺。

Fedorov这一次发言可谓语出惊人。在死一般的沉默后,Sherwood博士看了周围一圈奇术部门的成员,决定自己站起来反驳他。

Webster Sherwood博士
Fedorov,我对你的这番高谈阔论失望透顶。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受了苏联那些无神论宣传的影响,但你的低级错误确实令人啼笑皆非。我现在就问你一句,为什么你会觉得你的物理学能比我们做得更好?有本事就把你自己的方案拿出来给我们看看。

Prokopiy Fedorov博士
你以为我没有方案?我当然有。

Fedorov从桌子底下搬出一个特大号的行李箱。他打开箱子,然后搬上来一大堆文件夹,这个出乎意料的回复令与会者们纷纷惊奇地看向彼此。Fedorov拿起最上面的那个文件夹:

Prokopiy Fedorov博士
1949年2月,物理学部基于一种全新的理论——正是由Area-RU-21的实验结果逆推而来——进行了一次秘密的学术讨论。基本上是一场异想天开的头脑风暴,但很巧的是,我们的课题中确实有个和UDEM差不多的东西,其余的还没解密,当作理论储备存着。

这个课题的代号是"榫卯Mortise-Tenon"。它描述了一个理论上可行的退相干历史引导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几乎随心所欲定向地决定过去的历史。在我们接到开展UDEM工程的要求后,第一时间复盘了一下这个课题,得出结论:能用。

Webster Sherwood博士
......那,这个全新的理论,到底是......

Prokopiy Fedorov博士
决定过去的历史,就我们所知,只有一种办法。

会场再次沉默下来,这次的沉默持续的时间比哪一次都长,所有人都知道只有一个可能,但没人敢说出来,毕竟这是在太离谱了。

William Fritz博士
你们......要违反相对论?

Prokopiy Fedorov博士
(微笑)想想也知道物理学没办法自己砸自己的脚的......但有时候,我们确实可以假设自己正在违反相对论。

在局部上。





研究笔记 - 1-04


已经看了好几篇文档了,毫无头绪。

Tidal.AIC声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你被选中,大概是你有什么特殊的天分,比如考核的记忆测试得了满分什么的",但老实说,我确实不知道怎么调查这个玩意。

认知危害阻抗药物就在我旁边,这玩意吃了之后头疼的很,但不吃这玩意头可能疼的更狠。真受不了。

研究笔记 - 1-05


相当沮丧的是,那些SCP列表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尤其是那些没标明有模因危害的。别问我怎么知道......

另外,呃,我的个人社交也报销了。保密嘛,理解。




致Fedorov博士:

物理学部赢了。监督者的指示特别提及了"不希望UDEM有奇术成分"。你和你的那群胡子拉碴的苏联人拿下了这次竞标成果。
我想我没什么可说的了,希望基金会能把你的那些奇思妙想执行到位。祝好运。

Webster Sherwood





摘要:在Site-62的次级峰会举行完毕后,监督者议会以10赞成 - 3弃权高票通过物理学部的"榫卯"方案,UDEM工程转入理论验证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这一工作在Prokopiy Fedorov博士的领导下很快完成。工程学部加入UDEM部门协议,并随即择址启动前期基建。





研究笔记 - 1-06


青海,呃......还有内华达。我现在找到的文件基本上就是这俩地方的,都是些工作报告。能看出来基金会的保密工作做的相当不错,几百页翻完了我愣是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建造粒子加速器?造粒子加速器干什么,这看的我越来越头疼......

UDEM现在被分了个正式点的代号——634号工程。我感觉这听起来不太像基金会起的名字。

其他的线索......核物理学家,还有前沿物理学家们几乎都被调往内华达的一座神秘基地。卫星图上那里只是一片沙漠,被拆得挺彻底的。伯克利实验室被他们挖了个干净,尤其是核化学的专家们——职位最高的是西博格(Glenn Theodore Seaborg),就是那个超重元素领域大神,他似乎与监督者们进行过直接会面。

当然还有一些设计图纸,虽然我看不懂......好吧,无论怎么看,他们更像是在造核弹而不是造什么机械降神。




监督者议会:

最近的工作相比于之前来说有那么一丝的不顺利。

我们低估了634号工程的复杂度,当然,事情没严重到无法推进的程度,但物理学部表示他们确实有点缺人手。Fedorov告诉我应该尽量把那些有潜力的前沿物理学家们找过来,他可能没意识到参加634号工程的学术团队已经相当庞大,再招下去甚至可能要影响帷幕的稳定性。

另外,Christopher Zartion博士告诉我,我们或许要考虑让航空航天部门也参与其中。在与Fedorov讨论后,出于AN-███.1的性质,末日学部确认这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可能导致634工程需求的资源进一步增加。

较详细的报告会在几分钟内送达。作为很可能是基金会在本世纪最重要的工程,我由衷地希望监督者们给予634号工程更高的优先级。

William Fritz


致William Fritz博士:

议会注意到报告暴露了634工程在实施上的一些缺点。建议在Area-634开展次级峰会。

控制,收容,保护。

监督者议会





Christopher Zartion?那位生物什么什么部来着的部长?

是的。Christopher Zartion博士是生物科技研究和研发部部长,参与设计了Bright/Zartion人类复制器的早期版本。他出现在634号工程的管理层毫不令人意外。

但为什么是他提出要让航空航天部门也参与634工程——而且,整个634号工程似乎也没有生物学部什么事。

Christopher Zartion博士在SCP-2000建造和维护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他涉猎的领域也不止生物学。可以说,除了William之外,他是最了解SCP-2000的人,没有之一。显然,他可以避免634号工程的产物,即UDEM(SCP-CN-3969-Thaumiel)出现和SCP-2000一样的致命缺陷。

难不成他要把整个装置搬到太空?

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另外,我找到了监督者议会所说的次级峰会的记录文档,应该能解释一些你对634号工程的疑惑。





关于Area-634次级峰会的记录 [绝密]


1952年1月4日,Area-634,内华达
cohaf_4.png

Area-634,航拍,1951。

音视频影像19520104-C230-K8281-5 | Area-634次级峰会现场

前言:

[无关部分省略]

......在监督者的授意下,此次峰会旨在解决634号工程建设前期的诸多问题。同时,将由峰会集体投票决定监督者议会关于提高634号工程优先级的提案是否提供,该提案在议会投票中因连续三次6赞成 - 6反对 - 1弃权平票搁置。

与会者名单:

  • 监督者议会成员:O5-1,-4,-5,-9,-10,-11,-12;
  • William Fritz博士(峰会领导人);
  • Christopher Zartion博士;
  • Prokopiy Fedorov博士;
  • Thaddeus Xyank博士;
  • Lowell Henry Piedmont博士;
  • Laurel Foster联络员;
  • Dunn Patience勋爵;
  • Xenia Moore博士;
  • ██████ ███████;
  • ████ ██████;
  • [████]
  • 其余███名在相关领域有贡献的A级人员。

备注:

此文件转录了次级峰会的第一次集体会议。

此次会议旨在确定如下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
(一)AN-███.1的试爆问题:由于重聚变弹的巨大威力,一直认为不可能进行地表核试验;对于验证AN-███.1构型可行性的方案出现了数种构思。由于AN-███.1的首枚试验弹即将完工,峰会必须尽快决定其试爆方式。
(二)UDEM系统的部署方式。由于UDEM是一个一次性系统,其部署方式,包括建设、维护和触发,都必须在极端条件下保证起效。
(三)其他一些常规的问题,包括溯源性量子密钥的具体设计、内华达高能物理研究设施的维护等议题,将在一系列次级峰会的小型会议中解决。

» 记录1-52-52770 «

[省略44分钟的转录]

William Fritz博士
但我们讨论的是AN-███本身的威力问题,Moore博士,你如果坚持要进行地下核试验的话,得考虑一下这东西把整个地壳当做裂变燃料的可能性。

Xenia Moore博士
关键在于我们计算出的爆心温度,Firtz,你也是承认这一点的。这个温度有可能够烧掉整个大气层,但让硅和铝什么的发生聚变还是不太可能......Dunn,你的意见?

Dunn Patience勋爵
超级计算机AK9MKII原型机的计算结果表明,地下核试验的安全性基本上是足够的。在太空引爆这玩意有可能会报废一半的卫星和地表电子设备,而别的试验场所......总不能在海底进行重核爆炸吧?

Prokopiy Fedorov博士
我们当然有"别的试验场所",Dunn。深空或月表难道不行吗?

Dunn Patience勋爵
全世界的天文望远镜都能看到这个比满月还亮的核火球,博士,而且基金会没有LTO运力200吨的火箭,目前的EMTP-1还在建造中,并且只能把AN-███.1的十分之一打上去。

William Fritz博士
事实上我也想过在其它行星地表进行试验......但夸张的运力需求让这一设想成为不可能。

Prokopiy Fedorov博士
并不是没有这样的火箭,Fritz。据我所知,全球超自然联盟的Ganzir要塞城市拥有一个万吨级火箭的发射港——

William Fritz博士
不是等下,你说多少?

Laurel Foster联络员
他说的没错,GOC最近的行动暴露了Ganzir的一些踪迹,我们的卫星拍到了......嗯,它比之前扩建了整整一大圈,另外还有两个疑似超重型火箭的原型机,测算箭体直径约35米,质量12000吨,LEO运力估计能上千吨了。

William Fritz博士
这听起来就像神话一样。有更多资料或者情报吗?

Laurel Foster联络员
没有,但如果你想的话,我们完全可以直接找GOC谈合作问题,又不是没有过先例。

(沉默)

William Fritz博士
这需要向监督者议会报告。


好——长——啊——

但这是非常关键的资料。这几十分钟的对话至少可以披露部分UDEM的结构,比如疑似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AN-███.1重聚变弹。

我压根就不是核物理专业的,看不懂这些东西啊?

原子弹的基本原理你应该知道吧?核裂变链式反应引发不可控的能量释放,氢弹则是用裂变弹作为反应源引发核聚变。核聚变的反应原料是氘和氚,这两种同位素聚变成氦并释放能量,由此引发更大规模的能量释放。

高中物理课上学过......但重聚变弹是什么玩意,我记得结合能还是什么玩意从铁开始就变成负数了,所以没法聚变......

不是不能聚变,是聚变吸收能量而非释放能量。我猜测重聚变弹部分地突破了这一限制,它可能以氢弹为反应源引发重元素的核聚变。这种聚变很可能会制造极端高温,虽然释放的总能量更少,但破坏比氢弹更甚。当然,这是我从记录中推理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这算科普吗?

对你而言,算。


[省略2小时28分钟的转录]

William Fritz博士
......我们还有一个话题需要讨论——部署方式。

Thaddeus Xyank博士
溯源性量子密钥可以保证UDEM不会被恶意触发。但考虑到密钥载体的精密性,当然还有AN-███.1本身也是相当精密的结构,部署方式必须确保安全,绝对安全。

William Fritz博士
(点头)哪怕是世界末日也要安全......这倒和UDEM的用途接上了。我们不会搞出循环论证了吧?

Christopher Zartion博士
其实我觉得这倒是最容易保证的,大不了就在整个系统的外面套一个2000。我们只需要防着诸如战乱、地震、区域性休谟崩溃、CK级现实重构这类直接奔着UDEM去的灾难就好,这些本来也是2000应该防着的......

Prokopiy Fedorov博士
而那些能顺便把我们脚下的行星一起抹除的灾难,只要在它们发生前——

William Fritz博士
(打断)抱歉博士,我知道您想说什么,但我们的反应时间很可能......

Prokopiy Fedorov博士
对,所以我的问题是:如何设计一套激活系统,同时满足:一、需要的时候能够几乎立刻启动;二、不需要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会启动,最好让大家都忘掉有这回事。我就不要求那种瞬间抹除整个宇宙的灾难也能预防了,那无论如何也不是我们应该负责的事。

会场陷入沉默,随后出现一些细微的讨论声。

Prokopiy Fedorov博士
特别是——不需要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会启动。UDEM本身完全可以被作为一种XK级情景的触发机制,我们在上一个话题讨论过了。

Thaddeus Xyank博士
赞同。我注意到AN-███.1实际上需要放射源才能工作,或许我们可以考虑......

Prokopiy Fedorov博士
放射源小型化?我说实话,这不太容易。我宁可从AN-███.1阵列的安置位置入手。

Christopher Zartion博士
Moore博士,您的意见?

Xenia Moore博士
Fedorov博士说的不无道理。或许我们可以把那些重聚变弹放在近地轨道上,需要的时候就把放射源打上去——当然,我只是说说而已。

William Fritz博士
AN-███.1的生产线启动后不会只产个一颗两颗,毕竟UDEM最保守估计也需要八颗。我们有能力给每个主要站点都配备一套UDEM系统。

Prokopiy Fedorov博士
......那可不是放大版的Alpha核弹。AN-███.1的威力不是开玩笑的。

William Fritz博士
那也只能怪罪于我们的方案太过暴力。其实我觉得,让密钥作为那个触发机制比放射源小型化简单多了。

Prokopiy Fedorov博士
让他们凑到一起就能起效?

Thaddeus Xyank博士
凑不到一起的,Fedorov博士,我不认为在那个情况下密钥的持有者足够专业,能手动把密钥安装到装置上。

我们得考虑这种可能性:负责激活UDEM的并非基金会成员,而可能是一个逃命的普通人,他拿到了密钥后甚至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基金会站点。届时基金会已经崩溃解体,成员被屠杀殆尽,这甚至还是在末日期间仍有人类的情况下的考虑。

各位务必牢记:UDEM要将缺失一切有利因素的可能性囊括在设计考虑中,包括它的设计者们。

[…]


这次会议光O5就来了一堆。但他们压根就没说几句话。

事实上,监督者们在峰会前半部分没有进行任何发言。

是,还有其它有意思的地方。一万吨的巨型火箭、GOC选择和我们合作......当然我还是无法理解,造核弹和拯救世界到底有什么关系?

我调用了力所能及的整个资料库,确实无法给出合理解释。但我希望你不要往一些阴谋论的方面去想,比如基金会的目的实际上就是毁灭世界,或者基金会背地里在搞奇术工程,这都无法解释为什么GOC会选择合作。

......GOC答应了?他们真有万吨级的运载火箭?

能找到该型号核弹的试爆记录。

啊?

这很意外吗?那是50年代,五年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会进入轨道,十七年后人类就能登上月球,三十年后航天飞机就能被制造出来。帷幕世界的科技本就超前,连UDEM都能被尝试制造,更何况基于常规技术的航天工程。

我毫不怀疑即使是帷幕以内也有能力制造出同等规模的运载火箭,因为确实有如此(停留在纸面上的)先例,你要相信冷战时人类为了证明谁更优秀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

会议记录还剩下一部分。新部门的加入让这部分的讨论变得很激烈,O5们少见地大量在次级峰会上发言。

行吧,让我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稍等,我检查下时间戳是否正常......










[省略███████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件已删除














Dr.Gernica?





有关重核聚变弹引爆实验的记录

1952年6月10日,全球超自然联盟要塞城市Ganzir,新航天港


cohaf_5f.png

Ganzir新航天港和"瓦尔基里"号超重型火箭。

......与全球超自然联盟的谈判顺利结束,联盟同意基于[已编辑]协定允许基金会租用其新航天港。在6月9日下午,装载AN-███.1-K原型机的基金会船舶在Ganzir停留并卸载载荷,5小时后载荷抵达新航天港,顺利安装至"瓦尔基里"遥一超重型运载火箭的整流罩内。

-K原型机额外安装了深空发动机系统,使其具有在重力加速度小于0.8g的天体上软着陆的能力。

资料:"瓦尔基里"超重型运载火箭为两级半构型火箭,其一、二级具备海上回收能力。"瓦尔基里"的起飞质量可达1.2万余吨,LEO运力1600吨,LTO运力500吨,整流罩直径20米、高45米,在容纳AN-███.1-K的基础上,还可携带监控卫星和载人登陆舱。

cohaf_11f.png

出于人员安全考虑,此次试爆在火箭点火后全程按程序进行,除可能的急停外不进行人工干预。

9日下午晚9点22分16秒,"瓦尔基里"遥一点火。遥一一级安装了2台固体推进剂助推器以及96台"怒火"-33M氢氧发动机,海平面推力1.46万吨,推重比约1.2。

T+182s,助推器关机并分离。T+338s,整流罩分离。T+552s,一级分离。T+740s,二级发动机关机。T+1770s,二级发动机二次点火,二级结构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一二级随后进入大气层,展开栅格舵并二次点火,在Ganzir周围海域着陆。


Dr.Gernica,你已有十二个小时未开展新的对话。需要协助吗?


6月30日9:29,载荷泊入月球轨道,半小时后于月背着陆。监控卫星在泊入时分离并自行变轨,着陆后,部分安装在月球车上的探测设备自行分离并撤退至指定位置。此时-K原型机传回"一切就绪"信号,试爆将在卫星进入核爆辐角时开始。为确保核爆炸不会被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爆心被选择在月背的布鲁诺环形山中心。

6月30日下午6点12分38秒,AN-███.1-K起爆。

cohaf_10f.png

试爆示意图。

起爆流程完全按照被设计的UDEM激活程序进行。在密钥/辐射源载体与AN-███.1-K主体结构嵌合后,外层的原子弹被成功引爆;氘氚聚变燃料被激活,顺利引发内层的重聚变燃料链式反应。由于不希望产生██████效应,AN-███.1的装药量被削减至45%,但试爆威力仍然远超出估计值。后来的计算表明,四颗全威力(装药量120%)的AN-███.1足以引发██████效应,从而节省了UDEM的建造成本。

起爆后千分之一秒内,AN-███.1-K在事实上制造了一颗类超新星结构,其高能辐射严重损毁了当时运行到月背的监控卫星;半径五十公里内的全部设备均失联,只有撤退至100公里的设备发送了足量观测数据。

布鲁诺环形山失去结构特征。

起爆后十分之一秒,大量月岩沿冲击波切线方向飞出,脱离月球第一宇宙速度的碎片无法估计。有数量可观的碎片飞出了月球的本影遮蔽区,从而被帷幕外天文机构观测到,这一事件被基金会以常规手段掩盖。试爆同时造成高强度月震,以至于观测到了SCP-179受惊的表现。

由于月球没有大气,自然也没有冲击波,核火球本身造成的破坏十分有限,起爆后几分钟就由明亮的白色变为红色并破裂消失,其地质影响仅限于月背。在之后的一年内,几乎整个月球都被未达到逃逸速度而落回月面的放射性物质覆盖,放射性强度较高的区域一直到1955年才回落到2倍背景值。


Dr.Gernica,你的异常行为可能会导致调查任务中止。请尽快回复。

说点什么都行。


总结

试爆圆满完成。

AN-███.1的构型被认为可行,基金会核物理学设计局正在着手设计其生产线。出于这一行为的敏感性,包括对全球出现原子危机核恐惧可能性的考量,基金会将通过一系列协议确保AN-███.1仅被用于UDEM。

一致认为此次试爆是基金会与联盟合作良好的典例,这在部分程度上减轻了帷幕界的紧张状态。同时,基金会全程将AN-███.1的真实用途设置为绝密,确保AN-███.1这一不稳定因素被严格控制、收容与保护。

末日学部基于以上事实,并综合考虑634号工程进度判断:634号工程进展顺利,第一台功能完备的UDEM装置将于一年内被安装在Area-CN-27与Area-634。为便于管理,不同设施的UDEM装置将被编为一个Thaumiel级异常的不同实例。

该异常的编号暂定为:SCP-CN-3969





摘要:随着634号工程被编为SCP-CN-3969,研发阶段逐渐结束。在1950年至1952年,UDEM工程占用了基金会约三分之一的预算,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前期的计划投资。生产链确定后,AN-███.1以及"██"████的成本逐渐下降。末日学部表示,第一批功能完备的UDEM装置即将被实装于基金会的各重要站点。




研究笔记 - 2-09


呃。我觉得很不对头。看看这个。

研究笔记 - 2-03
简要地说,在随后的一批新增人员中,有几个名字异常引人注目:弗雷德·霍伊尔,威廉·福勒,还有杰佛瑞·伯比奇和玛格丽特·伯比奇。熟悉物理学史的人自然能发现,基金会实际上是把B2FH的作者们拉了过来。
这四个人共同提出了恒星核合成理论,解释了恒星系中比铁重的元素是如何出现的。但这一理论和634号工程有什么联系仍然相当令人迷惑,或许Fedorov认为AN-███.1爆炸的物理学过程需要这种理论才能解释?

......反正......我肯定没写过这个......嘶。

@Tidal.AIC,这谁写的?

这不是你写的吗?

这压根就不是我写的。

你的行为一直被严格监控。我可以确定这些字就是你在键盘上打出来的。

恒星核合成理论是什么玩意?它和634工程又有什么关系——或者说,UDEM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一下子抛出这么多问题会让我很为难。但我可以尝试逐个解答:

一、恒星核合成理论是弗雷德霍伊尔(Fred Hoyle)在1946年提出的理论,后来进过进一步完善成为天文物理学的主流理论。该理论,尤其是B2FH完善的部分,认为大质量恒星通过连续的多级聚变反应生成铁元素;而元素序数在铁之后的元素则由核心发生塌缩的超新星通过R/S过程产生。二——

停停停,能不能描述的略微形象一点?

好的,我会用更具象化的描述方式解释恒星核合成理论。我们都知道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反应熔炉,它通过不断将氢聚变成氦释放能量;当氢燃烧殆尽,巨量质量的氦会自发坍缩,强大的压强让氦开始产生聚变反应。氦的反应释放的能量更少,也燃烧的更快——到这里,太阳的生命就结束了,它的温度会降低,外层膨胀而内层收缩,最终变成默默无闻的白矮星。它在元素周期表上前进到了8号元素氧,随后沉寂下来。

但更大质量的恒星有能力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碳被挤到一起,跨过库仑障壁聚变成氖,氖生成镁,氧生成硅,越重的元素支持的时间越短。氦可以燃烧几百万年,但从硅到铁,只用14天。元素周期表此时前进到了26号元素。

聚变反应会产生大量游离中子,铁元素吸收这些或快或慢的中子,形成更重的元素,这就是R/S过程。对于那些质量无比巨大的恒星,在它们生命的晚期,快速坍缩的内核结构逐渐支离破碎,最终形成璀璨的烟火——超新星。在这种极端物理条件下,R/S过程让元素周期表一直前进到自然界的最重元素:92号,铀。在那之后形成的元素无论如何也不会留下来了,它们太不稳定,行星还没生成就彻底衰变。

这么说,AN-███.1的核爆炸实际上是模拟了演化末期的恒星。

我想是的,AN-███.1的重核聚变过程与恒星核合成相似。AN-███.1的引爆部分包括数枚1亿吨级氢弹,这或许提供了相似的极端物理环境。

但我还是搞不懂UDEM是如何起效的——难道就是靠这个吗?合成更重的元素?这到底与拯救世界有何相干......

根据我们目前获取的信息,虽然仍然无法解释,但你的猜想应该是正确的。我会尝试在这一方向获取更多资料。现在,调查继续进行。








研究笔记 - 2-14


这不对。

大概每隔一段时间,应该一天左右,这里就会多出几条我没印象的"研究笔记"。我没法删掉它们,只能隐藏掉,留着那些陌生的文字实在有点令人心慌。

Tidal则会问我为什么好久没和它对话。但我真的一点印象都没有,调查任务已经进行两个星期了,现在我对整个事件越来越迷糊——


致O5-1:

工程进行顺利。我想我终于可以报个好消息了:两台UDEM装置在青海和内华达同时收工。当然,后续工作还有很多,我们仍在讨论要不要安装和SCP-2000同等级的防护系统——用我们现在的技术重置,以确保它们的绝对安全。

我最近在从事一些个人的研究——为此我不得不学习更新的计算机知识,你知道AK9MKII的技术相当超前。我一直希望让末日学变成一门更精确、严格的学科,虽然我想UDEM在一定程度上让这个愿望化为了泡影。当然,我毫不介意为了UDEM牺牲一些个人的理想,毕竟UDEM——或者说SCP-CN-3969,它自己就是末日学的得意之作。

也可能是绝唱。

控制,收容,保护。

William Fritz


研究笔记 - 2-15


——方向。关键是方向,思路,爱叫什么都可以,但我确实感觉自己找错方向了。UDEM的原理肯定包括恒星核合成,但也应该包括其它的东西。相对论。量子力学。该死的,Tidal把我的思路引到哪了?我怎么就把Area-62的那场会议忘掉了,那才是关键!UDEM的底层原理肯定是在一开始就被设计好的,恒星核合成只是实现方式,是手段不是目的!

那个真正的原理,应该叫做,我找找......这得查原始记录,两个星期前的......


致Prokopiy Fedorov博士:

在背后议论别人算是很不光彩的事情,但——很抱歉,我不得不给你写这么一封信,如果你带着这封信去找William我也毫无怨言。

我直接说正事吧。William Fritz最近表现的很不正常。不像是他带领634那时候的模样......我很确定他遭遇了什么打击,自从他退居二线后就一直如此。我听闻他最近很频繁地找物理学部的人,AK9有一半的运行时长都被他用来跑什么末日论模型。我没有怀疑他在干什么坏事的意思,当然也不可能怀疑他,只是......我确实担心William的心理状况。

如果可以的话,和他谈一下吧,我记得你们俩相处得挺好,尤其是在会议上。

祝好,
Christopher Zartion


研究笔记 - 2-16


我找到了。"退相干历史引导系统"。

物理学部的课题......"榫卯"。"随心所欲定向地决定过去的历史"。

谜底一开始就给出来了。我不相信没注意到。

但,谜底和谜面都有了,我却不知道解谜过程。这最后一块拼图应该在哪里找到?


致Christopher Zartion博士:

不用替William着急。在黄石工作时他每天就是这个样子。

但——我这么说吧,我确实很担心这个事情,不是William,而是他变成这样子的原因。William是最早发现黄石设计缺陷的那一批人,从他给监督者的报告和那封信中就能看出来,他对这种重大工程的可能隐患是很敏感的。是,这意味着他很可能——非常可能——认为SCP-CN-3969有什么重大缺陷。

而且我得承认,那些找过他的物理学家脸色都相当不好看。他们聊了什么我没问过,大概和那个末日论模型有关。

我只是希望我们的努力不要白费。晚些时候在老地方见,我们得聊聊这事。

Prokopiy Fedorov











研究笔记 - 2-17


我想我发现突破口了。青海。




研究笔记 - 2-18


Area-CN-27在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件已删除

















基于超光元素的类EPR效应的UDEM可行构造


1949年2月25日,基金会物理学部门

下列文件摘录自基金会物理学部门于1949年2月在Area-██的高密级前沿学术讨论记录。出于报告的可读性需求,Tidal.AIC对原始文件进行了整理,并简化了部分物理学推导过程。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假设读者具有一定的数学和微观物理学基础。文件的总结部分较具概括性,可作参考。

AIC对学术性内容,尤其是涉及大量公式的原始文本的总结能力较差,可能会出现错误,但多数情况下不影响总结部分的准确性。

cohaf_12f.png

课题代号:"榫卯(Mortise-Tenon)"

保密等级:6/DoP

绪论

在数个月前,Area-RU-21的高能物理研究机构在合成超重元素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简要地说,传统的超重元素合成路径是用较轻的元素大量轰击另一元素的单质靶,在不同物理条件下寻找能合成超重元素的组合;这一路径随着元素序数的增大愈发困难,极短的半衰期使检验产物成为一种挑战。

Area-RU-21提出,有可能通过类似恒星核合成的过程制造稳定存在的超重元素,这种方式合成的元素很可能越过110~125号元素,直接合成更稳定的Unbihexium(Ubh),126号元素。在超高温高压条件下,以铁为种核进行的R/S过程将加剧;在某一临界状态下,数个铁原子可能同时在极近的距离发生S-过程,从而生成稳定的超重元素。

新建设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让Area-RU-21成功制造了验证该猜想所需的极端温度环境,铁-锎靶对撞实验制造了2.7万亿开尔文的极端温度,并成功探测到了126号元素的至少1733个原子。该元素丰度最大的同位素拥有1.3万年的半衰期,被基金会命名为Aeoniosium(钅奥)。


钅奥的成功合成让物理学部意识到通过类恒星核合成过程创造超重元素的可能性。在此之前,许多理论认为元素周期表的尽头取决于原子核的稳定性,部分悲观的理论甚至认为126号之后的元素都无法达成;较乐观的理论则认为160号元素可能是周期表的极限。物理学部在本次实验后一致认为,常规的轰击合成极限是119号元素,只有类恒星核合成过程才有可能生成稳定的第八周期元素。

但此时合成新元素的阻碍已经不再是半衰期,而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冲突本身。要想冲破第八周期172号元素的极限,就不得不面对下面这个悖论。

根据玻尔模型,1s轨道的半径表达式是

$r = \sqrt{1/Z^2 - 1/c^2}$

其中$Z$是原子序数,$c$是光速。

在原子单位制下,$c ≈ 137$(这个数正好是精细结构常数的倒数)。因此,对于137号(常被冠以理查德·费曼之名,Feynmanium)以后的元素,玻尔模型预言:它们的1s层电子的速度大于光速,轨道半径小于0.这显然是荒谬的,但即使考虑到相对论效应和原子核的半径,这个临界值也只能被后推到173号。在173号元素后,电子速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低于光速,否则原子会立刻崩溃;但电子是携带信息的实物,相对论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类恒星核合成提供了直接验证这一猜想的可能性:逼近173号元素,观测接近173号时超重元素的物理性质。新的实验立刻进行,在尝试了上千种初始参数后,172号元素被合成成功,但观测到的数据中出现了相当令人迷惑的异常值。在相当复杂的推理后,参与的研究者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合成过程产生了痕量的173号元素,其超光速电子部分"拖曳",或者说"回溯"了附近的时空。

接下来的推论在现在看来也十分超前:如果实验规模进一步扩大,大量的173号元素被制造,这一回溯效应的强度和范围会呈指数增长,最终表现为宏观上的、类似EPR佯谬的逆向决定论。173号元素实际上制造了一种时空悖论,导致173号元素大量产生的历史分支会失去相干性,从而让任何可被观测的历史都不会产生173号元素。

因此,基于这一效应有可能建立起一个退相干历史引导系统,确保在关键节点稳定触发173号元素的制造装置,就能保证历史不会走向该节点。因而,通过在不希望达成的历史分支处触发退相干,系统可以引导历史走向人为选择的方向。

这被称为终极人择理论。

尽管在技术上存在许多问题,如制造退相干事件需要接近地球周长的超级加速器,理论上退相干历史引导系统仍然是很可能实现的。物理学部敏锐地认识到这一理论的危险性,因此,有关课题"榫卯"的讨论文档、实验数据和报告均被半永久封存。

[余下部分省略]

总结

类恒星核合成过程可以制造原子序数极高的元素,即173号元素,此元素的内层电子速度超过光速,从而制造了退相干效应。当大量173号元素同时存在时,可能会将整个宇宙退相干,宏观上看就是宇宙被退回到了未产生173号元素的时间,历史树也退回到不会产生173号元素的分支。

通过控制173号元素的产生,这套退相干历史引导系统可以随意控制历史的进程。也是由于这种危险的性质,该课题被封存。












致O5-1:

我最近对AK9MKII的运算结果非常不安。

......总之,事情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得多。我有把这种担忧告诉你的责任,因为这实际上证明了SCP-CN-3969存在重大问题——并非原理或工程上有什么纰漏,是更复杂的问题。我没有任何把握把它处理好。

William Fritz


研究笔记 - 3-01


现在可以确定了,Area-CN-27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因为这是个地下站点。就在我的正下方。

技术上来说,整个UDEM分为两大子工程:AN-███.1以及——更为神秘的激活装置,前者只生产了十几颗就停下了,后者则几乎在每个站点都配备了一台。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因为监督者议会是这么说的......"每个站点都应该配备一名能记住此装置的人员"。

可以肯定,三套完整的UDEM分别被安装在Site-01,Area-634,以及......Area-CN-27。


致William Fritz博士:

我会尽快去你那里。

监督者议会,O5-1













回收文件 CN_3969_127392


1952年6月23日,Area-102,内华达核试验场
» 开始转录 «

O5-1敲了敲William Fritz博士办公室的门。走廊里没有灯光,唯一一点亮光是从门缝内透出来的。

O5-1
Fritz博士?我觉得有些事我们需要谈谈。

一阵沉默。

门从里面打开了,William Fritz出现在门口。他的脸看上去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地上散落了一些演算稿,但它们似乎被匆忙地扫在一边。可想而知,他一个人在这间办公室里折腾了多久。

William Fritz博士
一号,如果你想谈UDEM工程的话,最好还是找别人。

O5-1
你这几天......呃......到底在干什么?这很令人不安,我说真的。

William Fritz博士
甚至能让O5感到不安?

O5-1没有回答。William Fritz仍站在门口,他的身影正好挡住身后一面挂着一张大纸的墙壁;从这里看不清上面画了些什么。

William Fritz博士
(叹气)一号,我想我还是直接给你说发生了什么事比较好。

William Fritz转过身走进办公室内,O5-1紧随其后。有那么一段时间,他们都没说一句话。那张占据了几乎一整面墙的纸实际上是许多A4打印纸拼起来的,左右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中间的图案却令人感到迷惑。

cohaf_8f.png

[数据删除]

那是数百条,可能有上千条带箭头的细线,呈放射状向四周扩散,每条线都标注了一堆复杂的参数。它们都聚集在一个平面上。另一条细线几乎与这个平面全部垂直,只标注了一行简短的文字,看不清写的是什么。

William Fritz博士
这是第二代基于数论的末世论模型。

基于AK9MKII型运算引擎,极高的算力使得我们能够更精确地模拟末日因子的参数。但不幸的是,这个模型得出的结果......非常诡异。(指向身后)那一团细线就是把这些因子按照某种对应原则画出来的结果,正如你所见......它们似乎都聚集在一个"平面"上。

O5-1
这个所谓的平面应该也是更为抽象一些的东西吧,数学意义上的那种。

William Fritz博士
这正是我这几天在研究的问题。说实话我一开始就有不好的预感,我甚至没敢找其他人来帮忙。

O5-1
你的预感灵验了?

长久的沉默,William Fritz凝视着墙上复杂的方程式和坐标系。

William Fritz博士
是的,灵验了。

这个平面在之前的模型中是不存在的,就是说没人知道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最有可能的是末日因子的某种内在共性,但具体是什么?文化意识的崩溃?普世价值的没落?人性之恶?还是什么至高神性设下的圈套?究竟是什么允许末日因子的存在?

或者说,一号,你觉得对末日——K级情景,最恰当的定义是什么?

O5-1
......呃,我想想。人类文明的终结,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导致有组织的社会秩序全面崩溃的突发事件?

William Fritz博士
那你就会发现,"末日"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从人类的视角出发生造出的一个东西。从宏观视角看,我们所以为的"末日"在宇宙中只是再正常不过的天体碰撞、超新星爆发,或者异常神学里的规律变更。

O5-1
也就是说,你认为末日是与文明相对立的概念?

William Fritz博士
所有人都这么认为,这是末世论第一代数学模型的理论基础。

O5-1似乎还想说什么,但他意识到William Fritz这句话背后的深意。第二代数学模型。模型到底更迭了什么东西?

William Fritz博士
SCP-CN-3969的原理很简单,退相干。历史被拉回到作出上一次选择的分岔口,然后换一条路继续,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而判断是否要启动SCP-CN-3969,把历史回滚的条件,正是末日是否会发生,或者,就按你说的那样:有组织的社会秩序是否会全面崩溃。

O5-1
这......有什么问题吗?这不就是终极降神被设计出来的目的吗?

William Fritz博士
是的,SCP-CN-3969完美的达成了这个目的。

沉默。

William Fritz博士
所有的末日因子都在一个平面上。只要我们离开这个平面,只要描述我们文明的参数与这个平面垂直,那些末日因子在我们的向量上就无法产生投影。末日将永远不会到来,秩序将永远继续,但,问题就是——

描述末日因子的参数,同时也是描述我们文明的参数。

O5-1
你的意思是......

William Fritz博士
第二代末日论模型是这样运作的:先建立一个描述文明目前状态的多参数向量,然后推算在参数改变到何种程度时文明可被判断遭遇末日。

通过反复迭代这个过程,得到的结果就是你眼前的这张图:所有遭遇末日的文明都大致集中在一个平面上,向不同方向散射;而唯一一个拥有终极降神的文明,也就是我们,与整个平面垂直。那些描述社会的关键参数,全部都是零。

我们的文明是一个混沌系统,任何微小的扰动都会严重干扰对未来的预测。终极降神不断地对我们的历史进行修正,让那条向量慢慢脱离整个平面,而文明本身则会成为一具死尸。这不是一种新的K级情景,世界仍然存在,但会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完全无法用语言描述,不那么恰当的比喻就是——

一个毫无奇迹、被宿命锁死的无限续写的糟糕故事。

O5-1
这不可能......你是说我们所做的全都毫无意义?

William Fritz博士
(叹气)我要承认,一号,作为末日学部的创始人和部长我必须承认,末日学的目的不应该是逃避末日,而是积极应对末日。失去末日的文明同样失去了紧迫感,失去了在危机面前众志成城的能力,也失去了作为一个文明的资格。永恒的秩序与死亡无异。

一号,我希望......永久中止UDEM工程。越快越好。

无人应答。

办公室的灯熄灭了。黑暗笼罩了一切。

O5-1走出了办公室。走廊里的灯依然是坏的,一阵拖曳的噪声后,办公室的门自己关上了。

» 转录结束 «





摘要: [无法找到对应的实例]




@Dr_Gernica

?

调查任务结束。我已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完整的调查报告会在你给出结束指令后提交给监督者议会。

啊?

请给出结束指令。

不是,怎么就结束了?你出什么问题了?

你是执行调查的主体,但SCP-CN-3969的调查报告需要由我来生成。监督者议会并不在意给出调查报告的是谁,因此在这类调查中,获取足够的信息后,往往是辅助AIC完成报告并提交。

当然,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因为辅助性AIC不具有自我意识,也无法主导调查的进行方向。换句话说,我只是比你先了一步而已。但由于报告已经生成并封装,恕我无法给你呈现其内容。在任务结束后,你会被执行记忆删除并给予合理的报酬。




Gernica,请配合我的工作。












Gernica,你还在吗?












回收文件 CN_3969_772832


2025年10月5日,[地点不在识别库中]
cohaf_9f.png

Area-CN-27,2025。

Area-CN-27收容室阵列位于地下五十米深。摄像头所能捕捉到的清晰画面局限于手电筒的光亮覆盖之处,墙壁的灯光甚至连地面都无法照亮,似乎只有标注墙壁位置一种作用。

视角转向左侧的墙壁,每隔十米就有一扇强化门,门旁是类似操作台的东西,竖直地镶嵌在水泥墙壁上。

Gernica
别紧张,Gernica,找到的位置已经够精确了。地下收容环3翼的中间地带。

Gernica研究了一下这块操作区域,没有屏幕,字符由机械结构的翻牌显示,这里的科技水平怎么看都像是上世纪50年代一样——事实上,这也是Area-CN-27地下区域接近荒废的原因之一。

操作面板上有一个密码锁,几个看不出用途的按钮,以及几个字母和数字的翻牌,它们组成的字符是:

CN 27 - 022

Gernica
应该还在前面。

6分钟的白噪音,只有脚步声和呼吸声。

Gernica
......Area-CN-27整个站点都位于地下。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要来这里......我甚至想不起来我来这里是要干嘛的。我只知道这里藏着什么东西。稍等。

脚步声暂停,随后是点击屏幕的声音。

Gernica
对,每个站点都应该有一个激活装置,大小......我不知道它应该有多大,但一个公文包或者手提箱应该是装得下的。外貌......很大概率一直处于封装状态,而且根本找不到设计图。

就算找到了那个收容室,我应该也没法进去。这里连刷卡的设备都没有,建造这个地方的时候甚至还没有磁卡识别技术。

脚步声继续。

Gernica
但谁在乎呢,事情太诡异了。

摄像机再次转向收容室所在的那一侧墙壁,这次Gernica停下了脚步:

CN 27 - 055

Gernica
我现在真的感觉非常奇怪。我确信我来之前已经超量服用认知危害阻抗剂,记忆增强剂,但——算了。我相信直觉。

她把同一个键按了五次,然后扳下一个拉杆,一切都似乎由肌肉记忆完成,就好像她来过这里一样。门无声地滑开了,收容间里几乎空无一物,除了一张桌子,上面平放着一个手提箱。

cohaf_7f.png

[数据删除]

长时间的沉默。

Gernica
我之前是哪个站点的?

就我所知三个月前我还在27区以外的什么地方工作,而在那之前的记忆又出现了一大段空白,为什么我刚才才发现......

所以我到底为什么会来到这里然后调查这个CN-3969,到底有什么理由?我现在在文书部干些杂活,但在上一个站点我到底在干什么?!

说起来,为什么CN-3969的文档都被盖了一层逆模因......

......逆模因[无法辨识]......?

Gernica的声音断断续续,摄像头也在严重晃动,视角慢慢降低,可能是她正在沿墙壁支撑着自己。

Gernica
......我差不多......记起来了。

派遣......所有站点至少一个......

跌落声。

Gernica
确实不是圆的。

随后是55分钟的空白音频。








以下内容回收自William Fritz博士的笔记。

我犯了错。

我知道O5-1当然不可能就这么把UDEM给停掉。这等于承认他的失败。

建造UDEM就是一个错误,所以我选择主动去纠正它。1952年圣诞节,当时大部分员工都回家了。当然他们不会怀疑我在干什么,但减少目击者肯定是有益的。

目前有三台UDEM,系统完全独立。我现在在内华达,只能考虑破坏其中的一台——当然,现在我意识到这是完全无意义的,甚至可能导致其他两台UDEM被激活。但那时我已经濒临崩溃,顾不上那么多了。

我打算破坏核弹的供电系统。无效化SCP-CN-3969的一部分。我不是核物理学部门的,没有它的完整设计图,但凭借足够的权限我可以深入装置的核心区,将系统切换至调试模式,这样可以确保UDEM不会启动致命性防御措施。诚恳地说,我确实无法理解为什么当时我要那样做,或者说打算那样做。

因为我到达核心区时,已经有人在那里了。













███████████████████████████████████████████████████████████████████████████████████████████████████████████████████████████████████████████████████████████████████████████████████████████████████████████████████████████████████████████████████████████████████████████████████████████████████████████████████████████████████████████████████████████████████████████████████████████████████████████████████████████████████████████████████████████████████████████████████████████████████████████████████████████████████████████████████████████████████████████████████████████████████████████████████████████████████████████████████████████████████████████████████████████████████████████████████████████████████████████████████████████████████████████████████████████████████████████████████████████████████████████████████████████████████████████████████████████████████████████████████████████████████████████████████████████████████████████████████████████████████████████████████████████████████████████████████████████████████████████████████████████████████████████████████████████████████████████████████████████████████████████████████████████████████████████████████████████████████████████████████████████████████████████████████████████████████████████████████████████████████████████████████████████████████████████████████████████████████████████████████████████████████████████████████████████████████████████████████████████████████████████████████████████████████████████████████████████████████████████████████████████████████████████████████████████████████████████████████████████████████████████████████████████████████████████████████████████████████████████████████████████████████████████████████████████████████████████████████████████████████████████████████████████████████████████████████████████████████████████████████████████████████████████████████████████████████████████████████████████████████████████████████████████████████████████████████████████████████████████████████████████████████████████████████████████████████████████████████████████████████████████████████████████████████████████████████████████████████████████████████████████████

















文件已删除

















摘要: [无法找到对应的实例]

附加文件CN-3969.1

版本 1 / 1(最新),最后编辑于2025年10月31日 23:59:59


音视频影像CN-3969.██ | 最后记录
» 开始转录 «

当Gernica继续向更深处前行时,她发现灯光不再随她移动。当最后的灯光熄灭时,Area-CN-27地下五百米的黑暗笼罩了一切。她紧张地在黑暗中摸索了好一会才找到自己身上的手电筒。

手电筒的光照亮了Gernica前方的一小片区域,她意识到进入收容室的隧道已经结束了。她面前的空间开阔了许多,但在不远处只有一面墙冷漠地注视她。在墙旁边有一扇门通往这里的控制室。

Gernica轻轻地推开门,这里看上去已经几十年没进过人了,被她的动作带起的灰尘在手电筒的光下胡乱飘散。

Gernica
有......有人吗?

回答她的只有淡淡回声。

Gernica很快找到了一些控制设备,幸好那些操作台写的都是中文。她犹豫了一会,拉下了最大的那个标注着"备发电甲"的红色拉杆。

短暂的沉默,突然,沉重的轰鸣声充满整个房间,在发电机的嘶吼慢慢降低为轻微的嗡嗡声时,所有灯光自行打开,Gernica看清了这里的全貌。

和她想象中不同,这并不是什么子系统的控制室,这就是用于启动SCP-CN-3969本身的末日控制室。她所在的不过是控制室的一个小角落,远处更为复杂的设施外有一整面玻璃幕墙,透过它可以看到SCP-CN-3969的全貌。

或者说SCP-579的全貌。

cohaf_6f.png

SCP-CN-3969。

四枚AN-579.1型超重核聚变氢弹被安置在墙上,它们没有外壳,外行一眼看上去只能看到一堆复杂的管线,但Gernica能感受到一种无言的压迫感。

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也极可能是绝后的核炸弹:如果谁能按下它们的启动开关,那么内层的钚裂变弹会先被引爆;核火球绽放不出千分之一秒,外层的氚燃料就会开始聚变,于是更大的火球又挣脱装置的束缚,几个核火球会一起冲向第三层液态铁聚变燃料,强行启动核反应,而这本该只在将死恒星体内的核熔炉中发生。

Gernica不由得握紧了手提箱把手,看向SCP-CN-3969的上空,那是几十条机械臂组成的更复杂的捕捉系统。而它的正下方则是更复杂的一台装置——装置的中心有一个方孔。

SCP-055的安放地点。一个用于制造宇宙史上最沉重、半衰期最短的元素的高能物理装置。她手中的手提箱里有启动这个装置所需的量子密钥,一旦被那个机械臂系统捕捉到,一切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燃料罐先被取出,然后是量子密钥的生成器;退相干理论将会接管173号元素那超越光速的f层电子为这宇宙带来的悖论,以及本应来临的宿命。

Gernica望着玻璃幕墙,这座控制室比她想象的要宽敞的多,但那些黑洞洞的屏幕却给她一种无言的压迫感。她决定先找到彻底关停SCP-CN-3969的方法再说。

但屏幕突然亮起。

???
AREA-CN-27F主系统恢复供电......连接成功......协议通过。

主系统恢复供电,随之响起的是一个呆板的机械合成音,她惊愕地看向空中的屏幕——这里被建好时肯定根本不存在AIC或任何类似的东西——

她看到所有屏幕上显示着同一个图案。那个图案她再熟悉不过了;那是一个头像。这一个星期她看的最多的头像。

Gernica
Tidal?!你怎么可能在这?!

Tidal.AIC
我梳理了目前的所有资料。你在四个小时内都没有出现在站点内,但站点也没有你的外出记录,这使我确信你在站点的某个已被废弃场所。

Gernica
但这里的所有设备,最新的也得是七八十年前的东西——

Tidal.AIC
这里的计算机系统提供了一个与现基金会网络系统加密方式类似的接口;尽管此接口只能传输极为有限的信息,我仍然能调用这里的一些设备。

Gernica
靠。真是阴魂不散。

Tidal.AIC
你打算无效化SCP-CN-3969。我需要向你提出警告:这是基金会的Thaumiel级别项目,根据监督者议会的直接指示,此项目对基金会的意义极为重要。

Gernica
SCP-CN-3969必须被摧毁或者永久关闭,Tidal,我可以保证留着它对我们——对所有人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Tidal.AIC
你的理解只是进一步增加了我对这种行为的不可理解。

Gernica
好好好——随便你怎么说。反正我会自己去找操作手册,然后永久关闭它,或者其他什么类似的......

Tidal.AIC
你认为我无法阻止你吗?

Gernica
打嘴炮还是用扫地机器人绊我一跤?总不能是把灯掐了吧,太无聊了Tidal。我带了手电筒的。

Gernica把手电筒对着其中一个屏幕晃了晃。然后她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走向档案柜。

Tidal.AIC
我重申对你的警告,助理研究员Dr.Gernica,在未得到监督者议会的许可前,任何对Thaumiel级异常的破坏行为都属于叛会。基金会为AIC保留了一切可用手段。

Gernica
给我闭嘴行不行?

像是应了她的话一样,Tidal.AIC确实沉默了十几秒。但屏幕上仍显示出它的头像,代表着Tidal.AIC并没有离去——

然后,Gernica听到了什么不对劲的声音。这声音似乎从房间的天花板上传来,先是一阵奇怪的齿轮转动声,然后是一些诡异的嗡嗡声,而且声源离她愈来愈近。声音越来越大。

天花板自行打开了一个窗口。她意识到确实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像这种极度机密、绝对安全的地堡,尤其是核心装置的周围,肯定会安排一些防御措施......

Tidal.AIC
致命性措施解锁。

话音落地,几根枪管从洞口探出,从她的视角还能隐约看到天花板内弹链的反光。

沉默,尽管没被吓出声来,Gernica胸前的摄像机视角仍然晃动地十分厉害。她甚至忘了自己手上还提着一个手提箱,任由它砸落在地。

Tidal.AIC
Dr.Gernica,鉴于此次调查的特殊性,包括可能的认知危害,你的行为仍在容忍限度之内。
同时出于保密要求,在事情彻底结束前我无法将此事上报;如果你立刻停止你的威胁性动作,在这里发生的事件......

......不会有第三者知道。

Gernica
我我我......我同意好吧,咱先把你那个玩意收起来行不?

Tidal.AIC
拒绝。根据紧急事态处理法则,你应当解除你对SCP-CN-3969-Thaumiel的一切威胁,然后我才被允许解除对你的威胁。

Gernica
(叹气)唉......行行行,那我把这个箱子先放旁边,然后回去让你把报告交上去,这总行了吧。

Tidal.AIC
同意。

Gernica蹲下去,然后试图把手提箱提起来。但她忘了这个箱子毕竟也是吃了几十年灰的老东西,在这么一摔之后,她随手一拉把手,手提箱就自己打开了,箱子的内部上半部分正对着她。

从监控视角看去,Gernica像是僵住了一样看着箱子里面的东西,久久没有动静。

Tidal.AIC
Gernica?

Gernica把手提箱合上。她第一次直视Tidal.AIC控制的屏幕,以及下方5.9mm的机枪枪管。

Gernica
......Tidal.AIC。我突然觉得......很有意思。

你只是一个AIC。一个辅助AIC。你唯一的任务只是配合我调查这个异常而已。

你有什么资格替我做决定?

Tidal.AIC
这属于严重的挑衅行为——

话音未落,Gernica将手提箱直接扔向离她最近的一块屏幕,恰好挡住了下方的枪口,这迫使Tidal.AIC无法对其进行射击。在手提箱落地后,Gernica已经钻入档案柜之间的缝隙里。

Tidal.AIC
警告无效。对象拒绝控制。启用致命性措施。

Tidal.AIC立刻控制所有机枪集火射击,子弹出膛时的声响在封闭的地下室里震耳欲聋。然而,由于缺乏对Gernica位置的掌控,第一波子弹只是胡乱地打在了那些柜子的铁板门上。

Gernica
最早的监控摄像头也是七十年代才发明的,只凭借这里粗糙的监控系统——

Tidal.AIC
你不可能一直躲在那些柜子里,Gernica。立刻停止一切叛会行为。

第二次射击开始,这次集中在几排档案柜的两侧出口,并不断向中间靠近。尽管如此,Tidal.AIC很快不得不因防御系统的严重过热而停止射击。

Gernica趁射击间隙跑出档案柜构成的掩体,但她很快意识到控制大厅这片开阔地带并不安全,Tidal.AIC已经在尝试重新瞄准;在Tidal.AIC准备开火时,Gernica刚好从桌子上找到一把基金会的制式手枪。

Gernica瞄准了离她最近的天花板开口,关掉保险,然后扣动扳机。Tidal.AIC几乎同时进行第二次集火。Gernica的子弹击中了其中一根正在开火的枪管,然后是一串沉闷的噪声,枪管卡住不在动弹,一股黑烟从开口里飘落下来。

在Gernica准备寻找掩体时,Tidal.AIC的覆盖式射击终于击中了目标。

5.9mm的特制子弹击中了Gernica右臂上端的部分,冲击力让她踉跄了几步后靠在墙上。诡异的是,在音频记录中,Gernica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Gernica把附近的承重墙作为掩体,打开医疗包并把黏合式止血带在伤口处绕了一圈,然后使劲拉紧,止血带下的人造皮肤就与伤口紧密贴合在一起。

Tidal.AIC停止了射击。防御系统的备弹量实际上不多,而这里又有几十年未经维护,刚才的射击已经几乎损害了大部分机枪。不幸的是,剩下的仍可进行射击的机枪,都在Gernica的正上方。

她抬头看向这些冷漠的枪管。

Gernica
......阴魂不散。

Tidal.AIC
现在局势怎么样你还不清楚吗?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了,Dr.Gernica。你手里的东西不可能一次把这些防御模块全部击毁。

Gernica
(笑)是啊,Tidal,就凭这个我怎么可能摧毁掉天花板上那些枪管子呢。但无所谓,我为什么要和你拼火力?查查这里的地图吧,我站的位置后面是什么?

Tidal.AIC
这里的数据库中的地图还没有精确到"一张桌子上放了什么"这个地步。你可以直接告诉我你打算做什么。

Gernica
这是这里的网络交换机,唯一一台。

Tidal.AIC出现了罕见的长时间沉默。它肯定在进行复杂的博弈推演。现在,她和它进入了经典的相互确保毁灭困境。

Tidal.AIC
交换机被摧毁后,我与这里的连接会被立刻切断,你也能够达到你的目的。但你还未行动,说明你认为摧毁交换机是个冒险的举动:唯一的可能性是你必须转过身才能瞄准交换机的核心。这意味着我仍占据主动地位,因为我可以在你转身时立刻进行集火覆盖式射击。

基于这些事实,我已在不同微扰的初始条件下进行了1203次推演,你的胜率为零。即使你能向交换机开火,基金会的制式手枪也不可能摧毁整个交换机;这就意味着你不可能在断掉我与这里的连接时还能保证自己不受重伤。

我诚恳地建议你立刻停止一切危害性活动。

Gernica将枪口指向Tidal.AIC控制的屏幕。

Gernica
你到底只是个AIC,还是个被程序洗脑控制的AIC。你没有自由意识,即使是广义上的自由意识都没有;你不会意识到,我和你演的这出戏已经重复上演了一次又一次,在不同的时间线、无数的宇宙反复重演。

我来告诉你我准备做什么吧。

我会去启动SCP-CN-3969,让它把时间倒流回蝴蝶扇动翅膀的那一刻,把历史扳回正规。终极降神不应该被制造,但基金会总会尝试去这么干——如果我今天没法结束这一切,还会有别人;如果基金会,或GOC,或任何东西再次试图建造终极降神,总会有人去把历史回溯到正确的位置,让我们得以不至于成为既非生者亦非死者的诡谲之物。

终极降神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时间悖论。它的诞生必定导致它的毁灭,因此在你能查阅到的过去中,基金会总是第一个尝试建造它的;但很可能,甚至几乎是必然,这种尝试已经进行了上百次,每一代帷幕维持组织都会试图掌控这种力量。

然后它们会失败。

而你知道最可笑的是什么?在这次轮回中,违抗这种宿命的是你,Tidal,一个辅助性AIC。你甚至不知道你自己在干什么,只是按照基金会给你的指令机械地执行一切......去试图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这确实......

......令人作呕。

枪声从Gernica的后方传来。她一直用自己的右手握着一把大口径手枪藏在身后,可能是趁乱从桌子上拿到的。然后,交换机在瞬间就被打出了一个大洞,白烟从里面冒出;Tidal.AIC下达了开火指令,但没有成功传到防御模块。这个地下空间已经被完全隔绝了。

Tidal.AIC
[无法辨识]——离线。[无法辨识],从你拿到[无法辨识],我就知道你能[无法辨识]——

短暂的噪音后,Tidal.AIC的头像消失了。


Gernica将手枪扔掉,打开手提箱。她将量子密钥和反应源取出,插入控制台的安放口。球体的反应源从洞口无声地滑进去。

然后,她拔掉两个操纵杆的保险栓,SCP-CN-3969进入待命状态;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她面前的玻璃幕墙几乎裂开,数米厚的防爆墙从装置主体平台外圈升起,直到几分钟后天花板传来锁止机构的声音,一切才重归沉寂。

她头顶的屏幕上全部显示同一句话——"准备就绪"。


毫不迟疑地,Gernica将两个操纵杆同时拉下:

cohaf_6f2.png

[视频信号中断]

此后世界沉默无言。

» 转录结束 «










































SCP-CN-3969


版本 55 / 55(最新),最后编辑于2025年11月5日 05:05:55

项目编号:SCP-CN-3969

项目等级:Thaumiel

特殊收容措施:平行调查后一致认为SCP-CN-3969为Thaumiel级异常。已指派MTF-CN-███,MTF-███/███进入SCP-CN-3969-Thaumiel实例(即UDEM装置,见下文)所在地,保护其不受破坏、不被启用。

描述:SCP-CN-3969为上世纪50年代基金会末日学部门主导的大型工程,代号为634。工程的最终产物为"终极降神",即SCP-CN-3969-Thaumiel,其实质是半自动的退相干历史引导系统。项目的详细异常性质在报告3969-A中给出。

受限于其异常性质,为调查SCP-CN-3969的历史,曾指派了50余名基金会员工进行平行调查,并要求辅助性人工智能作业员Tidal.AIC同步收集信息。然而,Tidal.AIC在调查中期被大量恶意劫持攻击,这一不可控因素最终导致了3969-⨀事件发生。值得注意的是,███部可能应该对此事件负直接责任;[权限不足]已被要求对其展开调查。

目前正在查明前基金会员工William Fritz博士的下落。


附录3969-1:3969-⨀事件

cohaf13.png

[数据删除]











脚注
. 尽管如此,仍有许多信息是自相矛盾的。下文提到的相关信息是已确认无矛盾的部分。
. 这也部分解释了UDEM工程反常的保密等级。
. ADK级"全面异常性崩溃"情景或SK级支配转变情景都可描述此类状况。前者适用于以超自然手段为主的地外文明。
. 即不存在任何末日保险机制的时期。在此情况下,任何K级情景都可能严重威胁文明的生存。
. 黄石委员会管理员,同时也是末日学部门的部长
. Site-62站点主管
. 奇术学部门部长
. 生物科技研究和研发部部长,参与设计了Bright/Zartion人类复制器的早期版本
. 物理学部门部长
. 反德西特空间(AdS)与共形场论(CFT)的联系。基金会通过此理论描述了全息原理。参考:AdS/CFT对偶
. 海龙号火箭
. 源自希腊语"永恒"
. 构造原理认为第八周期元素应该是119~168号,但随着元素序数增大,第八周期元素的电子排布将十分奇特,例如优先填充8p1/2层级等。理论上第八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应该是172号元素。

« SCP-CN-3968 | SCP-CN-3969 | SCP-CN-3970 »

页面版本: 8, 最后编辑于: 14 Nov 2024 17:56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
点击编辑本页内容。
点击显示页面各部分的编辑按钮(如果可能)。 在标题边会出现"编辑"按钮。
在不编辑全部页面源代码的情况下添加内容。
查看本页过去是如何沿革的。
若您想要讨论本页内容,这是最简单的方法。
检视并管理本页附件。
管理网站的实用工具。
变更页面名称(及 URL 地址,或许会影响分类)。
在不编辑的情形下检视维基源代码。
检视 / 设定父页面(用以建立浏览足迹与结构化​​配置)。
向管理员举报本页有令人反感的内容。
事情不如预期?看看您可以做些什么。
通用的 Wikidot.com 文件与说明。
Wikidot.com 服务条款 — 您可以做的事,您不该做的事之类的。
Wikidot.com 隐私政策。

AltStyle によって変換されたページ (->オリジナル) /